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0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医学工程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发展,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1]。而医疗设备作为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工具,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识之一[2-3]。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普及,临床诊断及治疗对其依赖逐渐增强,因此,采用合理且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案。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其功能对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4-5]。但在多年工作中,笔者发现,受我国“重医轻工”思想影响,传统医疗设备管理办法多存在设备信息不全,报修及响应不及时等问题,造成设备维修难度增大,维修时间增长,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同时还发现,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方案中维护人员对设备的巡检流程繁杂,出现漏检等不良事件,导致遗漏故障或异常设备。随着现代通信发展,二维码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其具有操作简单,信息存储量大,纠错功能强,成本低等优势,笔者认为,若将其应用至医疗设备管理,可能可取得较好效果并就此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运行的医疗设备2054台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① 我院采购并全程使用的医疗设备;② 正常使用;③ 说明书中标明的使用寿命高于研究时长。排除标准:① 二手设备;② 研究过程中达使用寿命强制报废;③ 研究过程中人为损坏。无设备排除,合计纳入2054台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27台)及研究组(1027台)。其中对照组小型设备(单台价值<1万元)683台,中型设备(1万元<单台设备价值<10万元)317台,大型设备(10万元<单台设备价值<100万元)21台,大型贵重设备(单台设备价值>100万元)6台,是被已使用时长0~5年,平均时长(3.29±1.07)年,设备平均已发故障数(2.04±0.88)次;研究组小型设备(单台价值<1万元)691台,中型设备(1万元<单台设备价值<10万元)312台,大型设备(10万元<单台设备价值<100万元)19台,大型贵重设备(单台设备价值>100万元)5台,是被已使用时长0~5年,平均时长(3.31±1.09)年,设备平均已发故障数(2.17±0.91)次。另随机选取两组设备所属医护人员及使用患者各50例进行满意度评估,比较满意率,经统计学检验,两组设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医疗设备管理方案,包括设备定期巡检、设备定期维护及设备维修。
研究组使用二维码系统进行管理,建立我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公众号作为平台,收录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序列号、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记录等基本信息,为每一台设备生成独立二维码并粘贴于设备正面。整个系统包含设备基本信息、质检巡查及保修维修3大模块。设备基本信息直接存储于云端服务器,扫描二维码后可见;质检巡查模块记录设备巡查及质检记录,工作人员定期质检巡查完成后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二次扫描后可直接查阅;维修保修模块,扫描机身二维码后,医护人员可直接对设备故障进行报修,信息发布后上传至公众号平台,平台则通过向对应工程师发送短信、微信等方式完成派单,系统预设时间段内未接单、完成故障排除等情况的,系统自动警示并记录,与工作人员工资绩效挂钩。维修模块,详细记录设备故障原因、维修情况、更换配件及费用情况。
为保证实验不受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等因素影响,所有设备维护均由同一组维护人员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 两组设备报修率及抽检合格率;② 两组维修效率;③ 两组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④ 两组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1.4 判断标准
① 设备报修率及抽检合格率:设备完好定义为设备工作正常,无故障,年底分别随机抽取两组设备各200台进行抽检,观察其抽检合格率,观察全年所有设备报修发生数,计算报修率;② 维修效率:记录两组维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维修经费及非返厂自我修复完成率;③ 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记录两组因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如人伤、设备损坏等。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设备故障率及抽检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设备故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集中于操作不当引起,抽检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设备故障率及抽检合格率比较 [n(%)]
2.2 两组维修效率比较
研究组维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维修经费及非返厂自我修复完成率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维修效率比较(±s)
表2 两组维修效率比较(±s)
组别 维修响应时间 (min)非返厂自我修复完成率 (%)对照组(n=1027)14.82±3.69 2.37±0.84 31.59±3.16 1021 (99.42)研究组(n=1027)13.27±3.61 2.01±0.79 31.47±3.15 1024 (99.71)t 9.622 10.005 0.862 1.004 P 0.000 0.000 0.389 0.316故障排除时间 (d)维修经费(万元)
2.3 两组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2.4 两组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8.00%(49/50),患者度为100%(50/50);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90.00(40/50),患者满意度为94.00%(47/50),研究组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及科技发展,医疗设备的准确度、智能化的提高,各类医疗设备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加广泛,临床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随之上升[6-7]。充分发挥医疗设功能是提高临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保障,也是促进医院发展及建设的基础[8-10]。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也越加受到各大医院重视[11-12]。我院作为标准的三甲综合医院,现有CT、核磁、DR、大型C臂、移动C臂、彩超、心脏彩超、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麻醉机、各类高清腔镜,胃、肠镜,眼科各种手术及检查设备,超声刀、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电图机、血透机、各类检验设备、各类病理设备等。医疗设备种类繁多,资料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现代通信发展,二维码技术逐步成熟,其已在广告推送、电子凭证等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3-14]。部分医院也将其应用于预约挂号、耗材管理[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设备报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集中于操作不当引起,抽检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维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维修经费及非返厂自我修复完成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操作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据此,笔者分析,首先设备故障率、抽检合格率是对整个医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及设备运行合格率的体现。二维码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容错性强、方便快捷等优点,在医护人员使用设备时,提前进行二维码扫描,能直接获取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可以使得使用人员更熟悉医疗设备并更好使用设备,同时可预计减少因操作不熟悉引起的使用问题,其无疑有效规避了因使用者操作不当或误操作引起的设备损坏情况,减少设备故障率;其次,对设备维护、巡检而言,我院设备种类多,设备数量大,易出现漏检情况,而二维码可记录设备巡检情况,同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巡检人员可直观判断设备是否已检查及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多年工作经验中,笔者发现,设备自身老化、外界环境及易损部件更换不及时也是引起医疗设备运行障碍及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设备内部长期灰尘积累等会改变设备自身阻抗特性,引起其工作异常,甚至引起设备部件损害。传统管理模式下,设备维护人员往往忽视对设备的保养及易损件的定期更换等维护任务,二维码技术通过对设备进行维护记录,可及时反映设备维护进度,在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时,能直观看出设备易损件更换情况及维护情况并及时完善维护策略,保证了设备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对于结构复杂。运行精度要求较高,环境要求较高设备,二维码系统自动记录目前设备自身清扫情况等外界可能引起设备损坏的环境因素并对维护人员进行提醒,从而降低设备因外界环境损坏的可能性,提高设备合格率。此外,对设备的报修及维修响应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工作之一[17],传统管理方案报修流程复杂,维护人员响应时间较长,同时工作人员响应后,进行设备维修,往往还需多次往返各地,使得维修时间增加,对于无法自行维修设备还需查找相关资料,联系厂家返修,而二维码技术简化了报修及派单流程,缩短了工作人员响应时间,同时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可直接扫描二维码获取设备相关信息,节省资料查阅时间,缩短故障排除时间,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设备完好率升高,故障排除时间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自然随之上升。
同时,本研究经对二维码仅主要对医疗设备保养、维修管理进行重点观察,笔者认为,后期还可通过二维码、云端数据与其他软件接轨,增强对设备信息自动分析,为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为“管理好设备,使用好设备”的目标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二维码技术能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果,提高设备完好率及维护人员保养维修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并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对医院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加之未进行更远期效果观察,可能对本研究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此结论有待多种类、大样本实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