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0-06-09卢志红
卢志红
(通许县中医院 介入科,河南 开封 4754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近些年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心导管技术快速疏导狭窄、栓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但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已经停止,许多患者治疗依从性会随着院外时间不断延长而降低,进而出现停用药物等不遵医嘱行为,影响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因此,加强院外干预对行PCI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十分重要。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院外生活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A、B两组,各60例。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9~71岁,平均(60.31±2.66)岁。B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1~73岁,平均(60.18±2.59)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具备PCI术指征且手术成功;(2)首次接受PCI术;(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80岁;(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3)脑卒中病史;(4)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5)恶性肿瘤;(6)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
1.3 护理方法A组出院时告知其用药方法、日常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院外不再额外接受护理干预。B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1名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任小组指导老师,由护士长向小组成员介绍延续性护理内容和方法,由指导老师向小组成员介绍PCI术后康复相关知识,所有护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才可进行护理操作。(2)划分责任名单。根据纳入研究对象数量以及小组成员数量平均划分责任名单,每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自己责任名单上患者随访记录以及问题解答。(3)加强电话随访。术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之后逐渐降低随访频率,主要了解患者近期恢复情况,并及时解答患者疑惑。(4)家庭随访。每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与患者面对面沟通,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保持良好作息的必要性,纠正患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向其展示恢复正常生活的病例,缓解其心理压力。(5)建立微信群。定期向群内分享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相关知识,并推送相关文章和视频,叮嘱患者积极阅读和观看。(6)定期举办团体活动。加强不同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积极分享自身经验,并由专职医生现场解答患者疑问。护理干预共持续3个月。
1.4 观察指标(1)使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2)使用医院自拟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从康复运动、均衡饮食、作息规律、按时服药4个维度评估患者遵医行为,每个维度2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遵医嘱;(3)统计两组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
2 结果
2.1 SF-36评分B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2 遵医行为评分B组护理期间各种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分)
2.3 MACE发生率B组术后3个月内MACE发生率(5.00%)低于A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内MACE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自1977年首例PCI术成功以后,PCI技术在快速发展,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重症的常用手段[2]。但PCI术并不能完全、彻底治愈心血管疾病,受到术后用药规律、心理因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运动行为、血糖和血压以及体质量控制情况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3]。因此,加强患者PCI术后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十分必要。但在传统护理模式下,患者出院时护理干预随之中断,故许多患者会随着院外时间不断延长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出现不遵医嘱、擅自停药行为,最终导致病情复发,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4]。
本研究探讨了延续性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PCI术后院外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这可能与两组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有关。但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B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更高,这提示延续性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B组护理干预期间遵医行为评分高于A组,术后3个月内MACE发生率较低。这与傅拥军等[5]研究结果一致,延续性护理对改善患者PCI术后预后具有较好的作用。延续性护理是近些年备受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工作核心是通过持续、合理、有效的院外干预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院外不良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PCI术后院外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降低疾病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