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早期胃肠营养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6-10孟丹丹
孟丹丹
(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神经外科手术往往通过精密仪器操作来治疗在外伤中出现的脑部疾病,此类患者的术后恢复阶段也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等情况。由于患者的术后不能自主进食,营养需求量又较大,在抢救患者的同时给予早期的胃肠营养支持对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病区50例患者进行实验,证明了早期胃肠营养的重要作用,实验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病区进行手术后的病患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4人,女性患者11人,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5.6±2.1)岁。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6例,硬膜下血肿患者 8 例,硬膜外血肿患者1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5人,女性患者10人,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4.9±2.5)岁。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4例,硬膜下血肿患者9例,硬膜外血肿患者2例。患者的GCS<8分;进行实验的患者排除严重的代谢性基础病与胃肠性疾病,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与语言沟通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具有知情同意权。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程中患者保持高头仰卧位,在喂养过程中合并使用马来酸曲美布丁等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对患者进行预防感染、降低血糖、脱水止血等基础性治疗。
1.2.2 实验组
采用整蛋白型制剂通过鼻胃管喂养进行胃肠营养,要注意出现反流与吸入气管。此种鼻胃或鼻肠置管喂养适合于需短时间(<2周)营养病人,以一次性投给将配好的营养液或商品型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缓慢注人喂养管内,每次200 mL左右,每日6~8次。胃肠营养液输注时应循序渐进开始时采用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随后再逐渐增加营养液浓度滴注速度以及投给剂量。一般第1天用1/4总需要量,营养液浓度可稀释-倍。如能耐受第2天可增加至1/2总需要量,第3~4天增加至全量,使胃肠道有逐步适应、耐受肠内营养液过程。开始输注时速度一般为25~50m/h,以后每12~24小时增加25 ml/h,最大速率为125~150 ml/h。输入体内的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7C左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
1.3 评判标准
在6~8周后进行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和并发症是否发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第一级是昏迷小于30 min,分数13~15;第二级昏迷30 min~6 h,分数8~12;第三极昏迷大于6 h,分数低于7分。观察患者术后2 d、7 d、12 d的昏迷情况并记录。观察并发症出现的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表2可看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后的术后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治疗的过程中、肠道系统的并发症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预后较好(P<0.05)。
表2 胃肠道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机体处在一个应激的环境下,在神经内分泌因子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导致机体所需营养出现剧增、代谢抑制的情况,机体能量消耗达到1-2倍,持续4-6周。此种应激环境下的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与组织器官,影响患者的预后。胃肠营养是指由于疾病和手术创伤,机体会发生明显的代谢改变,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足够的营养补充,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机体的康复过程,严重者将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袞竭,从而影响病人的预后。充分了解机体各种状况下的代谢变化,有效地提供合适的营养底物,选择正确的喂养途径和时机,可降低应激状况下机体的分解代谢,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病人临床结局。因此,在本文实验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并发症出现几率较小,患者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合理利用早期胃肠营养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