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动下的传播渠道变迁:卫星互联网与5G
2020-06-08王枢
王枢
摘要: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播渠道的变迁。对于媒体行业而言,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带来的不仅是对原有传播渠道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本文将从当前备受关注的卫星互联网与5G技术入手,比较两者在技术原理与部署成本两方面的差异,了解并把握渠道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广电行业角度出发,探讨广电行业与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渠道 技术卫星互联网 5G
一、卫星互联网与5G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
电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广播电视,数字技术为互联网的诞生打下了基础,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迭代则为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今,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数据的传输速率和传输速度实现了质的突破,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物联网的想象,与此同时,近地卫星发射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得卫星互联网这一曾经的构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以5G和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技术正在重塑着传播渠道,分析两种技术的实现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具体的应用场景。
(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早期的2G、3G和4G移动网络一样,5G网络的本质是一种数字蜂窝网络,在这种网络中,供应商覆盖的服务区域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蜂窝的小地理区域。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模拟信号在手机中被数字化,由模数转换器转换并作为比特流传输。蜂窝中的所有5G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电波与蜂窝中的本地天线阵和低功率自动收发器(发射机和接收机)进行通信。收发器从公共频率池分配频道,这些频道在地理上分离的蜂窝中可以重复使用。本地天线通过高带宽光纤或无线回程连接与电话网络和互联网连接。与现有的手机一样,当用户从一个蜂窝移动到另一个蜂窝时,他们的移动设备将自动“切换”到新蜂窝中的频道。
目前无线网络传输中包含了很多的协议,根据覆盖距离的不同,无线网络可以分成近场网络(Proximity),个域网(WPAN),局域网(WLAN)以及广域网(WWAN),其中近场大概是10米左右的范围,个域网为100米左右的场景,而基于数字蜂窝网络的5G属于广域网(WWAN),即支持在100km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其主要基于的也是移动通信协议。
在通信协议目标方面,5G协议的目标可以分成3个场景:EMBB、URLLC和MMTC。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这一应用场景比较贴近于终端用户侧,致力于满足人们对日益数字化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专注于对带宽有高要求的服务,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5G理论峰值速率最高能够到10Gbps,一般情况下,用户实际使用速率在1Gbps左右。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这一类技术的应用是偏向于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旨在满足进一步发展的数字社会的需求,并专注于对连接密度有高要求的服务,如智慧城市和智慧农业。其应用的主要对象是各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一般都是有周期性的反馈信息的,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
URLLC(Ultra-realiable and Low-lantency Communications):這一类应用场景主要是满足数字行业的需求,并专注于对延迟敏感的服务,这里的对延迟敏感是相比传统的语音业务还要敏感,比如说无人车控制,无人机控制等。[1]
(二)卫星宽带互联网
卫星通信技术(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技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涵盖了卫星制造、卫星(火箭)发射、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制造等主要方面。
卫星宽带互联网的产生,主要是得益于近几年来近地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使得众多科技公司开始将构建卫星互联网的计划纳入未来发展规划中。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科技公司宣布了各自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以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布局卫星互联网的科技公司:
在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方面,如果用户需要通过卫星互联网访问一个网站,数据的传输过程是:数据中心—核心网—地面基站—近地通信卫星—星间传输—近地通信卫星—用户接收终端。
对比5G和卫星互联网技术不难发现,高可靠、低延时是5G网络的重要特性,在此1ms低时延的基础上才有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高可靠级别应用场景。而卫星互联网的低轨道卫星,以Starlink为例,地—空—地所需传输时间约为3.6ms,如果加上服务器/卫星转发延时,则延迟更高。在 SpaceX 早期公布 Starlink 计划时曾提出网络延迟大概在 20ms-35ms 之间,这个延时接近现有4G网络(10~20ms),可实现实时通信和网络游戏等场景,但无法替代5G。[2]
但同时,卫星互联网由于能提供无远弗届的覆盖能力,意味着卫星互联网有着巨大的市场,其能够在地面网络未覆盖及人群密度较低的农村、高原、海洋等偏远区域,虽然建设卫星互联网的门槛高,但单个卫星覆盖的面积更大,用户数量更多。
二、大规模网络部署的成本
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外,传播技术是否能够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对当前传播渠道产生实质性的改变,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和部署该项技术的经济成本。只有同时具备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传播技术才能被广泛应用于传播实践中,并产生积极影响。
(一)5G网络的部署成本
在5G网络部署成本方面,以中国为例,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5G商用化部署进程已初步成型。在今年4月份刚刚出炉的《中国移动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结果》中可以看到,中国移动的总采购规模超过23万个5G基站,371亿预算。中标份额排名如下:
