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蕴及重要意义分析

2020-06-09黄义鹏

公关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质内涵建设

黄义鹏

摘要: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理论结晶,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提出的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的科学分析和指导。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提高,但是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所在。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自然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根本遏制住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同中国具体生态环境实际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关键词:内涵 本质 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主義生态哲学思想伴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发展而发展,在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分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和讨论,并且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由人的实践决定的。在马克思的这些人与自然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萌发和最终形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建立起了实践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来调节,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实践表现出来,人对自然的改造又要依靠于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实践层面去理解。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人改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核心落实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遵从自然辩证法,简要概括为对立统一。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却又独立于自然而存在,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人虽然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一直存在,这种对立是人在对自然进行对象化改造的过程中同时对于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过程的异化。对自然本身,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在对改造的能动性上欠缺良好把握,“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话虽然带有文学性的夸张成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古代兴修宫室殿宇,对于周边环境尤其是林木的破坏程度是极大的,黄河的多次泛滥,也是人们不注意河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而造成的。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最终走向滥加破坏。改造自然这一过程,本身是一种人能动性力量的自我确证的过程,但是人的自我确证却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入工业文明以来,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加深,突出表现在工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两种需求的冲突上。一方面,人需要进步的科技来扩充自己的生产力来满足先进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人的生存依旧需要依靠生态环境的支撑,再发达的生产力也不能使人脱离自然。深究其中,这种冲突的根本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与良好生态环境的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本质的揭示

生态危机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自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损害了农业的有机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使人以衣食形态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对土地的兼并和掠夺在多个历史阶段都普遍存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土地的滥垦滥用更加不加以节制,原本的土地农业有机发展规律被资本家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而打破,对于资本物质利益的追求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之中,但却对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视而不见,肥力下降,水土流失,资本主义对土地,对农业的破坏也延伸到对于农村社会的破坏,并最终从单纯地对土地,对农业资源的掠夺过渡到对于农业人口和农村人民的占有。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露了持有社会大部分资产的资本家工厂主们所追求的资本占有、资本运转其本质都是私有的,个人的,这与社会整体性发展是根本矛盾的,因此想要追求一个整体协调发展、持续良好运行的社会,就必须要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但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又是绝不可能的。资本主义运行体制对于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对人的第一次破坏,而尤其延伸出来的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则是对人的第二次破坏。资本主义制度将在这种对人的双重破坏下加深生态危机,持续的资本扩张带来无尽的生态环境掠夺,自然异化不断加深,人和自然将不得不被迫承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恶果。资本主义在于制度上有着严重缺陷,矛盾激化和最终毁灭都是难以避免的。

马克思以人类劳动为基础,第一次把社会经济和生态自然相结合,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原则。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不仅具有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定性,而且具有社会经济决定性。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劳动决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表现形式和关键,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虽然根本上说是一项经济主张,但当中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曾子也曾在《礼记·祭仪》中发挥孔子生态保护的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可见,在中国古代就蕴含着强调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在劳动时个人活动完全是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去理解自然,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与人的相互统一。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提出的对自然的分析、对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的分析和指导。它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方法论阶段,更要成为一种世界观,将人类和生态有机结合为一种共同体,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世界观的核心。我们不仅要追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要努力建设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只有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一种文明进步的状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达到一种文明进步的状态。全体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社会文明中,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矛盾,事物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中,着重强调运用矛盾分析法,去寻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去把握自然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主要矛盾。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工业化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遭遇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他们无一例外,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这就导致后继发展中国家也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时有样学样,最终也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老路。追根溯源,这是因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出现形成的根本原因。

生产应当是有序的,而不是无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割裂分离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辩证法入手,给全球性的环境治理问题这样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死结提供了中国方案。矛盾存在具有普遍性,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是全人类社会共有的;矛盾更具有特殊性,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通俗地讲, 就是既要绿水青山, 又要金山银山。”“两山论”就是这样一个中国方案,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规律的遵循也不是割裂的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更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人类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同中国具体生态环境情况有机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借助绿色科技这一助力,优化资源配置,以高资源利用率水平实现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共同发展。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不可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有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才能卓有成效,让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每一个公民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秉持自然和经济、社会相辅相成,培育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让新时代生态世界观深入人心,将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所倡导的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外化,使之成为每个个体的行为活动,共同助力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许经勇.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2008(9)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4]杜秀娟.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1

猜你喜欢

本质内涵建设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寒露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