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2020-06-08马丽飞
马丽飞
摘 要:教学切入点,是教师着手进入教学过程的开始,也是学生开始一篇文章学习的起点。它的重要性决定了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实践认知启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寻找发现合适教学的切入点:学生学情、文本独特性、文章共性。由不同的方式最终达到学生学到知识,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切入点;学生学情;文本独特性;文章共性
教学切入点,在我理解,是教学开始的地方,是教师着手进入教学过程的开始,也是学生开始一篇文章学习的起点。既然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寻找这样一个突破口并由它步步深入呢?教学实践形成的认知启示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学生学情。学情是反映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最好体现,也是教师确定教学切入点的基本依据,充分了解学情才能知悉学生既有水平,他们对哪些知识是熟悉的,有哪些观点是一目了然的,有哪些语句对他们来说是艰涩难懂的,作者的哪种情感是学生无法读出的,哪些细节是学生容易忽略的等多个方面。只有先准确了解学情才能开展下一步教学工作,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时才会有明确的抓手和目标。
我们以必修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为例。通过课前的学情了解发现,学生不熟悉的恰恰是传主屈原。屈原生活的时代,屈原的家族背景等基本情况学生都是模糊的,而这些又是对学习这篇传记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学习一篇传记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感受传主的深沉情感,体会传主的精神魅力。而学生往往对充满故事的屈原是非常感兴趣的,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寻找到一个符合学情的教学切入点。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尝试补充介绍有关屈原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带领学生从文中梳理出屈原一生的轨迹。从他的人生轨迹入手,他的悲喜一生也逐渐清晰,他的高尚品性、不屈精神也在对其一生的轨迹图中熠熠生辉。基于学情的切入点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文言文总是先言后文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体悟的方面。
二、文本的独特性。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说到一种观点——一篇散文一定有其独特之处,这是这篇散文与其他散文的区别,是它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也许我们可以将这种观点由散文迁移到其他文学体裁,任何一个文本有其“闪光点”。寻找到文本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考验文本解读能力的。寻找一篇文章的切入点时不能忽略了文章的独特性。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写人叙事散文,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是晦涩,甚至一些语句的组合方式也与现在多有不同。但鲁迅先生不是故意用诘屈骜牙的字词句式难为大家,而是想借此表现他内心曲折复杂的情感。基于此,我们就应明白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鲁迅先生借用看似晦涩之词用以表现他对现实无言可说之冷和对青年刘和珍赞美讴歌之热的冰火两重天的情感体验。那么,分析至此我们就可以把“鲁迅先生眼中的刘和珍君”作为本课切入点,时刻依據鲁迅先生情感把握文章脉络。这样也许学生不再仅仅认为语言是晦涩的,也能深入文本体会先生复杂的情感。
三、同类文章的共性。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性,一类文章也有一类文章的共同之处。对于同类文章,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以上面提到的课文为例,《屈原列传》是文言文,《记念刘和珍君》是散文,再加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三篇课文三种文体。仔细阅读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写人。《屈原列传》是人的传记,应重点关注传主;《记念刘和珍君》是写人叙事散文,重在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小说,小说更要透过人物来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分析三篇不同文本文章,我们发现它们都涉及到人,那我们就可以从“人”入手尝试寻找教学切入点。
《屈原列传》中除了传主之外还写了哪些人?这些人可以分成几类?引导学生从文章第十一段寻找人物分类,然后将文中出现的楚王、靳尚、渔夫各自分类,便得出屈原、渔夫、众人等三种人物形象,再由此进入对每一类人物的讨论认识中,在对比中深入了解屈原区别于众人皆醉的独醒及崇高理想无法实现的落寞,以及为保持高尚情操以死明志的悲哀。而《记念刘和珍君》和《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可从这方面入手,比如围绕在刘和珍身边的有哪些人?有良师益友,也有豺狼虎豹。《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数叶人、画叶人,都可以从“人”入手,成为打开教学的突破口。当然这种共性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只有认真研读才会发现。但一旦找到就会让一类文章变得清晰透明,教学也变得简洁不简单。
教学切入点有很多种,寻找切入点的方法也多样,寻找到切入点远远不够,我们最终要追求的是开掘文本并让学生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深厚意蕴。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