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课应用之行动研究

2020-06-09骆悠悠邓青霞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导图

骆悠悠,邓青霞,吴 鸿,万 丽(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一、引言

语法知识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2版)》中“语言知识分级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作出了明确要求。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能力不足会阻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发展,因此学生的语法水平决定了以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否能够稳定提升。然而,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热情不高,语法成绩也不理想。基于这种背景,提高学生英语语法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文献回顾

1、语法之于英语学习的作用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包含词的构词规则以及构成词组或形成句子的规则条例。语法作为一门语言的基础,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语法能力是决定学习者能否熟练掌握该门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目前中考英语常见的试题里单选题中语法约占70%,其他题型如作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也都贯穿着语法知识。尤其在一些较难的阅读理解中,语法知识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理解一些长难句子所包含的信息。从交际能力的角度来看,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之一,是影响交际的最基础的因素(Swain,2005:471-483)。牢固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说话者语义表达清楚避免产生歧义,交流时帮助倾听者准确接收对方表达的含义(陈建兰,2012:1)。[1]

2、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语法教与学存在着一系列弊端。从教师角度来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语法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只是讲授零散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在运用过程中容易混淆(吕长娥,2018:120);[2](2)语法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单调,很难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3)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以“灌输”为 主,认为语法学习的方式就是“背诵+习题”,忽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4)语法教学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缺乏针对性;(5)语法教学几乎完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体地位被剥夺(周南南,2009;马智慧,2009;薛菊,2011;陈剑兰,2012)。[3]从学生角度来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为:(1)学生对初中英语语法的学习易产生畏难情绪,主观能动性不高;(2)主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语法知识点,遗忘率比较高(吕长娥,2018:120)。[2]因此,需要探索新颖的英语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由托尼·巴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巧妙运用记忆和思维规律,图文并重,将不同主体间的关系采用层级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不同的关键词和图像颜色中建立联系。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教”的策略,也是一种“学”的策略(周宣丰、柴晓晴,2017:103-105)。[4]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视化研究工具,思维导图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思维导图作为语法教学工具具有突出重点、提高学习效率、改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形成系统学习习惯等优势(王相瑞、袁华莉,2010:49)。[5]同时,许多研究人员在文献中肯定了思维导图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反馈学生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作用(杨凌,2006;钟锦清,2019)。[6]也有教师(王莉,2017:119-122)[7]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讨论了高中英语语法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或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阐述了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复习课中的应用(董舒,2017:95-96)。[8]但这两位研究者也仍然没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如何针对英语语法复习开展有效的思维导图教学。

4、复习课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具有以下功能:1)查漏补缺;2)促进知识的系统化;3)温故而知新;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蔡青,2003:167)。[9]通过复习课,学生能够对知识框架的再认识到深入认识,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再认识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李霞,2019)。[10]然而笔者通过查阅知网文献发现,与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相比较,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复习教学中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当前英语语法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语法复习课如果不能有效开展,往往会变成旧课的重复或者是新课的再版,这不利于发挥语法复习课的作用(陈耀武,2009)。[11]因此,在语法复习课中,如果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来促进课程的开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反馈学生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运用开展实证研究。为验证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教与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尝试在英语语法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其中主要通过将学生在校接受传统的讲课方式后的语法成绩与学生在复习课中接受思维导图讲课方式后的语法成绩进行对比,来检验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行动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行动研究法主要指教师针对教学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数据收集、反思、调整以改进教学实践(王蔷、张虹,2014:11-12)。[12]Lewin(1946)把行动研究的过程描述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重新计划……”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黄石市某公立中学同一个班级的两名英语成绩通常在及格线上下徘徊的初二学生,男女比例为1∶1,学生利用周六下午的时间复习英语,复习的内容为学生本周在校期间所学的英语知识点。复习课程由笔者执教,每周一次课共两个课时。

2. 问题的发现与诊断

该课程从2019年1月份开始。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发现学生的语法知识点记忆混乱。而且在配套练习中有关语法类习题的正确率较低,基本都在50%以下。对此,笔者采用录音、访谈等手段来调查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1)这两名学生都有提高英语成绩的意愿,但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2)英语语法知识点多且凌乱,容易产生记忆混淆;(3)校内语法课枯燥单调;(4)对语法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5)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法学习方法。

3. 研究问题的确立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语法知识点不牢固主要是因为语法课程缺少学习趣味,语法知识繁多不利于记忆,因此笔者试图通过行动研究具体解决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 通过思维导图的授课方式,能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

(2) 通过思维导图将各个相关语法知识点进行整合,能否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语法复习?

