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的设计
2020-06-09王明玲郭艳陈志兰曹新颖王凯
王明玲,郭艳,陈志兰,曹新颖,王凯
徐州市中心医院 a. 手术室;b. 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009
引言
手术过程中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是医护人员最关注的护理问题[1]。病人在进行手术麻醉时,御寒能力较低[2]。由于手术本身的创伤和麻醉的原因,再加上股骨闭合复位手术的特殊体位,病人下肢裸露在外,如果不对肢体进行保暖,会导致病人低体温的发生[3],尤其是老年病人易发生麻醉后苏醒困难,以及对重要脏器的损害。因此,对肢体进行保暖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一种肢体保暖护套,经过82例手术的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设计及结构
1.1 结构
该新型肢体保暖护套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保暖层、加热层和隔热层。护套本体的宽度由一端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宽,护套本体短边一端为平口,长边一端设有凹形缺口,凹形缺口两端设有魔术贴;护套本体一侧设有若干固定连接带,另一侧通过魔术贴与连接带连接;保暖层设有温度感应装置,护套本体外表面设有与温度感应装置连接的温度指示计,护套本体外侧还设有与加热层连接的温度调节器。该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结构示意图,见图1。
1.2 功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肢体保暖护套。该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的功能特点包括:① 保暖护套的宽度由一端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宽,符合人体肢体的特点;② 多层结构设计,隔热层有效降低热量外散,使护套更为保暖节能;③ 加热层和保暖层之间均设有防水绝缘层,有效避免了在手术期间因为一些意外的发生导致水体与加热层接触的风险;④ 护套一端设有凹形缺口,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皮肤和血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⑤ 护套外表面设有温度指示计,可以使医护人员直观观察到护套内温度,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调节温度调节器,保证患者肢体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⑥ 肢体保暖护套的一侧端是开口,便于医护人员的一些治疗措施的实施;⑦ 保暖层与加热层可以自由拆卸,便于医护人员清洁消毒。
图1 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结构示意图
1.3 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① 保暖层内为海绵材质;② 加热层为碳纤维加热层;③ 与保暖层和隔热层之间分别设有防水绝缘层,采用医药用聚乙烯膜;④ 护套外表面设有与温度感应装置连接的温度指示计。
1.4 创新点
改进型肢体保暖套的创新点:① 隔热层有效降低热量外散,提高了保暖效果,并且节能;② 防水绝缘层降低手术中冲洗液或者其他液体渗透肢体保暖护套造成的医疗风险;③ 保暖层与加热层之间为可拆卸设计,通过魔术贴连接,便于医护人员拆洗消毒;④ 保暖层内设有温度感应装置,方便医护人员通过温度指示计观察到护套内部的温度,并随时调节。
2 使用方法
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的宽度由一端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宽,符合人体的肢体特点,手术室护士将肢体保暖套包裹患者暴露的下肢,通过魔术贴与连接带连接,据病人的肢体调节肢体保暖护套的宽度。医护人员实时观察温度指示计,并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调整温度,保证患者的舒适。
3 性能实验
3.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人,试验组42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术前棉被、术中包布保暖法,试验组采取我院手术室设计的肢体保暖护套。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2 研究方法
3.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的手术患者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在摆好骨科牵引床之后,患者躯干下肢采取棉被保暖,术中采取无菌中单遮盖(图2a)。
图2 股骨闭合复位手术术中病人保暖措施
3.2.2 试验组方法
试验组的手术患者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肢体保暖护套。手术前,患者固定好手术牵引床之后,手术室护士将肢体保暖套包裹与患者裸露的下肢,松紧适宜,以能插进一指为宜,通过魔术贴固定。注意暴露手术区域,长度以不影响消毒区域为宜(图2b)。术中使用持续监测鼻温。
3.3 评价指标
指标评定时间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达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开始,因为这个时间段对低体温的评估和预防极为关键[4-5]。
(1)体温。为研究观察对象保暖措施的有效性,监测两组对象手术前、中、后的体温变化。体核温度的测量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进入PACU。每隔20 min测量1次,共5次。根据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研究指南,体核温度低于36℃为低体温[6]。
(2)温度舒适性评分。此项为患者的主观评价指标,通过0~100分的数字化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热,10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冷[7-8]。
(3)患者术后复苏的时间,指患者进入PACU到出PACU的总时间。
(4)低体温的发生频率。
(5)寒战的发生频率。
3.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5 结果
股骨闭合复位的手术中,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监测两组对象手术前、中、后的体温变化,发现试验组术中、术后体温保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监测两组患者温度舒适性、术后复苏的时间、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患者的颤抖严重程度,试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中、后体温变化比较(℃)
表3 患者温度舒适性、术后复苏的时间、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4 讨论
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① 热量丢失过多:股骨闭合复位手术术中必须使用骨科牵引床,有利于进行术中的牵引复位,但会导致术中双下肢皮肤表面长时间处于暴露状态,增加机体的热辐射和散热,患者易出现低体温[9-11];② 产热不足:股骨粗隆骨折或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多都是高龄,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导致血管储备能力和皮肤血管舒缩反应能力均大幅下降,另外老年患者体重较大、体表面积大或肌肉菲薄,均直接导致患者的体温下降。临床研究发现[12-13],术中低体温常见于儿童和老年,发生率高达50%~70%。
本设计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肢体保暖护套,可以有效观察及控制患者肢体体表温度,对患者肢体进行保暖,而且便于手术治疗操作,不会对患者肢体进行压迫。对比以往的方法,夏咏梅等[14]研制的下肢保暖套结构简单,内部采用棉花保暖;于美华等[15]设计的下肢保暖约束带,中间内部采用了高密度海绵用于下肢保暖;宋鸽等[16]自制的下肢保暖套是将患者使用过的废弃保暖裤用剪刀剪下双侧裤子小腿部分,成为两个下窄上宽的保暖套,用其中一个套在肢体上保暖。我院设计的新型肢体保暖护套,可以根据术中患者的体温调节保暖护套的温度,不过此研究仅适用于下肢保暖,对于上肢的保暖还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我院手术室对8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新型保暖护套的患者,术中体温平稳。与以往报道相比较,以往的设计仅有保暖的作用。而我院的设计不仅有保暖的功能,还具有监测及调节温度的功能,术中患者的体温更稳定,温度舒适性有所提高,术后复苏的时间缩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降低,此新型保暖护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