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诵读中融合品德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0-06-09罗昭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诵读品德教育实践探究

罗昭峰

摘 要:德才兼备,语文老师在开展语文诵读教学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本文从“激发诵读兴趣,开展品德教育”“问题引导诵读,思考品德教育”“小组合作诵读,探讨品德教育”以及“诵读联系实际,体会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实践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诵读 品德教育 实践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知识融合品德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品德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与培养,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德育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想要实现语文诵读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完美融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诵读兴趣,开展品德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诵读融合品德教育教学时,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诵读兴趣的激发,这是自主诵读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确实说出了不少花生的好处,但是这些都只是外在的、显性的好处,花生还有许多隐性的好处,那是花生的思想品德。现在请阅读课文,看大家能不能挖掘出花生的思想品德。”在学生诵读课文之后,老师则可以邀请学生就花生的品德进行说明。学生:“花生有用,我们也要做有用的人。”“花生朴实无华,不注重外部,注重内心,我们也要做一名内心充实的人。”“花生深深地扎根在土地之下,这是谦虚的表现,我们也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二、问题引导诵读,思考品德教育

问题引导诵读是开展诵读融合品德教育时,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并加深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循循善诱,层层递进,逐步使学生体会文章之中所包含的品德思想。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并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故事中体现了蔺相如的哪些优秀品质?他有哪些性格特点?最后一个故事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大家阅读时仔细体会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从俩人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蔺相如胸襟宽广,有大局意识。”“廉颇心胸狭隘,但是在了解到蔺相如的想法之后,同样从大局出发,并且勇敢请罪,说明廉颇同样具有大局意识,并且知错就改。”老师:“没错,故事虽然浅显,但是却包含着很深的德育思想,同学们不仅要读出其中的深意,更好加强学习和效仿。”

三、小组合作诵读,探讨品德教育

小组合作诵读开展诵读融合品德教育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挖掘文章内涵,探究其中的品德教育内容。这种小组合作诵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这种由学生自主挖掘文中所包含的品德素养的方式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然而,老师在进行小組划分时,要注意学生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唯此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老师可以预热:“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最能体会慈母情深的句子找出来,谈谈你们对这些语句的认识。”接下来,老师便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巡场监督,以了解学生的探究思路,同时又是为了避免学生闲谈。当然,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的讨论之中,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老师便可以邀请各小组代表将讨论的结果进行陈述,然后再对各小组的陈述内容进行汇总,并引导学生继续讨论,挖掘其中蕴含的

主旨。

四、诵读联系实际,体会品德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开展诵读融合品德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学习与认识。具体而言,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内涵之后,即将主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对自身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此处依旧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品德思想之后,即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母亲。老师:“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妈妈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学生:“我的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日夜守护在我的身旁。”“我的妈妈白天要辛苦的工作,晚上还要洗衣服、做饭以及其他家务,每天都要很晚入睡,而且早上还要早起。”老师:“是的,我们的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呵护我们,但是我们又为自己的妈妈做过哪些付出呢?”学生:“很少。”“帮助妈妈分担家务。”老师:“是的,妈妈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很多,我们也要学会帮助妈妈分担家务,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实践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不仅需要老师注重从学生自身的兴趣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语文诵读的兴趣,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多种诵读教学方式,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中,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学习和理解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之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进而影响学生思维,实现对学生的品德塑造。

参考文献:

[1] 邢晓兰《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实践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2] 王松霞《品德教育嵌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19期。

[3] 代芳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诵读品德教育实践探究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