(3) 引导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是否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所学语法知识点?

4. 总体行动方案

根据王蔷、张虹(王蔷、张虹,2014:16-17)所阐述的行动研究法的定义和特点,笔者制定了基于提高学生语法能力的研究方案:

(1)从2019年5月3日到5月10日确定把思维导图教学设为问题的解决途径,并制定第一轮(五月份第二周)行动研究。

(2)从2019年5月11日到5月17日实施第一轮行动。然后收集第一轮研究的数据和分析评价效果。最后反思第一轮行动结果并查找出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案,并制定第二轮(五月份第三周)行动研究计划。

(3)从2019年5月18日到5月24日实施第二轮行动并收集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数据。随后反思第二轮行动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4)从2019年5月25日到5月31日实施第三轮行动并收集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数据。反思第三轮行动结果,并进行总结。

(5)从2019年6月1日到6月7日对三轮行动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并开始确定行动研究的论文框架。

(6)从2019年6月8日到6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并对论文进行修改。

四、研究过程、结果和反思

1. 前测

笔者在进行三轮行动研究前,针对三个语法知识点:动词变位(动词变过去分词、动词变现在分词);定语从句;介词运用(at,in,on),采用配套练习对两个测试学生进行检测。练习题分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每个知识点的总题数分别是186、232和46。从表一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S1在动词变位练习题中正确率为49%,错误率为51%,S2的正确率为44%,错误率为56%;S1在定语从句练习题中正确率为48%,错误率为52%,S2的正确率为38%,错误率为62%;S1在介词运用练习题中正确率为48%,错误率为52%,S2的正确率为37%,错误率为63%。

表1 三个语法点学生对错情况对比

从表一可以明确看出,S1和S2 三个语法知识点的练习错误率均在50%以上,说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三个语法知识点,需要进一步巩固加强;此外, S1对于三个语法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S2。同时,二者对动词变位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好于定语从句和介词的运用;对定语从句的掌握程度是最差的。因此,在随后的三轮行动研究中,笔者将会有侧重地进行教学。

2. 第一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和反思

笔者从五月第一周开始授课,每周一次课,时间为每周六下午,每次课共计120分钟。每次课程开始前,笔者会首先了解学生关于所讲语法知识点的认识情况,再口头对所讲语法知识进行测试,让学生进行作答,进一步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后,在知识点的讲解中侧重讲解学生语法知识点的薄弱环节。第一轮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变位规则呈现在黑板上。讲解完毕后,让学生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变位规则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默写出来。随后,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一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存在疑惑。同时,由于对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第一轮的思维导图效果不算理想。在随后的练习题中,学生的错误率也是偏高。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共计20道题。S1一共错了8道题,对了12道题。S2一共错了10道题,对了10道题。课程结束后,笔者和学生进行访谈,学生表示认可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法教学,认为思维导图有利于梳理复杂的语法,突出重点,是实用且有价值的。同时,他们希望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讲解语法之前,先讲解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笔者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及时的反思和总结。首先,作为一种有效的绘制工具,在开展语法学习前应该让学生熟悉如何去使用思维导图。在此前提下,再开展语法教学才能确保思维导图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次,对于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变位规则应该分开讲解,然后进行比较。先保证学生掌握好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变位规则,然后再将两个规则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虽然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不佳,但是两名学生表示在梳理语法点的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明确异同点。

3. 第二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和反思

通过第一轮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进行反思和总结,改进了第二轮行动方案。首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思维导图,笔者利用课下时间给学生讲解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笔者首先重点介绍了常用的八种思维导图:圆圈图(Circle Map) 、 树状图(Tree Map)、 气泡图(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流程图(Flow Map)、 多重流程图(Multi-flow Map)、括号图(Brace Map )和 桥型图(Bridge Map);然后分别进行举例,介绍它们的实际运用;最后用几个简单且已经基本掌握了的语法知识点,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尝试应用。

在讲解“定语从句”这个语法知识点时,笔者吸取第一轮知识点过多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过重的教训,在确保学生掌握定语从句主要构成如“先行词(名词、代词)+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前提下,具体讲解关系代词有哪些,如何分类及运用,随后再介绍关系副词。最后,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定语从句”的基本构成。并且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依旧是10道选择题,10道填空题。

