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的形成逻辑与治理对策
2020-06-09陈思思
陈思思/文
一、僵尸企业的界定与识别
(一)界定
对僵尸企业的界定,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Edward.J.Kane(2000)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僵尸企业是指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引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业危机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僵尸”储贷机构的存在。这些机构已经丧失正常的盈利能力,并且不断侵蚀其他健康机构的利润,从而使储蓄贷款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Caballero et al.(2018)、Fukuda and Nakamura(2011)将僵尸企业界定为已经丧失盈利能力,却因获得银行或政府的支持而不退出市场的“低资质企业”。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僵尸企业的界定,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了一些见解。朱舜楠等(2016)认为僵尸企业是那些虽然“盈利能力低下”“丧失竞争力”“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不符合经济结构性调整”,但是依靠占据财政资源而免于破产的企业。
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僵尸企业这一界定的阐述,可以得到其两大主要特征:从市场竞争力来看,僵尸企业表现为低下的盈利能力和效率,已经不具备“造血”功能。从享受的财政补贴方面来看,本应退出市场的僵尸企业依靠政府补贴、低成本的信贷资源、政策优惠等各种途径“僵而不死”。
(二)识别方法
1.CHK模型
20世纪90年代,Caballero、Hoshi和Kashyap三位学者将企业与银行间是否为正常的借贷关系作为认定是否为僵尸企业的标准。具体来看,如果企业为自己实际支付的银行债务的利息R*(i,t)低于按市场最低利率计算的利息R(i,t),说明企业获得了银行的信贷优惠,银行和企业间存在不正常的借贷关系,那么该企业将被认定为僵尸企业。公式中BS(i,t)和BL(i,t)分别表示企业的短期银行贷款与长期银行贷款,rst和rlt分别为银行t年一年期和五年内平均长期基准贷款利率水平。
CHK模型存在一些不足,可能导致高估或低估僵尸企业的数量。首先,CHK模型可能将一些信用风险低、融资成本低或者政府扶持优质初创企业误判为僵尸企业。其次,该模型可能会放过一些借新债还旧债的企业。因此,随后国内外学者对CHK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更为合理完善的识别标准。
2.FN-CHK模型
FN-CHK模型是由 Fukuda and Nakamura(2011)针对CHK模型的不足,在CHK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标准”和“持续信贷”标准。具体来看,FN-CHK标准将息税前利润低于最低应付利息、上年度债务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50%并且当年度债务总额继续增加的企业认定为僵尸企业,以此弥补了CHK标准的误识别和未识别的缺陷。
基于BvD数据库,运用CHK模型和FN-CHK模型对2008—2017年全国上市公司进行识别,进而得到僵尸企业数量占比和变动趋势的结果。
附表 2008—2017年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占比
附图 全国上市公司中分别用CHK及FN方法识别的僵尸企业数量占比
3.FN-CHK模型的进一步拓展修正
除了CHK模型和FN-CHK模型,相关研究根据企业的经营绩效指标对FN-CHK模型进行了拓展修正。朱鹤(2016)考虑到FN-CHK标准忽视政府补贴对僵尸企业形成的潜在影响以及该模型可能将因临时困难导致实际亏损的企业误认为僵尸企业,而在基准标准上补充扣除政府补贴和税费返还后的净利润连续三年都小于零这一条件。谭语嫣等(2016)则对该因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将利润指标更换为扣除政府补贴的营业利润指标。同时,对于高利润企业因提前还款使企业利息支出减少,因而被误定为僵尸企业这一缺陷,他们提出若一家企业连续两年被FN-CHK标准认定为僵尸企业,则该企业将在第二年被认定为僵尸企业。此外,卢树立等(2019)针对基准标准未考虑企业的利息收入项,可能会导致企业真实利息支出的高估,因而用实际利息净支出替代基准方法中的利息支出进行完善。而后,也有众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现金流状况、产能利用率等因素考虑在内。
二、僵尸企业形成机制
(一)地方政府恶性竞争
在我国当前的激励体制下,地方政府间以GDP为核心的“锦标赛”愈演愈烈,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干预市场经济。当中央政府推出扶持某一行业的政策时,地方政府就会纷纷响应,轮番出台优惠政策或提供财政补贴以扶持相关行业,而对该行业是否会污染当地环境、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考虑不足,进而导致行业盲目做大、经营恶化的问题。这种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也间接导致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地方政府“规模导向性”的政策扶持下,为获取政策支持和财政优惠,企业盲目扩大规模,争相兼并本该被清理的落后产能,忽视竞争力的提升。雪上加霜的是,如果此时相关行业的产品涉及出口,也会面临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进而导致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导致行业的发展陷入寒冬。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于稳定就业等目的,仍然对市场进行干预,给这些企业提供财政资源支持,希望通过自己的扶持以维持本地区产业的生产经营,以挤垮其他地区的产业。这种囚徒困境的博弈,使行业陷入困境,即使是龙头企业也难以盈利,僵尸企业得以形成。
