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家长会模式探析
2020-06-09袁国俊
袁国俊
【摘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如今,家校共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定时、定点、定模式、定目标地召开家长会是进行家校共育不可或缺的方式。家长会是一种常用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学校与家长交流的平台,是学校向家长介绍如何管理学生、反馈学生成长表现的平台,也是让家长理解现代学校教育的平台。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有效地开好每一次家长会,是小学阶段进行家校共育的良好开端,这关乎该年级学生在家校共同合作中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家长会的开展模式值得深入探析。根据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小学家长会的模式及内容进行探索、分析、总结。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阶段;家长会;模式;内容
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相互沟通和支持。因此,与家长联系、合作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家长会则是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家长会开展得高效,更有利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合理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然而,传统的家长会往往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时常收效甚微。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突破传统,创新家长会模式,利用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和新型育儿观,为我们的家长提供一个和谐、民主、有活力、有启发的教育平台。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小学阶段的家长会模式可以如下多种多样。
一、活动型家长会
活动型家长会主要是通过教师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后,为家长创设互识、体验、交流、合作的集会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家长建立集体意识,体验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一)调查研究,找准各年级家长参会的核心目标
每个开学初,小学阶段各年级可以召开一次活动型家长会,活动型家长会的目标定位起引领作用,所以活动的目标定位很重要。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年级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初步预估各年级家长会应有的基本目标导向。其次,在家长会预估目标的牵引下,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详细调查家长在孩子的特定时期,有哪些疑问或困惑、特别关注的问题等。教师提前对家长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活动型家长会的核心目标,还可以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以备会上家长抛出的问题,更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家长存在的实际问题,真正做有准备的自信教师,从而获得家长的肯定和支持。
(二)丰富活动内容,加深家长的与会体验
活动流程、内容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根梳理调查结果,选择家长们普遍关注或感兴趣的问题,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确定更加细致、可操作、可评估、可达成的活动目标,有目标性地设计活动流程和内容。例如,对于第一学期的开学初,家长们可能互不相识,陌生地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教师可以设计“家长联谊会”,通过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原本陌生的家长互相熟络,从破冰到暖心,放下警惕、严肃的神情,让陌生的环境焕发集体的味道。另外,家长们可能对孩子入学时需要准备什么物品、怎樣提前调节好生物钟等比较感兴趣,那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家长到小学学习生活超市采购”的方式,正确引导家长对小学入学准备的认识。再例如,第二次家长会,家长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加深,可以设计为“活动型家长结伴会”,引导家长在团队建设等活动中,增进认识,深厚友谊,增强集体凝聚力。第三次家长会,可以设计为“活动型亲自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在游戏类、谈话类、共享类等活动中,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凝聚集体力量。
(三)营造氛围,在宽松自主中对话交流
从环境上,可以根据目标的需求,创设相应的自由开放的家长会环境。例如,变传统的座位布局为圆桌、小组等利于倾听和对话的形式,甚至可以跳出课室的局限,到宽敞的户外进行,还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布置游戏闯关类的趣味环境,或者温馨淡雅的交心环境,可以布置淡淡的桌布、清新的绿色植物,为家长准备饮水或餐点……通过营造活动氛围,让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对话交流。
二、展示型家长会
展示型家长会主要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办学的顶层设计,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等,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期间是怎样学习、怎样生活的,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感。
(一)课堂教与学的展示
学校可安排不定期校园半开放日,家长可以提前申请到校参观课堂,经过学校及授课教师的同意和邀请,受邀家长可以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融入课堂,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同时对孩子的表现、对教师的授课进行综合评价或提出建议。家长回家后,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课堂学习情况,做及时的家庭引导。这样,家长不仅能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提供意见,学校也可以根据家长的建设性意见优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也充分感受着家长的爱和关注。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展示
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参加活动的剪影、优秀作品、获奖情况等通过在学校宣传栏、班级板报、家长群相册等途径进行展示。例如,将学生在早读、早操、大课间、表演等活动中的表现拍照,将学生的绘画、书法、发言、作业、试卷、运动、歌唱、舞蹈等作品进行存档,或贴在剪影墙,或制成电子相册,在家长会展示给家长们,感受着班集体的凝聚力,感受着班级的小打小闹,感受着班级的日常点点滴滴。
(三)学校办学特色、成果的展示
学校可以展示通过现场讲解、视频宣讲等方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环境设计、设施更新展示于家长,将教师的获奖情况、特长演出等展示学校的师资力量。
(四)学校活动的展示
学校举办运动会、元旦表演、儿童节展演等大型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的筹备、展出、点评等,在展示活动的同时,也让家长在孩子的校园中找到了归属感、责任感。
(五)家校共育工作的展示
学校德育处可以集合各班家长日常协助学校做好监管、教育的工作汇成资料集,通过校园宣传栏、视频专辑等进行展示,还可以邀请优秀出众的家长进行现场展示、分享育儿经验,还可以定期对有创新意识、集体观念强、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学生和在家校共育中表现优秀的家长进行阶段性表彰。
三、分质型家长会
(一)同质学生的分质型家长会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班孩子之间也存在质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应对家长做分质型的指导。分质型家长会适合用在解决存在共同问题的学生身上。会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性格爱好进行同质分组,在邀请相关家长开展同质问题的研讨会议,探讨适合同质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同质家长的分质型家长会
在家校共育中,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会和学校及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甚至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而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对学校的通知、教师的反馈视为耳边风,与学校的联系距离比较疏远。杰斯特威克(1992)将家校共育按家长参与程度的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其中高层次的家长更有利于家校共育的工作发展,高层次的家长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教育责任,与学校达成合作育人的伙伴关系。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合作性质,分质召开家长会,致力于将低层次家长引导、转化到中高层次的家长,为家校共育推进发展进程。
四、网络型家长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目前家校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若每次都召开校园现场家长会,无疑会占用家长的宝贵时间,也会造成内容扎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弊端。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开展网络直播家长会。直播会议之前,同样如上所述做好相关调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让家长可以原地参与会议、线上互动、积极共享,家长之间可以交流经验,也可以单独互相交流、单独与教师交流。网络型家长会让家长感到自由,避免了传统家长会的盲目性、单调性、严肃性,同時方便家长,提高出席率,提高家长会的目标达程度。
家长会的模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本义,与时俱进,创新沟通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问题开展模式适当、成效明显的家长会,就能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家长会成为学校发展的加油站,使家校共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叶冬青.新型家长会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5(A):15-16.
[2]樊杰.把握好家校沟通的特殊方式——家长会[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7,8:229.
[3]周玉平,史贝贝.参与式家长会促进家园融合共育[J].教育导刊,2020,2:70-74.
[4]黄锦媚.浅谈家长会的形式[J].读与写杂志,2020,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