从中国移动的采购结果来看,单位5G单站采购价格约在13万元至16万元之间。根据各厂家份额比例和报价估算,平均每个5G基站的采购价格约为16万元。然而这些还只是5G基站的成本,5G网络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除了基站还有传输、核心网等设备,而除了设备采购,建设过程中还涉及设计、安装、优化等费用。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2020年5G部署计划,中国移动计划2020年建设25万个5G基站,5G相关投资约1000亿元;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同样计划2020年共建25万个5G基站,5G投资分别约为453亿元和350亿元。那么要部署一套覆盖全国的完整5G网络,究竟需要多少基站?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当前4G网络的部署情况来得出结论。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4G基站总数为544万个,如果按照4G网络的规模来部署5G网络,部署一套完整的5G网络的基站成本就将达到8千亿人民币左右。
(二)近地卫星发射成本
在卫星互联网构建方面,由于国内还并未有公司进行大规模的近地卫星发射构建卫星互联网,因此在这里选取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Space X公司为例对卫星发射成本进行估算。下图为Space X 的Starlink计划近三个月来发射卫星的统计:
截止2020年11月,Space X 已经为 Starlink计划总计发射了15次近840颗卫星。根据Sapce X 公布的数据来看,其在2020年1月SpaceX发射60颗卫星的总成本约为3500多万美元,平均下来,每个重达260公斤的卫星发射成本在60万美元左右,每公斤发射成本只有2300美元。[3]
目前Space X 猎鹰9的发射价格对外是6200万美元,但是其他的火箭可能一发要上亿美元;SpaceX一次发射火箭可以装60颗卫星,而在传统的方式下只能装30颗,甚至更少。此外,在2019年12月份一次媒体采访中,Space X创始人埃马斯克透露称一颗卫星的造价已经低于50万美元。
来自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一项分析也显示,如果每个Starlink的成卫星的制造本已经远远低于50万美元,猎鹰9号火箭的内部每次发射成本不超过6000万美元,那么SpaceX首批发射1.2万颗卫星的预计总成本投入将会控制在埃隆·马斯克所设想的300亿美元左右。
乍看之下卫星互联网的部署成本似乎要比5G网络部署低,但需要明确的是,卫星互联网的整体架构还包括地面接收基站的建设以及接受设备的制造和一系列的运营维护费用等等,而且Starlink计划是建造一个覆盖全世界的卫星网络体系,其发射卫星的数量决定了其后期进行维护成本的巨大。此外,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Space X一家公司能够实现低成本的近地卫星发射,在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垄断。
在我国,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也都分别在2018年提出了建设300余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计划——“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如果能够把单位卫星发射和制造成本降低到与SpaceX 相同水平,那么建设卫星互联网的成本将低于5G网络的部署。
三、广播电视行业的机遇
无论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看作对当前传播渠道的一种革命。对于传统的广电媒体行业而言,面临着当前有线电视用户被大量的IPTV、OTT 产品分流,传统渠道优势不断被消解的困境,积极寻求与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的合作或许是一条不错的转型路径。
(一)广电+5G
随着全国有线电视整合一张网的相关政策颁布与实施,广播电视行业再一次迎来了对未来转型路径的探讨。在众多的声音中,呼声最高也最有可操作性的就是广电+5G战略。具体来讲,就是广电可以利用自身独有的700MHz的5G牌照(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此牌照的运营主体),将传统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成5G网络。
上文已经提到过,5G网络要实现运营,一般都需要有特定的传输频谱,而700MHz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佳传输频段,其覆盖能力是电信运营商网络覆盖能力的三倍。按照设备商的说法,700MHz没有采用Massive MIMO等技术,成本和能耗相对较低,因此能够极大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轻装上阵。据中兴通讯5G产品规划总工胡凯伟称,利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700MHz频段进行5G网络建设,全国大概只需要建设40多万700MHz的基站即可实现全国覆盖,相比三大运营商计划建设覆盖全国的百万基站而言,大大降低了网络部署成本。
除了部署网络成本低,广电行业布局5G网络还有着强大的业务优势,传统广电公司自身在整个信息传播生态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运营商仅仅扮演管道提供者的角色,他们还是整个生态中重要的内容提供应商,许多广电公司背靠传统电视台拥有着强大的内容生产团队和内容生产牌照,这些内容无疑也为将来广电5G业务提供不可或缺的竞争力。
(二)广电+卫星互联网
对于正处在发展当中的卫星互联网而言,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暂时还没有私人公司或企业能够实现卫星的制造与发射,布局卫星互联网看上去似乎与广电行业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这并不意味着广电行业不能与国内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地面业务的合作。
上文已经提到,国内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已经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卫星互联网构建计划,将在未来发射数百颗卫星到近地轨道。广电行业或许并不具备直接参与卫星的制造和发射的能力,但是对于地面接收基站和传输网络的部署还是具备一定的渗透力。未来的广电行业或许可以通过与国内这些卫星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利用自身在各地区的地面基站建设和铺设网络的优势,参与到卫星互联网体系的建设中。
总之,无论是参与5G网络还是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处在融合转型过程中的广电行业在面对新兴的信息传播技术时都应该秉承着积极尝试的态度,尤其是在全国一张网战略有了实质性进展的当下,更应该尝试应用新技术来重建广电行业的连接能力,利用新技术拓展全新业务场景,增强现有的用户粘性,挽回已经流失的有线电视用户,重塑广电行业在国内信息传播生态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注释:
[1] 徐方鑫. 5G 技术和 WiFi 有什么本質上的区别?[EB/OL].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50432
[2 ]奇因《卫星互联网真能替代5G?》[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29/23/32850188_909321899.shtml
[3] Elon Musk touts low cost to insure SpaceX rockets as edge over competitors [EB/OL]https://www.cnbc.com/2020/04/16/elon-musk-spacex-falcon-9-rocket-over-a-million-dollars-less-to-insure.html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