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出太极的韵味
2020-06-09王平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传统体育指导教师编辑易可
文/王平(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传统体育指导教师)编辑/易可
能力强且进步快的太极学员会有这样的疑问:习练太极拳怎样才能既打得好看又有魅力?这是关于太极拳演练水平的问题,问题核心就是怎样才能练出太极的神韵。形体动作舒展大方、潇洒美观,既有观赏性,又有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作用。它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二是学员的努力和悟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练太极拳要体现出太极拳的特点,练出太极的韵味,练出太极的精气神,表现出太极文化和风格。需要从两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是动作要规范正确,武术基础好;二是既要有天赋、也要有悟性,也就是说是练太极拳的好材料。
大多数学练太极拳的人缺乏武术基本功,身体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肢体协调性也比较差,在短期内要达到较高的水平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在社会实践中证明了一点,起步时年龄较轻,如年龄在40—50岁,经过规范学习,科学训练,经过几年(一般需要5年以上)坚持不懈的练习,达到较高的演练水平是有希望的。
太极拳套路演练总的要求是:中正安舒,松柔轻灵,连贯圆活,虚实分明,周身协调。在练习中,第一步要达到动作规范。领会动作要领、技术规定,清楚动作意义。教师上课时,对所教的内容要讲解清楚、准确、细致、规范,难点重点要特别强调。做示范时,分解动作的方向、角度、运行路线、劲力要清晰和规范。教师边讲边示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不能马虎,不能一带而过,更不能简化。这一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既要细说又要演示,还要重复演示。一般新课至少需要连续示范五遍,再练习三遍,对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导后再练两到三遍。阶段复习时依旧重点讲解存在的问题和纠正方法。学员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看得清楚,掌握难点重点,反复习练,逐步熟悉成型巩固。只有先达到熟悉动作和套路,才能进一步提出高要求。例如吴氏太极拳有着自身特点,身型身法、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与其他流派太极拳不同,吴式太极拳四十五式竞赛套路要求:身型斜中寓正,讲究弓腿重心偏向前腿;步型要突出川字型;手型强调虎口张圆,大拇指上竖。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讲解和示范吴氏太极拳的特点,比较和其他太极拳的不同,重点掌握动作要领和特征。学员在学练过程中要明白怎样做才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习练中有哪些问题要注意,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步,当套路熟练了,就要在演练水平上下功夫。也就是塑形的问题。太极拳演练要体现出太极的精神、气质、体格、品性,综合起来就是要练出太极的精气神、太极神韵、太极风范。习练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科学的练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练习。一是在套路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每式的内涵,增强练拳的气势、自信、专注,除了身法的要求之外,主要强调眼法的重要性。精气神除了身法的要求外,主要表现在眼神上,即眼法。演练时,眼神要随着动作快慢、动作的内涵、动作要领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眼法体现出演练者的精神面貌、风格特点、演练水平。二是,演练节奏。即虚实、快慢、松紧、张弛等。不管什么样的套路,演练中要富有节奏的变化,才能表现出太极拳的韵味。达到这一步,关键一个字“悟”,即“认真地练”。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悟”,悟在任何学习中都有要求。“悟”,就是思考分析,明道理,找问题。王宗岳先辈在《太极拳论》中要求:“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从中可以看出“悟”的重要性。边学边“悟”,边“悟”边练,练“悟”结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高标准、高要求练习,才能逐步提高习练水平,达到舒展大方、潇洒美观。虽然大多数人习练太极拳不是为了比赛、表演,主要是喜爱太极拳这项运动,但只有寒暑不间,坚持习练才能达到常人未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