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鉴赏力下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语感
2020-06-09王玲
摘要:初中生已初具审美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形成具象可感的审美,并在学生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感知语言所蕴含的美,从而逐步实现初中生审美鉴赏力和感知力的进一步培养和完善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美鉴赏力 语感 朗读
语感是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对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品读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语言张力和博大的民族文化,并使其成为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语言感受力是语文能力的关键,那么,人文修养就是语文修养的必备品格。审美鉴赏力在人文修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语感相互配合。由此可以推断,学生的语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们的审美鉴赏力。
一、初中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可以给学生带来语感的传递
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一直被忽视,初中生朗读能力相对薄弱,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感受语文朗读中所具有的美,也不能使其语感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课文范读对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兴趣,适应语感直觉性的特点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范读的前提是,教师要首先对课文的内容风格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范读中,教师应有感情地朗读,配合语音语调的起伏以及表情、肢体等语言的展现,将课文内容的情感绘声绘色地表達出来,给学生在语言文字上以直观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的魅力,领略文章的气势、文法,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变化,发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到用词的精准和巧妙,对语言文字更加灵敏,可以感悟整篇课文的美,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鼓励初中学生自读语文课文,使其语感得到培养
初中生对语文课文的自我诵读、自我体味可以有效地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由朗读、表演性朗读、角色朗读等自读。如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教师让学生分饰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有情感语调、有衔接节奏的朗读,使学生渐入佳境,读出自我情感和体悟。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在自读中自主探索的引导,使他们在不同形式的自读中思考、体悟,接受语言文化的熏陶、培植语感,汲取课文中的丰富营养,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语感能力。例如与现代文语言和断句等运用不同的古诗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用放声朗读的方式,让他们首先读准字音,辨别重音,控制好语速和节奏;其次,对课文的情感基调的把握,是引导学生体悟诗人思想,进入文章境界,读出味道的关键。同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更能熟读成诵。需要注意的是,自读不是任由学生去读,而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做到适时适度地引导,并加以示范。以初中课文中经典的散文《春》为例,作者朱自清语言具有诗文的特点,语句对仗工整、整句散句结合,善用修辞、语言通俗却富感染力,带给人以画面和节奏的双重美感。教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做过多讲解和剖析,而是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春的所见、所感,让学生自主朗读,融入情境之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用句的美,享受审美的美妙和快乐。
三、引导学生语文课文的品读体验,使学生的语感得到积累、沉淀
汉语言文字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对初中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运用,都需要围绕语文的本质展开。文本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以语文课文的文本为基础,引领学生深入地对其中的语言、句子、段落等进行领读,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原味、趣味、滋味、韵味,从而斟酌、玩味课文中的妙词佳句,最终达到对课文的文学性的深入探究性品读。
教师要让学生徜徉于语言文字艺术的海洋,领悟语言的深邃奥妙,养成对语言的敏锐捕捉和浓厚兴趣,使学生享受于对课文内容的思辨中,喜不自胜于语言文字的优美,沉浸于语言文化的陶冶,磨砺敏锐的语感。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师就可以先从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边朗读边想象、品味作者内心情感,再对文中的“蹒跚”“缩”等重点字词进行品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用词的深意。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品读中感受父亲每一个动作的艰难,感受着背后饱含的父子情深,学生的语感厚度也在这种品读中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师要对这类引学生入情、入心的课文或者段落要求反复诵读,不断回味、揣测重点字词所应有的语感,从思想深处积蓄语感能量,积淀语感的“厚度”。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江平.似曾相识燕归来——学习语文新课标中重视语感培养的体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3(03).
[3]王丽云.审美情趣下的初中语文语感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4]张建鹏.谈对外汉语语感教学——中高级留学生汉语语感培养方法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作者简介:王玲,女,本科,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六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