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豌豆根瘤菌肥(剂)筛选试验

2020-06-10蒋彦华唐永生郑云昆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根瘤盛花期菌肥

蒋彦华,唐永生,郑云昆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 麒麟区655000)

本试验旨在分析比较不同菌肥(剂)对豌豆植株性状、根瘤结构和产量结果的影响,为今后施用菌肥(剂)改善豌豆根系发育、提高产量、促进节本增效和绿色环保奠定基础,同时为生产上推广普及菌肥(剂)应用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豌豆品种为云豌25 号,供试菌肥(剂)共5 个,编号为R1-R5。菌肥(剂)提供单位及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供试菌肥(剂)提供单位及使用方法

1.2 试验地概况

曲靖现代农业科技园位于曲靖市沾益区金龙街道轩家社区宋家河,海拔2 010 m,东经103.88°,北纬25.56°,试验地属旱地,前作玉米,砂质红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地点稳定、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共6 个处理,处理1(CK);不施用菌肥(剂);5 种施用菌肥(剂)分别为处理2(R1)、处理3(R2)、处理4(R3)、处理5(R4)、处理6(R5)。小区设计为10 行区,行长5.0 m,行距40.0 cm,小区面积20.0 m2(5.0 m×4.0 m),区间距40.0 cm,重复间走道50.0 cm,保护行2.0 m。开播种沟后结合施用菌肥(剂)每行点播100 粒,小区播种粒数1 000 粒,种植密度50.0 万株/hm2。

1.4 测定与考种

豌豆盛花期和成熟期每小区中部位置随机取10株进行测定和考种。盛花期测定项目包括植株鲜重和干重、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瘤数量及根瘤鲜重和干重;成熟期考种项目包括株高、结荚高度、结荚节数、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取样后完成小区单独收获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豌豆盛花期测定项目结果和成熟期考种项目结果见表2 和表3。通过比较盛花期植株鲜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和成熟期产量结果对试验进行总结分析。

2.1 植株鲜重

盛花期植株鲜重测定结果分别是处理1(CK)为55.0 g/株,处理2 为94.2 g/株,处理3 为62.9 g/株,处理4 为72.1 g/株,处理5 为69.1 g/株,处理6 为95.9 g/株。施用菌肥(剂)的5 个处理植株鲜重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处理6 和处理2(R1)植株鲜重分别位于试验前2 位。

表2 各处理豌豆盛花期测定项目

表3 各处理豌豆成熟期考种项目

2.2 根瘤数量

盛花期根瘤数量测定结果分别是处理1(CK)为4.4 个/株,处理2 为7.4 个/株,处理3 为5.0 个/株,处理4 为5.4 个/株,处理5 为4.8 个/株,处理6 为7.3个/株。施用菌肥(剂)的5 个处理根瘤数量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处理2 和处理6 根瘤数量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其它4 个处理,根瘤数量处理2 居第1 位、处理6 居第2 位。

2.3 根瘤鲜重

盛花期根瘤鲜重测定结果分别是处理1(CK)为0.037 g/株,处理2 为0.120 g/株,处理3 为0.063 g/株,处理4 为0.073 g/株,处理5 为0.055 g/株,处理6为0.116 g/株。施用菌肥(剂)的5个处理根瘤鲜重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处理2 和处理6根瘤鲜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处理1,根瘤鲜重处理2(P1R1)居第1 位、处理6 居第2 位。

2.4 单株产量

成熟期单株产量考种结果分别是处理1(CK)为5.4 g/株,处理2 为7.2 g/株,处理3 为6.7 g/株,处理4 为6.6 g/株,处理5 为6.3 g/株,处理6 为7.7 g/株。由表3 可以看出,施用菌肥(剂)的5 个处理单株产量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单株产量处理6 居第1 位、处理2 居第2 位。

2.4 产量结果

本次试验6 个处理小区产量折单产最少的是处理1(CK),为2 203.4 kg/hm2。由表4 可见,施用菌肥(剂)的5 个处理产量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处理2 折单产为2 746.8 kg/hm2,较处理1(CK)增产543.4 kg/hm2,增24.7%,产量居试验第1 位;处理6 折单产为2 668.5 kg/hm2,较处理1(CK)增产465.1 kg/hm2,增21.1%,产量居试验第2 位;处理3 折单产为2 558.5 kg/hm2,较处理1(CK)增产355.1 kg/hm2,增16.1%,产量位于试验第3 位;处理4 折单产为2 458.5 kg/hm2,较处理1(CK)增产255.1 kg/hm2,增11.6%,产量位于试验第4 位;处理5 折单产为2 385.1 kg/hm2,较处理1(CK)增产181.7 kg/hm2,增8.2﹪,产量位于试验第5 位。

表4 产量结果

3 结论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施用菌肥(剂)的5 个处理植株鲜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及产量均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1(CK),其中R1 菌剂处理和豆粕生物有机肥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用菌肥(剂)的处理;R1 菌剂处理的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及产量居第1位,植株鲜重居第2 位,豆粕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植株鲜重居第1 位,根瘤数量、根瘤鲜重及产量居第2 位,R1菌剂处理和豆粕生物有机肥处理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筛选,推荐生产上推广应用R1 菌剂处理和豆粕生物有机肥处理所使用的菌肥(剂),即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菌剂和河北农旺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豆粕生物有机肥。

猜你喜欢

根瘤盛花期菌肥
花海泛波春意浓
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豆合农85 根瘤的影响
花海泛波春意浓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生物菌肥种类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影响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研究揭示大豆根瘤中磷稳态调节机制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施用微生物菌肥应注意哪些方面
骏枣花期喷施叶面剂(肥)的保花保果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