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09伍堃
伍堃
摘要:许多城市垃圾填埋场在选址时缺乏对周围环境的研究和考察,使垃圾填埋场选址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和隐患,甚至出现渗滤液泄露等影响周边自然环境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安全。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1 影响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自然环境因素
1.1 地质因素
1.1.1 岩性
基岩条件好的场地可以使得在工程屏障局部或全部失效情况下,降低填埋场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如粘性土或泥质类岩石对渗滤液中某些物质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减少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场地应尽量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或坚硬岩层的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K(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可保证场地沉降量最小,有利于达到填埋场边坡稳定性的要求。
从基岩岩性特征来看,沉积颗粒细小且胶结程度越好的沉积岩,渗透性越小。岩浆岩中颗粒较小且石英含量大的岩石强度增强,未风化状态的岩浆岩渗透性很小。变质岩易受侵蚀、不稳定,应避免在变质岩地区选择场地。同时,在这三大类岩石中,最好选择具有抵御酸、碱等有害溶液侵蚀能力的花岗岩或混合花岗岩,这样可使场地的岩石少受到化学风化,以保护环境。
1.1.2 构造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在地质构造稳定的地带,稳定的地质构造可以保证场地的稳定性。否则当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时,填埋场场底部和四周的防渗膜就会被挤压、撕裂,造成渗滤液等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造成污染。通常,场地选址应避开断层活动带、构造破坏带、褶皱变化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地震活动带、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废弃矿区或坍陷区,以及地表为强透水层的河谷区。
1.2 地形因素
地形坡度关系到施工时土方的开挖量、监测防护设施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等。坡度过大会造成施工困难,并且大型的土方开挖量会给运输带来负担。选择平坦或微斜或缓倾斜地区都较有利,坡度以小于20%为佳。此外,地形地貌条件决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坡度大则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和流速越大,潜水径流中携带的有害物质运移的速度和距离也越大,加剧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可考虑选择某些良好封闭性的地形,如盆地、沟谷等,其侧护条件一般较好、汇水面积与容积较大、不易传播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3 水文因素
1.3.1 地下水
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其埋深至少应大于2 m,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包气带。包气带厚度大就有利于渗滤液中污染物成分的降解、吸附等,也有利于防止填埋场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2)溶于地下水从而污染地下水。因此,一般包气带越厚越好。一旦填埋场渗出渗漏液,如果地下水埋藏浅且未经包气带充分净化,就会对地下水产生严重的威胁。填埋场的场址不应选在地下水的补给区,应选择建在城市饮用水源的下游并远离饮用水源。一般情況下,垃圾填埋场选址应距离供水井600 m以上。垃圾填埋场距离重点保护的地下水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距离至少应大于1 km。
1.3.2 地表水
垃圾填埋场选址不应选在低矮洼地,应选择在排水条件状况好的地区,易于排水的非汇水区。因为,如果填埋场建在汇水区会造成周围水进入填埋场,从而增加渗滤液量。填埋场应避开滨海带、洪积平原、湿地等,避开洪水泛滥区,且不应与航道有水利联系,从通道上阻断渗滤液由填埋场进入天然水体的可能。填埋场应距离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等至少300 m,可航行河流至少100 m、其他河流至少50 m。
1.4 气候因素
1.4.1 风
垃圾填埋场需要选在城市主导风的下风向且白天人口不密集的地区,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地理位置和常年盛行风风向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风速也影响垃圾填埋场选址,一般来说,当风速超过5 m/s的时候,风能挟带相应的物质颗粒,利于有害气体和空气固体废物扩散,风速快固然对有毒气体扩散有利,但是需要充分考虑盛行风向,否则会对邻近地区造成一定污染。
1.4.2 降雨
降雨强度过大会导致较强的地表径流,导致填埋场的排泄工程出现问题,同时雨水进入固体废物后向地下下渗,增加了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的可能。降水量和降雨强度越大,引发洪灾可能也越大,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场址竖向标高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且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场址周围应具有很强的泄洪能力。
2 影响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社会环境因素
2.1 居民区
垃圾填埋场选址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生产及生活,距离越远可以避免填埋场作业期间噪声对居民的干扰;此外,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将会伴随污水、蚊蝇、恶臭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地区对居民区的影响不同,气温较高地区产生的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恶臭气体多,影响范围较广,可适当增加二者的距离,一般填埋场与居民区距离应大于500 m。
2.2 城市规划
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选址之时,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充分了解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城市扩张趋势及方向等因素,需符合城市总体布局和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填埋场规模应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统一、协调。还应远离相关人工或者自然休憩地、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区、军事要地、历史考古与生物考察区等地方。
2.3 交通运输
垃圾转运通常是由人口密集地向郊区转运的,而垃圾车也具有很强的邻避效应,特别是经过步行街对行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线路安排不能仅考虑最短路径,还要考虑道路状况以及避开车辆高峰时间。就填埋场的建设工程来看,选址最好能靠近交通性主干道以减少对专用公路的投资,尽可能不建或少建进场道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公路与填埋场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超过400 m,以便于交通运输。
2.4 建设费用
填埋场的建设有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不少于10 a,应选择填埋库容量大的场址,使得单位库区面积填埋容量大,投资小,效益好。一般在填埋场选址时,尽可能多利用荒山、荒地,减少土地征用费用和挖掘土方量,也有利于废弃土地资源化。
垃圾填埋场的覆土一般为填埋库区容积的10%~20%,远距离运输土源是不经济的,应考虑所选场址附近有充足的覆土土源。
选择场址应距现有供电、供水、通讯设施较近,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3 结语
综上,由于人们观念思维的一些影响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项目的特殊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旦发生意外,其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是严重的,而由于选址不当造成对环境的危害更是长期且难以补救的。因此只有结合各项选址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进行填埋场的选址,才能保证其产生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发挥其城市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桂琴.浅析垃圾填埋场选址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化工,2013,33(1):55-57.
[2]沈珍瑶.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地质水文地质要求[J].环境卫生工程,1995(0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