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思维”的力量,触摸“语言”的灵魂

2020-06-08李佳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思维能力幼儿

李佳佳

摘  要:思维能力在幼儿成长时期,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以及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幼儿阶段也是幼儿语言启蒙阶段,幼儿从一开始的模仿语言到后来的独立自主思考及组织语言,就是思维能力逐步发展的体现。在语言活动中开展思维能力训练,设置不同难度和主题的语言模块,能够逐步提升幼儿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思维能力;语言活动;策略

引言:

思维能力是反映人独立自主思考和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它体现在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有多种表达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曾将个体早年的智能分为七种智能。第一种智能是语言智能。加德纳教授提出:口头语言的运用,在人类社会中有突出的重要性,言语的运用,使人能彼此交流,互相理解,还能说服别人;作为智慧的工具,能帮助记忆,还有解释自己活动的潜力和用语言反省语言的能力等等。锻炼幼儿思维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强化其语言能力,有些时候这两者相辅相成。虽然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受到年龄和成熟因素的制约,然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语言活动中适当的训练,让幼儿在思维方面可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的一般原则,在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时,需要科学设计语言环节。

一、灵活运用问答技巧,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提问不仅对幼儿的学习与思维训练有帮助,对于教师的帮助也是功不可没的。通过提问可以知道自己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跟幼儿的能力水平是否匹配。对于幼儿的思维培养,教师在提问这件事上,要有三个转变:

(一)从封闭式提问向开放式提问的转变

开放式提问的优势非常多,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语言的活动当中,我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伤心呢?如果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可能就会这样提出问题:他这样做对不对,是为了什么呢?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幼儿们是非常喜欢这样的问题的。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当中的体验代入到故事的角色当中。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他们开口的能力。

(二)从回应的即时性走向延缓性

我觉得老师应该在幼儿回答问题之后不要急于给他赞许,而是给以模糊的态度。尽管幼儿在回答问题之后会深切地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但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向全体的幼儿提问,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比如:“是这样吗?还有谁也愿意说说?你们觉得怎么样?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更多的幼儿们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避免大家回答一个相同的答案。

(三)从提问的单向性走向双向性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言活动的方式,是老师在文学作品中画主题,画重点并对幼儿进行提问。而一方面需要幼儿去学习句型和生词。另一方面也需要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会通过弱化结果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断地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这样一来,最有效的一个督促幼儿学习探索的途径便是使用双向提问的方式。

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要拒绝单一的复述形式

从复述形式来看,传统的复述形式更接近于照本宣科,让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于故事的原文重复。而多种复述形式则更加灵活多变,甚至每一次都不相同。不同的复述形式的结果也大不相同,有别于传统的、机械的、低效的学习效果,多种复述形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和语句,还可以培养幼儿创新的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勇于对词句进行替换

我会鼓励幼儿在我的教学当中勇于去增加或減少原文的词句和段落,并且鼓励他们勇于去替换掉原有的词汇,当然,一切在尽可能保留原文大意的情况下进行。比如我会去提出一些要求——和故事当中的这个词一样意思的还有什么?这句话你还有其他的说法吗?等等。如,在讲述活动《大鳄鱼》中,幼儿将大鳄鱼灰溜溜地逃走了改成大鳄鱼垂头丧气地溜走了、大鳄鱼狼狈的逃走了等,原意没有改变,但表达更加生动了。

(二)敢做小老师叙述故事

这种方法指鼓励幼儿把幼儿园之外学习到的故事,带到班级集体中进行复述,复述之后向幼儿提问并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问题。让他们找到自己扮演小老师的感觉和乐趣,去培养他们的自信。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让幼儿去扮演一个小老师的角色,首先会激发幼儿去充分准备他的问题,从而保证在双向提问的过程当中自己能有更多的掌控权。

三、角色带入激发幼儿思考力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一次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为幼儿发挥想象力提供了一个样本。幼儿在教学活动之后,可以使用各种道具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幼儿可以在情景表演的过程当中,对文中不合理的不喜欢的段落进行创造性的重新诠释,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过往的经验,从而在这个新的作品刻画的过程当中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在文学作品教学的结束部分,幼儿可以乐此不疲地像做游戏一样地从事情境表演,每一位幼儿都处在表演情境中,也不会有幼儿表现出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的样子。幼儿可以借用情境表演来实践过去没有机会实践的语言,也避免了只能在教学中掌握简单语句的窘境。在表演过程中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以及各种因素,并将他们结合起来,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意思,并用他已经掌握的语言来处理问题。例如在《小熊去郊游》中,还有幼儿表演河流,把丝巾(道具)放在地板上抖动,并唱:“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河流……”幼儿的创意令我吃惊,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角色,他们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对角色的挖掘和塑造之后,他们赋予角色情感,赋予角色性格,甚至也赋予了角色一个崭新的语言风格。如此既能够满足幼儿的情感空缺,勇于去改变创造,对作品的复述产生乐趣。

结束语:

在有关幼儿的语言活动中,鼓励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正确地引导激发幼儿们深入思考语言表达主题和方式,对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40.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思维能力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交际法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