(二)核心官员的地域偏爱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作出经济政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然而,这种完全理性人往往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从社会学角度看,地缘关系会影响个体的逻辑思维和偏好,进而左右其决策行为。尤其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基于主政关系而产生的地域偏爱情结影响着核心官员的个体特征。
核心官员的地域偏爱情感对僵尸企业的形成逻辑主要基于其动机和能力,影响银行的信贷政策,影响资源在企业间的分配。这种由地域偏爱情感造成的资源集中于偏爱地域,容易加剧形成当地的僵尸企业,使那些已不具活力的僵尸企业因获得财政补贴而“续命”,阻碍其退出市场。
(三)金融市场扭曲
金融市场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金融深化不仅能够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增加资源流动性、减少金融投资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回报率(刘瑞明等,2011)。然而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扭曲现象普遍存在。具体包括两大方面:从间接融资机制来看,信贷歧视和所有制歧视现象普遍。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间接使政府为其提供了信用保证,因而即使是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也能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则挤占了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十分压抑;从直接融资机制来看,不论是股票市场或是债权市场,其股票定价和企业上市等运行机制都偏向于国有企业,造成效率误配的现象。
金融市场扭曲促进僵尸企业形成的机制有以下原因:
一是金融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争取信贷资源时国有企业会被优先考虑。本应退出市场的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因获得信贷支持继续扩张并延迟退出市场,规模的扩张导致其对当地的就业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后政府出于保障就业、涵养税源的目的在制定政策时,更偏向于照顾这些国有企业。
二是金融压抑对市场效率产生了拖累效应。对于已经丧失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来说,延迟退出市场只会使其生产效率变得更低。
三是资源误配使其他有活力的企业丧失了一部分的信贷资源和财政补贴,降低了其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进而使宏观经济面临效率损失。
三、僵尸企业市场有序出清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地方政府竞争机制
为尽可能地减少因地方政府竞争引起的优惠政策滥用、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等现象,合理规范区域政府竞争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竞争在合理区间内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政府应改革和创新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机制以扩大政府竞争的积极效应,例如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改“经济绩效”为“发展绩效”,重视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民生、环境的考察。其次,完善和梳理法律法规体系,例如清晰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最后,合理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在进行财政支出决策时全面考察对宏观市场的影响。
(二)优化官员任职的“地域回避”制度
为遏制地方主要领导干部过分陷入地方利益、关系和势力网络,压抑地方官员本地资源的累积,应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的基础上,优化、细化官员任职的“地域回避”制度,规避经济决策时的人为因素。
(三)减少金融市场的政府干预
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进而维系僵尸企业的生存,这种行为不仅加大企业对政府的道德风险和依赖效应、加重政府负担,还会构成巨大的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形成拖累效应。为了缓解金融市场扭曲、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相关部门应不断促进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例如引进国外高效率的金融机构以及鼓励国内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增加金融市场的竞争,使金融市场富有活力。其次,政府应减少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放松金融管制,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应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例如发展混合所有制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