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
2020-06-09娜仁其木格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受教育、重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关系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 城镇化 文化重构 和谐民族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不断调整城镇化政策,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1978年我国城镇化比例为17.9%,2018年达到了59.58%,40年间增长了41.68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发展显著提高进程中,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逐渐迈开。人口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居住在城市、旗县地区人口增长是衡量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比例1982年为29.11%,2018年为62.7%,36年间增长了33.59个百分点。1982年、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比例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化比例。
内蒙古自治区少數民族城镇化比例2000年为36.87%,2010年为48.7%,比同期全国少数民族23.35%和32.84%比例高。内蒙古自治区世居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俄罗斯族,随着城镇化进程生活在农村、牧区、林区的世居少数民族逐渐迁移至城镇生活工作,成为城镇人口。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由于工作、婚姻等各种原因迁移至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充实了城镇少数民族成分,1982年呼和浩特有34个民族,2010年有49个民族,城镇民族成分不断增加。2000年、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世居少数民族除了蒙古族以外其他世居少数民族城镇化比例高于同期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城镇化的比例。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区,聚居区农村、牧区人口较多,因此城镇化比例低是必然的。
从内蒙古自治区世居少数民族全国城镇化比例看,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所有世居少数民族城镇化比例高于全国城镇人口和少数民族城镇人口的比例。2000年、2010年,蒙古族、满族低于同期全国城镇人口比例,其他世居少数民族都高于同期全国城镇人口和少数民族城镇人口的比例。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城镇化比例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当中是比较高的,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呈现了城镇化比例较高特点。
从以上数据看,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城镇化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这和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城市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实现了城镇化。
二、城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少数民族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城镇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受教育环境不断得到了改善,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我国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的多种办学形式,民族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的健全保障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
从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受教育情况看,1990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达斡尔族受中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受教育人口的3.68%,呼和浩特市达斡尔族受中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受教育人口的53.37%。可见,城镇达斡尔族受教育程度比农村、牧区少数民族高,从聚居地方的农村牧区走出了很多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工作,城镇成为高学历留驻主要地区,城镇发展需要高学历人才。
(二)城镇成为重构少数民族文化场域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空间更加多元化。人是文化承载者,在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汇聚在城镇,丰富了城镇文化,城镇已经成为重构少数民族文化重要场域。
改革开放之前,家庭、村落(苏木、嘎查)是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从农村、牧区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舞台,如今在城镇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重构少数民族文化的场域,场域的多元化、宽阔性为重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当代节日的确立为城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民族节庆活动都是改革开放以来设立,对重构城镇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城镇成为少数民族重构文化的重要场域。
(三)城镇少数民族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我国一直以来提倡民族团结事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繁荣发展的根基。城镇化在改变少数民族的聚居状态,形成了各民族杂居模式,相互接触、交融的态势。各民族在相互适应中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帮助的社会条件,从而建立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族际通婚能反映民族关系和谐程度,是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族际通婚家庭的增加对民族文化认同、民族间交流交往起到推动作用。据上世纪90年代对呼和浩特市民族通婚调查数据看,蒙古族、满族与汉族通婚较多,蒙古族、满族族内通婚比例低于族际通婚。族际通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为构建和谐、融洽民族关系搭建了牢固的基础。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由物质空间的交集促成了精神层面的认同,在共居、共事、共乐中增进各民族间的情感联结,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
三、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时期少数民族实际情况,结合少数民族特点我国出台了诸多民族政策,我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根本利益,一系列民族政策对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起到推动作用,不断推进了少数民族城镇化建设进程。
内蒙古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方面,党的领导是少数民族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少数民族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有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这是构建城镇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构建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关乎地区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发展。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過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内蒙古自治区坚持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保障了城镇和谐社会环境,构建了牢固的“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其三,文化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城镇建设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充实城镇魅力,在城镇建设中保留城镇原有历史文化基础上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彰显各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宽阔的空间,为各民族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提供良好的平台。其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促进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步伐,城镇建设的吸引力为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提供了成为城镇人口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少数民族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秉持环境宜居和文化传承理念,为实现少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路径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敬怡著.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31.
[2]2018年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光明网.2019-1-21.
[3]宋迺工.中国人口·内蒙古分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225.
[4]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经济网.www.ce.cn,2108-3-11.
[5]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呼和浩特市志(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234.
[6]雷召海,李资源等著.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76.
[7]毅松,娜仁其木格.达斡尔族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人口特点——以呼和浩特市达斡尔族人口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
[8]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272.
[9]王俊敏.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71.
[10]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