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血清MYo、IMA、TAC含量的影响
2020-06-09陈晓明郭莉媛
陈晓明 郭莉媛
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妇外科 154007; 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瘤科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患病率为40%左右,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1]。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过多、继发性贫血等,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术方式,由于切除子宫后盆腔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此外,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血清氧化应激损伤MYo、IMA、TAC是反应手术创伤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观察比较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血清MYo、IMA、TAC含量及卵巢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6月收治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经超声、宫腔镜确诊为子宫肌瘤,伴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下腹肿块等症状;(2)子宫肌瘤个数≤5个,直径<10cm;(3)无生育需求;(4)无卵巢手术史;(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内分泌疾病;(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4)术中需同时行卵巢手术;(5)近3个月内接受内分泌治疗。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年龄40~50岁,平均年龄(45.05±3.16)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86±0.72)次;单发15例,多发25例。观察组年龄41~50岁,平均年龄(45.23±3.54)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92±0.76)次;单发16例,多发27例。两组年龄、孕次、发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常规作腹部纵切口,向脐左旁延长3~4cm,下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探查盆腔。从子宫角至卵巢韧带下夹住子宫两侧,提拉子宫。用组织钳分别夹起两侧圆韧带,距子宫附着点3cm处用中弯血管钳夹住切断,使用7号丝线缝扎。从右侧圆韧带断端至左侧圆韧带断端弧形剪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剪开阔韧带后叶,切断、结扎子宫动静脉、子宫骶韧带、主韧带。钳夹宫颈口下方3~4cm处的阴道壁,切开阴道前壁。切除子宫,消毒并缝合阴道残端,4号丝线间断缝合盆腔腹膜,逐层缝合腹壁切口,取出阴道纱布。观察组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常规作腹部纵切口,向脐左旁延长3~4cm,下至耻骨联合,切开腹壁,探查盆腔。从子宫角至卵巢韧带下夹住子宫两侧,提拉子宫。用组织钳分别夹起两侧圆韧带。显露子宫前腹膜反折,翻出子宫,缝扎两侧卵巢血管、输卵管等,处理附件。双重缝扎子宫峡部上方1cm处的子宫动静脉上行支。斜放刀片楔行切除子宫体,发生活动性出血者消毒后,宫颈针穿1号铬制肠线间断缝合。缝合子宫峡部切面及峡部浆肌层。复位宫颈,缝合宫颈前筋膜和前穹窿阴道黏膜切口,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住院时间。(2)创伤性反应指标:术前、术后24h采集静脉血5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总抗氧化能力(TAC)含量。(3)卵巢功能:术前、术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5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子宫重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血清MYo、IMA、TAC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MYo、IMA、TAC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MYo、IMA低于对照组,血清TA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卵巢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FSH、E2水平差异不明
表2 两组血清MYo、IMA、TAC比较
显(P>0.05),术后观察组FSH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卵巢功能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育龄期女性中的患病率达20%~25%,肌瘤发生退行性变化可引起急腹症,甚至发展为恶性[3]。子宫肌瘤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外科手术仍是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因条件限制、费用高、对术者要求高等,推广受限,而经腹手术无此限制,仍较广泛使用。
全子宫切除术完整地切除子宫体和宫颈,彻底切除病灶,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宫颈急慢性炎症或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同时可以避免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包埋盆底腹膜的牵扯、卵巢位置下降、粘连等情况。而次全子宫切除术仍保留宫颈结构和子宫基底部,仅切除子宫体,其具有以下优点:(1)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维持卵巢血供,有助于避免卵巢功能早衰、冠心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提早出现。(2)保留盆底的完整性,避免对盆腔结构造成破坏,附件、子宫各韧带的原解剖关系不受破坏。保持阴道长度不变,维持原来的宫颈周围解剖关系。(3)对支持盆底的韧带组织无明显影响,不会对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丛造成损伤,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子宫重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表明次全子宫切除术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手术创伤及疼痛能够引起氧化应激,导致机体氧化损伤指标波动。血清MYo、IMA、TAC是重要的氧化损伤指标,氧化应激发生后,MYo、IMA大量表达,含量增高,而TAC表达降低,含量减少。本文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血清MYo、IMA低于对照组、血清TAC高于对照组,与类似报道[4]相符。表明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次全子宫切除术造成的损伤较轻。其原因可能与全子宫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大、分离组织多有关。本文结果显示,术后两组FSH和E2均发生变化,其中观察组血清FSH低于对照组、血清E2高于对照组,与既往文献报道[5]相符。表明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均可造成卵巢功能降低,而次全子宫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为全子宫切除术夹断了子宫的血管,使卵巢功能血供受影响;而次全子宫仅缝扎子宫动静脉上行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利于维持卵巢血供,卵巢功能受影响较小[6]。
综上所述,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除子宫组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氧化损伤程度轻、对卵巢功能影响小的优势,较全子宫切除术更有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