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整体护理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2020-06-10苏桂新
苏桂新
(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冠状动脉延续性、突发性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发病期间表现为颈、胸廓下缘等部位持续性和强烈性疼痛,且难以用休息、药物等方式改善。临床检查过程中,可见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强,且伴有心律失常、衰竭、休克等状况,威胁其生命安全。于对症治疗期间,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服务,既可增强治疗依从性,还可提高其总有效率[1]。择取本院2018.02至2019.03时段内诊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53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择取本院2018.02至2019.03时段内诊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53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31例)和整体组(22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6:15;年龄高值为74岁,低值为37岁,平均数为(51.4±5.5)岁。整体组男女比例为10:12;年龄高值为76岁,低值为38岁,平均数为(52.5±5.8)岁。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存在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症状,如持续性胸痛、胸部不适,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B波宽而深;实验室检查中,存在心肌酶、肌酐蛋白指标增高。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服务,即在评估体征变化的前提下,做好遵医用药、饮食干预等工作。整体组使用整体护理服务,详细措施为:
(1)心理护理。患者一旦得知病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害怕、焦虑和紧张等状况,甚至还会对康复丧失信息,采取沉默/消极等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在此过程中,应以患者心理需求、自身利益为导向,再充分掌握其年龄、职业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同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辅之基础医学知识的阐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解读。
(2)饮食护理。倡导少食多餐原则,于营养正常摄取的条件下,可食用清淡类食物;治治疗前2-3d可食用流食,前1d应禁食水;治疗后可饮用高营养和高维生素类果汁;若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现象,则应减少钠盐摄取量,且食用低脂肪、易消化类食物,禁饮浓茶和咖啡[2]。
(2)排便护理。若患者存在便秘问题,则会诱发心律失常和休克等问题,较为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脏破裂,即应向患者详细说明便秘的危害,且指导其做好便秘预防。若为长期卧床者,由于活动量、饮食量减少,极易出现便秘状况。即应做好腹部按摩工作,加快肠胃蠕动,若患者处于病情稳定期,则应指导其下床活动锻炼,减轻心脏负荷。
(4)药物护理。洋地黄虽是心力衰竭常见药,但也会引起心衰加重的现象,即在用药过程中详细评估患者体征变化,做好心电图、肾功能检查,若存在疑似洋地黄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ACEI则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患者常用药,但应详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干咳状况,特别是在静脉溶栓期间,应精准把控体征变化[3]。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心肌梗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入缓解期;有效:心肌梗塞症状出现好转;无效:尚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x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 果
整体组总有效率为93.75%,常规组为74.19%,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总有效率[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血流中断,使之诱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多存在胸骨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可借助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起到疾病诊断的效果。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期间,患者不仅遭受病痛折磨,还会受到精神、心理等诸多层面打击,使之出现压抑、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在患者治疗期间,倡导整体性护理干预工作尤为必要。即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心理需求、患者切身利益的把控,逐步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同时,医护人员可借助扎实基础和丰富护理经验,为患者着想,再利用轻柔温和语调和患者间的沟通,能够稳定其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5]。本课题可知,整体组总有效率为93.75%,常规组为74.19%,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整体护理服务可显著增强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