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 表现
2020-06-10陈明井
陈明井,何 玲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济宁 27200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4)
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属良性先天性发育异常,与胚胎时期支气管树或肺芽迷走至纵隔伴发育异常有关,在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较低[1]。大部分MBC 患者无症状,多为查体时发现,少数患者因伴发感染性病变、出血或病灶较大压迫周围组织而导致不同的症状[2-3]。由于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多样,且临床表现不典型,CT 易误诊。为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现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 例MBC 的临床资料及CT 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 例中,男11 例,女15 例;年龄18~75 岁,平均(50.6±16.5)岁。24 例查体时偶然发现,1 例咳嗽、咳痰,1 例胸痛。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 层CT 机或Siemens Somation Definiton Flash双源256 层螺旋CT 机。扫描参数:120~140 kV,120~200 mA,层厚、层距均为5 mm。19 例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7 例仅行CT 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欧乃派克(碘浓度300 mg/mL)80~100 mL,流率2.5 mL/s,注药后25~30、60 s 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 判断MBC 发生部位:位于心脏和大血管前属于前纵隔,气管旁及气管隆突下、食管走行区属于中纵隔,椎旁间隙及脊柱旁沟属于后纵隔。根据囊液密度对MBC 进行分型:CT 值≤20 HU 为水样型,>20 HU 为软组织型[2]。
2 结果
26 例均为单发,边缘光滑,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前纵隔14 例(左侧6 例,右侧4 例,居中4例),均为软组织型(图1),平扫CT 值26~61 HU,5例可见边缘点状或小条状钙化灶;中纵隔9 例(右侧7 例,左侧1 例,居中1 例),均为软组织型,平扫CT 值23~71 HU(图2);后纵隔3 例(均为右侧),2 例为软组织型,平扫CT 值31 HU(图3),1 例为水样型,平扫CT 值5 HU。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
图1 女,60 岁,左前纵隔胸腺区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BC) 图1a 平扫CT 值33 HU 图1b,1c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图2 男,49岁,中纵隔气管隆突下MBC 图2a 平扫CT 值71 HU 图2b,2c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图3 女,73 岁,右后纵隔脊柱旁MBC 图3a平扫CT 值31 HU 图3b,3c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3 讨论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前肠发育畸形,胚胎时期支气管发育异常的良性病变。根据胚芽脱落移位假说[4],其发病部位与胚胎发育异常出现时间有关:①纵隔型,胚胎发育早期多发生于纵隔;②肺内型,胚胎发育晚期多发生于肺实质;③异位型,其他任何部位亦可发生,如皮下、腹膜后及颈部等。其中纵隔型占多数[2]。多数患者起病年龄小,囊肿小而无症状,随年龄及病灶增长,少数患者可出现压迫纵隔、肺组织或继发感染导致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3],本组24 例(92.3%)无明显症状。MBC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2],本组发病年龄18~75 岁,男11例,女15 例。
MBC 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有学者[5]认为MBC病变多位于中纵隔,以气管旁和气管隆突下多见,且多发生于右侧,前、后纵隔左侧也较多见;本组发生于前纵隔14 例(53.8%),中纵隔9 例(34.6%),后纵隔3 例(11.5%)均位于右侧脊柱旁,与之前报道不符,可能与本组例数较少有关;本组发生于中纵隔的7 例(77.8%)位于气管旁和气管隆突下右侧,前纵隔6 例(42.9%)位于左侧,与报道相符。本研究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呈水样型或软组织型,囊内容物无强化。MBC 囊壁含平滑肌、腺体、软骨及弹力纤维,但较薄常不显示,若伴感染,囊壁平滑肌及弹力纤维增生可导致囊壁增厚。CT 增强扫描可判断病灶有无囊壁、囊壁及内容物有无强化。本组26 例,除前纵隔5 例伴边缘少许点条状或条状钙化外,余囊壁未见显示,囊内容物密度均匀;其中软组织型25 例,占96.2%,CT 值5~71 HU,增强扫描囊内容物未见明显变化,囊壁未见确切显示。5 例病灶边缘伴少许钙化,可能与囊壁软骨成分退变有关[6]。MBC 有时可呈密度多样、变异大,这与其内容物成分有关。MCADAMS 等[2]指出囊内容物水分较高则呈水样密度,CT 值0~20 HU;囊内容物蛋白较高或合并感染,CT 值20~60 HU,囊内容物含钙或草酸钙结晶,CT 值部分可达100 HU以上。CT 值较高的软组织型囊肿,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CT 增强扫描可提示病灶有无血供,若无明显强化,可提示诊断。CHANG 等[3]认为少数MBC 增强扫描会出现囊内轻微强化的假象,可能与对比剂团注后图像采集时机选择不当有关。本组均未见明显强化。
CT 扫描可显示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及边缘,囊壁有无钙化、纵隔内结构有无受压,行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EON 等[7]认为MRI 检查对密度较高的囊肿有一定意义,T1WI随囊内容物成分及比例不同而变化,而其T2WI 高信号具有特征性。
因MBC 位置及密度多样,诊断有一定困难,常被误诊。MBC 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发生于中纵隔者较易诊断。该病主要需与胸腺囊肿、囊性淋巴管瘤、心包囊肿等鉴别。若合并钙化,则需与囊性畸胎瘤鉴别:①胸腺囊肿,多位于前上纵隔、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大多呈水样均匀密度,若伴出血、坏死、胆固醇结晶时,密度增高且不均;与前纵隔MBC 很难鉴别。②囊性淋巴管瘤,好发于前上纵隔及中上纵隔,形态不一,可单房或呈分叶状,分隔薄,边界清,呈水样密度,单纯淋巴管瘤多密度均且无强化,与密度及形态相似的MBC 鉴别困难。MBC 若合并血管瘤成分,其内可见强化,增强扫描可鉴别混合型脉管瘤与MBC。③心包囊肿,发生于心包的任何反折处,以右侧心膈角区多见,常以宽基底或狭蒂附着于心包,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与右侧心膈角区水样密度的MBC 很难鉴别。④神经源性肿瘤,后纵隔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以脊柱旁后外侧多见,可向椎管内生长呈“哑铃状”,椎间孔扩大,邻近骨质吸收、破坏,密度均或不均,常伴坏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与后纵隔MBC 较易鉴别,但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增强扫描后无强化,与之难以鉴别。⑤食管囊肿,与MBC 均起源于胚胎前肠,多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发生于食管壁或附着于食管壁,若不伴出血、多呈均匀水样密度,CT 检查主要明确其与食管的关系,与后纵隔的MBC 不易鉴别,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⑥囊性畸胎瘤,常见于前纵隔前下部,多位于胸骨与心脏大血管之间,囊内容物多呈水样密度,增强扫描后无强化,囊壁可呈环形强化,可伴脂肪密度及骨化密度,若伴脂液平易诊断,囊壁可有钙化且亦少见,与MBC 相似,若单纯囊性低密度伴少许钙化,则不易鉴别。
综上所述,MBC 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CT 表现缺乏特征性,若右中纵隔、左前纵隔或后纵隔发现单发、密度均匀、伴或不伴囊壁钙化、边界清、增强扫描后无强化的水样密度或软组织密度灶时,应考虑MBC 的可能。其与纵隔其他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尤其重要,单凭CT 检查诊断较难,确诊仍需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