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本科城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
2020-06-10易纯刘彬贺正宜
易纯 刘彬 贺正宜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0 引言
面对新时代新的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方针,城乡规划教育要与时适应城乡规划工作需要则需要深化改革。城乡规划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专业方向雷同、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弱、学生就业能力差等态势明显,迫切需要深度改革,认真思考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又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1,2],以解决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断裂问题,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是地方高校走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的根本定位和发展的必然趋势[3]。 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指南,不仅顺应了地方经济发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而且也拓展了学生就业领域和渠道。院校全面建立产教融合的体系,构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4],以新工科、专业评估为指导,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6],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各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实现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衔接,实现校内老师与企业老师的对接,真正培养出能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所需要人才[7-9],既有益于院校自身的生存发展,又助益了社会经济发展,一举两得。
基于此,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从产教融合的视角来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1 转变思想观念
1.1 树立新工科理念
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拉开了工程教育新阶段改革帷幕。学科的重构将成为工科教育改革的“新常态”,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跨学科、交叉学科建构等学科融合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志,同时也引发了教育界对现有工程教育的反思。基此,学院开启了分类指导、自由发挥,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工科发展方向,通过整合、互补、拓展重构工程学科,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知识体系建构。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为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0]。
1.2 深化开放办学的思想
按照学校党代会制定的学校发展新蓝图,确定了“1235”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时期,确定了“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并转化为特色优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按照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理念,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1.3 树立服务社会需求导向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做好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主动对接经济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量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1.4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思想
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11]。
1.5 转型应用型本科的思想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包括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依据学校打通高大上、对接就业主战场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分类指导,培养特、优人才[7]。
2 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依据湖南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确定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采用“两贯穿”、“三适应”举措来实现其目标与定位[12]。
2.1 “两贯穿”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大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开设了《城乡规划伦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技术规范等板块,植入课程思想政治道理与知识,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在专业课程,使之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在大学生生涯中存有生命力、说服力、感染力。
二是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新工科、大工程观、产教融合理念指导下,强化工程素质教育,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程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工程伦理贯穿于工程能力全过程。
2.2 “三适应”
一是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定位是一所高校把握自身发展目标与方向的根本。基此,学校以“差异”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好机遇,错位发展。
二是知识能力与应用型需求相适应。学校以培养健全工程知识能力的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检验的标准,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和口碑,坚持“特色”发展,制定了“以特立足,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三是教学内容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准确把握城乡规划发展、立足地方,改革教学内容,使之与培养面向中小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相适应。
3 重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二、三课堂+网络”的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即教学课堂。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创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景、合作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课堂”即学术课堂。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和学术沙龙,开辟橱窗陈列优秀设计作品,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营造学术氛围。
“第三课堂”即实践课堂。主要指三大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是学生参与校内实践的摇篮,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是教师创新成果转化和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孵化器。
“网络”即网络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材+教室”的课堂模式,开辟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配合育才。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由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发展能力课程模块三大部分组成,打造以中小城镇为特色,突出产教融合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4 改革教学内容
4.1 理论课教学改革
(1)落实产教融合,强化核心课程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要求,总结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结合学校专业服务面向和办学特色,对原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修改, 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1)&(2)、城乡生态及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分析、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与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1)&(2)、城乡总体规划设计、村镇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15门课程,大大强化了“专指委”所要求的10门核心课程。
(2)注重实际应用,富有发展弹性
课程教学改革从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双重要求出发,把专业课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发展能力课程两部分,增加了城市问题专题、学术动态专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实务等相关知识面。
(3)瞄准行业前沿,对接服务面向
突出办学特色、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定位等需求,开设了城乡规划伦理、小城镇发展规划、湖南地域特色城镇规划与建设研究专题、城市问题专题等,大力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
4.2 实践课教学改革
(1)建构成长能力,构筑实践体系
建构符合学生成长与能力建构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认识实习(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单一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素描写生、色彩实习、建筑初步(1)(2)等)、课程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快题设计等)、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高年级的社会实践、生产项目实践、联合毕业设计等,将实践教学训练由单一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向多维实践能力(综合型性课程设计、毕业计)拓展;到大工程能力(联合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培养,由真题假作到真题真作,由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然后到新技术应用,形成一条从一年级到毕业的实践教学主线,辅以学生社团活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五年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完成对学生设计能力全方位培养(图1)。
图1 实践教学体系
5 改善教学条件
5.1 建立互聘师资队伍
为克服师资队伍短缺的软肋, 通过外聘、委派、共享三大途径增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首先,聘请学校设计院或企业具有城乡规划高级职称的工程师或具有注册资质的工程师兼职担任毕业设计、实践课程和专题讲座教师,拓展学生视野。
其次,委派青年教师到设计院或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再次,设计院或企业可利用学校的智库资源,帮助设计院或企业提高设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通过师资互聘,实现资源共享。
5.2 完善实习基地
学校设计院拥有城乡规划等6个甲级设计资质,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与60多家校外设计单位合作,建立了产教融合实习基地,搭建了校企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创造了“社会大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即可初步融入社会,通过项目的训练和教师的教导,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5.3 强化产教合作项目实训
学校从专业创办之初就注重产教合作。校内实习实训工作室,采用教师带领学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工程实践师生共同完成。由于规划编制过程调研仔细、现状清楚、方案沟通深入、新理论和新技术应用广泛、服务态度好,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产学合作成果。
6 管理制度改革
6.1 建立产教融合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力所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在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追求卓越,将质量文化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基此,学校构建了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推行“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系部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坚持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认真抓好教学运行管理。
6.2 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环节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宏观指导下,按照专业评估要求,学院制定了专业听评课制度,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互听评课4次,教研活动每学期集中开展评课2次。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落实相应要求,为提高产教融合监管力度,改革生产实习办法,实行方式、考核方式、监控方式,实施互馈机制(校企互馈、师生互馈、教师互馈)等管理制度,让全校教职工有章可循,步调一致。
7 结语
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五维模式”、主题学习网站“三位一体”的思政课育人模式。坚持品学兼修、知行合一。把思政教育融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是我国高校统筹思政、专业两大教育,提高产教融合的方向性。
专业课程是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发展课程是能力拓展的翅膀,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产教融合可以统筹学科专业、发展两大核心,提高产教融合可持续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学生价值的需要,拓展学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课程的有效性,人才培养质量和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
学校、企业是联合办学主体,学校、企业在创新办学体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统筹企业、学校两大主体,提高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为使校企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发展,进而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夯实了基础。
引导高校教师以实践为导向,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构建适应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用特色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认知专业、感知城市,从理念源头上进行“洗脑”,评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因此,在产教融合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
条件是发展的基础,制度是行为动力的关键。依托好的条件,建立好的制度是增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关键。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治理结构和非正式制度等,都应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全速前进提供保障,方可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