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视域下高中作文教学方法例谈
2020-06-09陈雁雁
陈雁雁
摘 要:的普及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新《课标》必修课程任务群之一,对于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应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体现学习任务的探究性。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不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高中作文 教学方法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视阈下,语文教师应使学生们加强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谁水平,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多阅读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以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籍,提高审美能力,为作文积累素材。
一、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是贯穿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教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篇,对文章进行研读,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确立评论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阅读。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劝学》一课为例,演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结构化地表达学习
内容。
1.导入
《劝学》是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文章从不同方面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对这篇文章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劝学》是一篇议论文,而高考走作文大多是考议论文与记叙文,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分析《劝学》来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找一些古人论学的材料,借助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知晓课堂的主题。
2.学习目标与内容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作品,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注重自己的表达,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以小组形式进行研讨,让学生自由发挥,有风度地进行辩论。对于《劝学》来说,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学习必须要进行积累的道理。全文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大段,分别是: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学习应当善始善终。让学生进行研讨,讨论每一大段的主要内容与思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问题进行阐述,从讨论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整体阅读中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发展每位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3.进行总结
在一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对这堂课进行一个整体的总结。总结体现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的中的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逻辑知识,让学生的表达更清晰、更简洁。应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不论是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还是时政新闻,或历史传记等方面的读物。在阅读各类文本时,要教导学生不要盲目地读,在读完后应对文章进行分析,解读文章的思想与主题,多多进行积累,多做笔记和总结。这会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并能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
二、实现学习任务的探究性
1.定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学习、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后,要想提高语文素质,应该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仅仅有课堂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开展独立的阅读课,也可以在课下把阅读与写作设置成一个活动,定期举行阅读,并让学生们阅读后进行评鉴和讨论。一方面这种活动锻炼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让学生们更加的自信,逐渐培养起阅读兴趣。
2.对文章进行探究式与合作式的讨论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做出改变,对学生的阅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探究式与合作式的讨论,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善于交流沟通,把课文作为示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读完之后应该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和同学之间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中,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与思考,从中获得启迪。随着学生应逐渐适应探究式与合作式的阅读方法,能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也可以缓解学习的紧张。
三、利用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对任务群进行深度解析
1.激发阅读兴趣,积累素材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好的写作不是一时练就的,要依靠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学生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应对写作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做成一件事。其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进行阅读时,对喜欢、有益的内容应当做好记录,从中积累多种写作素材,得到写作上的感悟与启迪。
2.针对课外阅读讲解阅读与语言表达技巧
学生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时,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书籍。以余华的《活着》为例,看看怎样让学生通过读这本书了解语言表达技巧。《活着》主要是围绕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来叙述故事情节,寫出了小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命运浮沉。要读好这部小说,学生们首先应对其感兴趣,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学生在读完之后进行探究式的讨论,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想法。对于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可以进行摘抄与记录,从阅读中获取人生启迪与感悟,挖掘小说的内涵。像这样就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高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依据新《课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行探究式与合作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结构多元化,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兴才《“思辨”:阅读与表达的品质保障—兼评几个设计案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10期。
[2] 陈若祥《例谈核心素养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学语文》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