武汉市“互联网+居家养老“,让服务“零距离“
2020-06-10武汉市民政局
• 武汉市民政局
作为武汉市老年人口和百岁老人最多的城区,近年来,武昌区围绕“红色引擎+五线推进”升级版总体工作布局,坚持“政府引导支持、社会积极参与、市场配置资源、服务业态创新”的推进思路,突出民生幸福线,坚持为老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全力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着力打造“医养融合、动静相宜”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公办福利院率先试点公建民营、医养融合形成“阳光模式”、首义美好时间银行成为全市标杆……养老服务领域涌现出一批批“武昌经验”,辖区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19年,全市“互联网+居家养老”现场推进会在武昌区召开,全年接待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老龄委副主任、民政部、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和省内外40多批次人士前来调研,武昌区成为全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先行区、示范区。
2020年1月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主办的“2019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为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颁奖,武昌区荣获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称号,武昌区水果湖街、首义路街荣获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乡镇)称号。不久前,武汉市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武昌将第一批开展试点。
区级为老服务平台提档升级“三助一护“惠及老人8万多人次
武昌区持续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建设,2019年4月,该区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提档升级的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开始运行,老人可通过服务热线、武昌微邻里微信公众号、安康通APP向平台提出养老服务需求,平台将老人需求派单给线下服务商,服务商上门为老人服务。
2019年,武昌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特殊困难老人评估工作。常奶奶是低保户,经过第三方评估,老人得分95分,根据相关政策每月可享受65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用于购买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三助一护”)服务。武昌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运行后不久,常奶奶就成了平台的“常客”。她说:“有蛮多养老服务可以选,补贴够了,每个月自己基本上没花什么钱,生活在武昌感到很幸福。”
目前,武昌区有27家养老机构,已建成116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74个老年宜居社区、28家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2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三助一护”9个月服务该区老人8万多人次。及时回应各类养老服务需求,将平台打造成老年人的养老顾问。
中心辐射式网点形成养老服务骨干网“家庭养老院“让老人在家享专业照料
2018年以来,武汉实施统分结合、中心辐射、社区嵌入“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建设,提出试点建设“家庭养老院”,利用传感设备、定位终端、电子地图、可视呼叫、APP等,将机构养老的专业养老服务以精准化、低成本的形式送到老人家中。去年,武昌区引入养老企业大胆探索,在全区率先建成首个中心辐射式“互联网+居家养老”网点——南湖街爱照护颐养中心。
南湖街爱照护颐养中心内设幸福食堂,分为康复、就餐、康乐、休息四大功能区,设置了29张配有智能护理床的养老床位,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颐养中心能够实现老人发生异常情况10秒自动报警,工作人员1分钟内响应。更重要的是,老人可以租用智能护理床并将其安装在家中,借助爱照护自主研发的“猎豹”远程智能看护系统,能够将老人的家改造成“家庭养老院”,目前“家庭养老院”正惠及越来越多南湖街老人。
社区嵌入式让子女省心又放心老人就近养老实现离家不离亲
乐颐轩颐养中心建在社区居民楼下,仅有20张床位。该颐养中心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点,设有食堂、康复室、洗浴室、多功能活动室、智能监控室等,主要服务民主路、花园山、小东门等周边社区老人,同时可为出院需要康复照料的短住老人提供“喘息服务”,还能借助智能床垫、电子腕表、呼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为居家老人提供远程照护等服务。
颐养中心投入使用以来,颇受水岸星城社区老人欢迎。而居民刘女士最称赞的,是颐养中心提供的日间照料服务。刘女士的母亲87岁,患有重度老年认知症,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护理员会上门把刘女士的母亲接到颐养中心照料,晚上6点再将她送回家中。“护理员细心负责,建了颐养中心以后,帮了我的大忙。”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武昌区已建成“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32个,其中中心辐射式网点10个,社区嵌入式网点22个,建在街道、社区的中心辐射式和社区嵌入式网点,将服务半径延伸至老人家中,面向周边社区老人提供“三助一护”服务。今年,武昌区还将建设12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推进“三助一护”服务体系全覆盖。
助医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联动探索互联网+医养融合
走进首义路街千家医康颐养中心,便可看到墙上挂着“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两面锦旗。赠送锦旗的是66岁的陈爹爹。
千家医康颐养中心一楼设置有中医门诊室、中医治疗室和家庭医生工作室,四个医师进行坐诊,二楼设10张护理床位,以及全自动卫生间、洗漱间和洗澡间等。颐养中心医师运用中医为老人开展未病管理,还可利用互联网设备与附近三甲医院专家开展远程诊疗服务、药品代购配送等助医服务。
此外,千家医康颐养中心设立了智能化养老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和幸福食堂。幸福食堂提供特色小碗菜,高峰时吸引近400人就餐,社区低龄老人通过志愿服务可获得积分,积分等同现金,凭积分可在颐养中心兑换就餐、保洁、就诊和文体中心学习等费用。立足于首义路街,千家医康颐养中心形成了“医疗+养老+康复+助餐+时间银行(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小型区域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
据介绍,目前,武昌区成立了35个全科家庭医生团队,约7万老年人拥有家庭医生,12支家庭医生团队到27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巡查120余次,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3569个。
武昌区在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建设中,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与区电子信息中心数据对接交换,“纵”向与市级为老服务平台、街道和社区服务网点贯通,“横”向与区卫健局、区残联、区网格指挥中心等部门数据联通,线上可通过平台调取老人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团队和平台签约服务商根据健康档案进行线下服务,构建起线上线下智能化医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