第二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并能运用主要且常用的八种思维导图。例如从模仿老师的思维导图过渡到运用新的思维导图呈现语法知识点,运用树状图、泡泡图来呈现定语从句的知识点。相比第一轮行动研究,第二轮研究过程中,学生呈现得更为具体化,导图形式也相对多元化。由于本次语法知识点是逐个讲解,笔者在确保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前提下,再进行下一个部分讲解。因此,学生大体上能够掌握“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从表二可以看出,S1错4个,正确16个;S2错5个,正确15个。这说明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基本掌握了教师所教授的语法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

然而,在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笔者介绍了八种主要的思维导图,由于授课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掌握程度有限。虽然用简单且已经掌握的简单语法对学生思维导图的掌握运用程度进行了测验,但是实际课堂上所教授的语法知识点是偏复杂的。因为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法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一致,再加之学生短期内不能完全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所以当学生想尝试跟教师不一样的思维导图来描述语法知识点时,往往顾此失彼。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知识点遗漏和思维导图逻辑混乱。其次,与第一轮研究相比,第二轮研究的语法知识点偏难,另外笔者在课堂上过于关注思维导图的运用,而忽视根本的语法教学,以至于举例过少,使得学生对于关系代词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同时,笔者通过课后访谈还了解到,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存在盲区,简单地认为思维导图和绘画没有区别。随着语法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学生一方面受限于学习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受限于思维导图掌握程度,很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完整的语法知识点,结果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于语法的复习是一个障碍。笔者经过认真反思后在第三轮行动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根本性解决。

4. 第三轮行动方案、过程、结果和反思

针对第二轮行动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进行反思改进了第三轮思维导图进行语法复习教学的行动研究方案。首先,采取难易程度各异且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语法知识点,训练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在确保学生对八种主要思维导图熟练运用的前提下,再讲解所要复习的语法知识点。其次,通过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不再本末倒置,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复习语法的过程中,把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到位,并鼓励学生在能够基本复原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进行语法点的再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了更好地以思维导图来复习语法知识点,引导学生在同一个语法知识点上,采取不同的思维导图。例如:在第三轮行动研究中,笔者所讲解的语法知识点为介词at、in、on的时空问题。由于介词on的使用情况较多,笔者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辅助学生采取括号图和气泡图两种思维导图。最后,在学生完成语法知识点思维导图再现后,完成配套的10个填空题和10道选择题。

第三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完全掌握八种主要思维导图运用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语法知识点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笔者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到,学生基本学会了运用不同思维导图各自的优势来再现需要复习的语法知识点。学生不再认为思维导图复习语法是没有意义的,反而能够意识到思维导图对于语法知识点的复习是必要的。从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配套练习题的准确率均在80%以上。同时,学生希望老师分析各自的思维导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有些效果好的思维导图,要指出优点所在,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老师对每次配套的练习题进行详细讲解,必要的时候可以拓宽知识点,引入at/in/on固定动词常用搭配,例如:arrive at,arrive in,give in,put on等。

对于第三轮的研究结果,笔者经过反思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一定要在学生熟悉思维导图运用的前提下,再讲解语法知识点。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八种思维导图各自的优势,学会选择最合适的思维导图来复习语法。第三,点评学生的思维导图,对于配套的练习题要进行讲解,在必要时,拓展所复习的语法知识点。

表2 学生三轮对错情况对比

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教学可以发现,S1和S2之间的语法点掌握程度差距越来越小。并且在语法点掌握程度上,S2比S1进步明显。但是,在第一个语法知识点中,S1和S2的正确率还是偏低,错误率分别高达40%和50%,这与第一轮行动研究开展,学生不熟悉思维导图的运用有一定的关系。在随后加强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学生题目错误比例均在25%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思维导图对于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是有效的。同时,在课后访谈中,S1反映将思维导图也运用到了历史的学习中,这说明了笔者引入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能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点的掌握,这也算是本次行动研究的意外收获。

五、结束语

在将近一个半月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一共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了三轮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点的复习。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知识点;在每一轮行动研究后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反思,不断改进研究过程。每轮研究后笔者通过练习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以改进下一轮的思维导图教学。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发现,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语法知识点,将所学语法知识点系统化,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由此证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复习过程中的应用是切实有效的。但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能不断学习和增强研究与创新意识,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策略来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启发学生探究归纳和形成语法学习策略和复习的习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知识构建的组织者。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语法导图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跟踪导练(二)4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参考答案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