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2020-06-09熊凯华
熊凯华
摘要: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培养优秀学子的前提。近年来,城市内涌入了大量的务工人员,其子女跟着父母住进县城,却碰到了入学难的问题;同时,农村、乡镇基础教育也面临教学条件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试着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导向,探讨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关键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不断变化,居民不断迁移,导致农村学校招不到人,城市学校挤满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以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合理规划布局基础教育设施,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解决“乡村学校招人难,城镇学校挤满人”的矛盾。
1 城乡教育设施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调查摸底,发现教育设施布局的问题
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设施布局需满足农村、乡镇、城市学生需求。首先需深入学校,分别调查城乡幼儿园、中小学、高中、特殊学校情况,统计出学校学生数量、班级数量、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等数据。比如2018年,靖安县普通高中平均生均用地面积为7.63m2/人,职业高中生均面积为41.49m2/人。其次,分析各项学校的数据是否合理,判断学校是否高负荷运转,用地面积是否符合标准。如靖安县职高的生均面积明显不合标准,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只有清楚了解每一所学校的实际问题,下一步的布局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1.2 科学计算,确定教育设施布局的方案
科学的布局规划应建立在精准的预测之上,才能确保未来教育设施能够满足求学需求。通过计算不同区域的千人指标和生均用地面积,确定教育设施布局方案。方案需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未来學生学位需求,判断现阶段学校是否能满足学位需求,从而确定是否扩建或新建学校。比如,某区域内未来3年的学位需求为15000个,现有学位为12000个,则需考虑扩建或者新建,防止未来部分学生无书可读。二是未来学校的服务区域,避免某所学校学生数量过多,某所学校招不到的人情况。比如,部分家长考虑到某所学校的升学率高,将子女的户口迁至其他学区中。千人指标和生均用地面积,是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科学性的保证。
1.3 细化步骤,实施教育设施布局的计划
落实布局规划方案,需明确实施措施和建议。一是建立项目实施机制和用地保障机制。如事先确定好学校的安置地,再进行学校的拆迁工作,尽量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二是建立协调组织和审查制度。由当地教育部牵头,规划、发改、国土等部门代表,组建协调组织,跟踪督查项目落实进度。如靖安县计划明年新建一所小学,需由工作人员跟进此所学校建立进度。三是推进就近入学机制。引导适龄学生会就读附近学校,降低择校入读的概率。四是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如各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骨干由教育部统一管理,均衡分布至各个学校。
2 城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思路
2.1 以宏观政策为依据,确定布局规划
一直以来,多数农村和乡镇学校教学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当地孩子求学需求。与此同时,城市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升学率高,学生拥有更光明的未来。长此以往,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将加剧城乡教育的矛盾。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明确表示,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表现在教育设施布局的合理科学,能够满足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正常学习需求。
2.2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布局规划
城市发展快速,涌入大量务工人员和其子女,导致城市学校超负荷运转,乡镇学校教育资源被大量闲置。主要表现在,其一,小学层面,乡镇小学和农村教学点,缺生源,缺教师,基础教育设备被闲置。以靖安县乡镇小学为例,11个乡镇有11所小学,共有6012名学生,占地面积11.48公顷,生均用地面积19.10m2/人。80个农村教学点共有学生5793名,生均用地面积为27.76m2。其二,初中层面,部分乡镇中学教育用地紧张,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校需进一步扩建。县城初中学校整体高负运转,用地规模未达到标准。以靖安县一中为例,每59人/班,超过标准。靖安县二中生均用地面积为13.6m2,远低于标准的25m2。其三,高中层面,高中整体用地规模和面积与不符合标准,学生数量过多。以靖安县二中为例,生均用地面积为13.58m2。因此,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需围绕县城学校高负荷,生均用地面积过小,农村教学点和乡镇学校生源不足,生均用地面过高等问题开展。
2.3 以科学算法为手段,制定布局规划
学生数量变化迅速,给城乡基础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生数量动态变化的情况下,科学预测千人指标和生均用地指标成为了布局规划的两大难点。一方面,千人指标指的是每一千人中适龄学生的数量,可使用人口出生推导法、人口构成预测法、趋势推演法等方法。以人口出生推导法为例,靖安县2001年至2017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3.19%,规划取13.5‰为靖安县学生千人指标基准数。另一方面,生均用地面积指的是学校所占的建筑用地、绿化用地以及活动场地面积的总和,可参加其他城市的标准。如江西省城市幼儿园的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中,6个班级的幼儿园生均标准用地面积为15m2/人。千人指标和生均标准用地面积可确定学校的占地面积和学生数量,为下一步教育设施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2.4 以各类学校为重点,推进布局规划
不同区域的布局规划重点不同,城区内的学校用地紧张和高负荷,需采用扩建、新建等方式,以增加学校用地面积,满足学位需求。第一步,预测区域内的学位需求。如果按照20万人口预算靖安县学位需求,则中心区域所需小学生学位为11700个。第二步根据学位需求,确定各类学校的布局规划。以靖安县中心城区小学为例,现有学校难以满足未来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异地新建小学4所,扩建小学5所,新建2所。第三步确定每所学校的服务范围。规定不同学区的学生需要就读特定的学校,避免部分学校过热的情况发生。此基础上,还需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位家长和学生了解,未来教育资源会均衡分配至每个学校,无需择校入学,就近入学即可。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确保每所学校的学生,能够接受到差距不大的优质教育,城市和乡镇、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才不会相差太远。同时,不能放任城镇学子与乡村学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寒门出贵子的难度越来越高。因此,需对教育设施进行重新布局或调整布局,让县城内每家每户的适龄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上得起学,不用担心上学不方便,不用担心无法住宿。
参考文献:
[1]董飞飞.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差异化研究——以淇县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为例[J].智能城市,2018(21):42-43
[2]姚晓文.基于供需平衡的小学阶段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策略研究——以毕节教育设施规划为例[J].中华建设,2019(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