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0-06-09黄海珅张亚楠
黄海珅 张亚楠 仲 青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16)
近年来,各种影像学技术发展日渐成熟,CT 血管成像和DSA 等均被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1-2]。DSA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金标准已经广泛用于心血管诊断中,但目前针对DSA 在冠脉介入治疗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对于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DSA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 年9 月至2018年9 月在我院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78 例患者资料。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症状;②患者病情发作出现显著心电图缺血变化;③患者意识清楚,可以正常进行交流;④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①患者肝肾等重要器官患病;②并发血液系统或者免疫系统异常疾病;③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④近期颅内存在出血或者感染史患者;⑤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或者不能进行正常交流患者。所有患者男95 例,女83 例;年龄26~63 岁,平均(48.42±5.33)岁;病程2~13 年,平均(5.13±1.37)年;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分别32 例和49 例,心绞痛39 例,不稳定心绞痛58 例。
1.2 方法: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使用型号为AlluraFA20 平板DSA 进行检查,相关参数设置管电流和电压分别为1250mA 和125kV,采像速率和成像矩阵分别为30 帧/s 和2048×2048。选取患者桡或者股动脉进行穿刺操作,随后进行选择性DSA 造影,使用造影导管将剂量为350mg/mL 碘普罗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进行造影,造影剂量使用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患者通过DSA 灌注技术进行检查,获取病变冠状动脉部位高质清楚图像,应用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投影情况将C 臂调节到最合适角度。采集旋转图像后将图像上传至图像分析处理站,随后进行三维重建以便从多角度观察血管病变情况。采用合适方式对病变血管进行准确测定。治疗完成后半年患者再次接受DSA 检查,检查内容同治疗前。
1.3 观察指标:分析冠脉检查情况,比较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冠状动脉情况,冠脉狭窄情况。
1.4 冠状狭窄程度评价标准:依据美国心脏学会对于冠状动脉分段评价方式对冠脉进行分段,冠脉狭窄程度评价使用血管直径测定技术:狭窄度[3]=(狭窄部分近心端未病变血管直径-狭窄部位直径)/狭窄部分近心端未病变血管直径×100%。狭窄程度:重度狭窄:血管狭窄度超过75%;中度狭窄:血管狭窄度为50%~75%;轻度狭窄:血管狭窄度低于50%。中重度狭窄率=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率。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 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检查情况分析:178 例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分别104 例和74 例,检测发现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分别65 例和104 例,多支病变中双支和三支病变各59 例和45 例,同时还发现完全阻塞性病变9 例。冠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203 枚,人均置入支架(1.14±0.73)枚。
2.2 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冠状动脉情况比较:治疗后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最小直径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病变冠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冠状动脉情况比较 (±s)
表1 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冠状动脉情况比较 (±s)
最小直径(mm)治疗前 71.36±10.32 86.77±8.65 23.75±4.32 0.83±0.22治疗后 11.52±2.53 19.53±4.33 23.35±4.25 2.84±0.64 t 值 124.26 138.23 -1.24 -62.36 P 值 <0.05 <0.05 >0.05 <0.05指标 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病变长度(mm)
2.3 治疗前后冠脉狭窄情况比较:治疗后冠脉中重度狭窄(31.18%)显著低于治疗前(38.76%),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冠脉狭窄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冠脉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治疗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且病人易接受等优点[4]。DSA 作为临床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有创技术已成为诊断该类疾病“金标准”,其可以用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动脉粥样病变情况,可以为冠心病或者冠状动脉类病变以及介入治疗提供相关影像学依据[5]。DSA 诊断冠状动脉类疾病具有图像质量好、图像分辨率佳、诊断快速等特点,可以清楚显示患者冠状动脉血管主干支与分支情况,对于冠脉病变情况和形态特点诊断效率较好[6]。
临床上对于冠状动脉类疾病检测还可以使用超声、CT 以及MRA 等检测方式,这些检测方式容易受到检测人员技术、仪器和技术原理等方式影响,造成检查结果不一,容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DSA 检测主要通过将造影剂注入病变冠状动脉,按照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特点采集其对冠状动脉影响,随后获取图像使用数字剪影技术处理以得到最终图像,依据图像分析病变冠状动脉信息情况。本研究中使用DSA 检查患者介入治疗前病情,结果发现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分别为65 例和104 例,多支病变中双支和三支病变各59 例和45 例,同时还发现完全阻塞性病变9 例。
薛伟可等[7]研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使用DSA 检查,清楚显示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和最小直径变化,提示DSA 确实可以用于介入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本研究中治疗后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显著低于治疗前,最小直径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冠脉中重度狭窄(31.18%)显著低于治疗前(38.76%),提示介入治疗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而DSA 可以用于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DSA 技术使用X 线进行检测,不需要通过影像链叠加进行探测,避免信号出现缺失,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图像信噪比,提高影像质量[8]。DSA 检测使用特殊图像技术,抑制黑化度,加大背景和对比剂对比度,提高对于充盈血管检测能力,获取高清晰、高分辨率图像,有利于对治疗前后冠脉情况诊断。
综上所述,DSA 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病变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