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0-06-09梅国琴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高中语文问题

梅国琴

摘 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任务群的落实仍存在着教师和学生重“阅读”却轻“表达”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笔者试图在本文做一些探讨:家校合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任务群,开展活动,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日常活动中启迪思维、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等措施来指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的兴趣,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问题 对策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应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上下功夫,丰富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为学生选取优良的文学作品与时政文章,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常识,从持续的阅读写作等活动中培养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阅读促写作,通过写作提高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对阅读和表达重视不够

高中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只重成绩。大多数教师围绕分数教学,学生也是以提高分数为目标在学习,轻视阅读和表达是师生的共同特点。高中的各门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在语文科目中缺乏独立的阅读与表达课程。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多数只针对问题讲解答案,知识点片面化、碎片化,缺乏深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中缺乏交流和表达,也使学生对学习缺少兴趣。

2.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与表达之间的紧密联系

阅读是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丰富知识、提高表达写作能力。但是在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学生普遍浮躁、满足于信息浏览,难以静下心来阅读。在课堂中,学生只求答案的正确与否,对文本不愿做过多的探讨表达;在课下,虽有名著阅读或教师推荐,但大都是单纯的看,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思考、反思。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的措施

1.家校合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兴趣

阅读是学习的前提。应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家长要认可阅读,支持学生阅读,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形成阅读和探讨的氛围。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将阅读贯彻于课前课中、课后。如教学杨绛的《老王》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文革的资料,关注文人如老舍、巴金、钱钟书等在当时的状态、境遇;学生或摘抄,或朗诵,或制作PPT、手抄报准备在课堂上交流;课上联系学生收集汇总的资料,师生共同质疑探讨。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假设你是老王或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你会怎么做?”以阅读带动表达。课后要求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趁着热度,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我们仨》《巴金随想录》《品质》等优秀作品,培养独立阅读时摘抄优美语句、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通过家校合力,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表达写作

素养。

2.运用任务群,开展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分值来看,作文60分,在语文试卷中占很大比重。写好作文,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分析读写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看待问题,对文本和文中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再次,通过阅读交流、辩论、查找相关资料、追根索源、课本剧等方法激荡学生思想,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高二《史记》选读课时,教师可根据阅读任务群指导学生阅读《史记》。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选择《史记》中感兴趣的篇目、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探究性学习。可布置如下任务:(1)收集相关人物资料,多角度解读人物。(2)为人物写小传,向其他同学或小组推荐。(3)制作PPT、手抄报或表演剧本,在班上展览交流。(4)当教学轮到小组选定的篇目时,由该小组负责推广、制作预习资料、课后阅读、推荐美文等交流环节。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更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表演、组织等能力。当学生喜欢上这种学习时,阅读习惯、活动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在无形中都得到锻炼,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悟当下,联系和展望未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每个契机,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阅读表达的兴趣。

3.日常活动中启迪思维、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外部表现,思维能力是思维品质的实质。教师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补充逻辑思维环节,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思辨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等文章时,以专题形式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探究论证方法,学习古代先贤分析说理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推理。教师更可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大胆质疑,启发创造性的思考,挖掘语文潜力,深化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好家校合力,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交流活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志平、张克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语文建设》2019年第3期。

[2] 张华永《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中学语文》2018年第27期。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高中语文问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