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担当

2020-06-08邓艳葵刘绍英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

邓艳葵 刘绍英

[摘 要]文章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建成了网络数据中心、云教室系统、数字化资源制作中心、教学与管理平台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了终身教育“立交桥”,开展了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活动,彰显了广播电视大学在构建和发展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时代担当、能力担当与实践担当。

[关键词]大数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终身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2-0005-09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广播电视大学秉承“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的办学理念,经过 40年的办学积累与沉淀,形成了遍布城乡的独特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办学网络优势,成为了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军。那么,在大数据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彰显在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担当呢?文章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担当。

一、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形成遍布广西城乡的独特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办学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9年,是一所以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为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办学40年来,开展了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终身教育,建成了网络数据中心、云教室系统、数字化资源制作中心、教学与管理服务平台等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遍布广西城乡的独特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办学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从办学初心到办学过程,都强调“公众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时间的开放和方式的开放”,从借以广播电视技术为主要手段到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支撑,都一直在为一切有意愿、有能力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条件。学校建设了教学管理、在线学习、科研管理、教学办公等平台,形成了独特的远程教育办学优势,彰显了终身教育全民性担当。

(一)规模优势

1.拥有服务全区全民数字化学习的各类平台

为实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与岗位培训的有效开展,学校统筹继续教育资源,搭建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技术特征的“一库多网”的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区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

2.积累了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依托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全媒体、数字化、多终端、多交互、立体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办学40年来,共开设理、工、经、法、医等9个学科100多个本、专科专业,积累了近千门数字化学习课程,与12所国内985或211重点高校机构合作开设网络教育40多个专业,共享重点院校近800门优质的网络教学课程,整合了知网、超星、博看等数据库的100多万册电子图书,4000多种电子期刊、杂志,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学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构建广西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内容支撑。

3.积淀了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实践经验及办学数据

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依托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覆盖全区的各级办学网络,先后开展了开放教育本科专科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种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主动与机关、单位、行业企业对接,面向特定群体实施专项人才培养项目。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各级各类学历人才逾40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多万人次,服务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类人群上百万人次,积淀了丰富的全民数字化终身教育实践经验及办学数据。

(二)技术优势

学校搭建的一体化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数据挖掘与预测分析,对学习者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诊断并评估,生成智能可视化报表及预测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平台在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建模、分析、变现的生命周期中,基于虚拟化应用,采用BSI安全开发方法,通过分级的备份机制,确保底层数据的安全恢复;通过集群部署和横向扩展,制定大数据平台的集群规划,实施大数据平台部署;设计 Hadoop集群环境,构建管理节点和数据节点,整合Hadoop核心组件,提升系统负载能力,确保运行性能及扩展能力,从而建立了基于学习者、教师、管理者层次的分析模型,实现数据的增值和变现。

1.构建了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生态圈

按照“统一应用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标准”的设计原则,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优质的教育与学习资源,多平台互联、多终端接入、多功能集成,实现全过程学习、全过程教学、全过程服务、全过程管理,满足各类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在线互通,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存储和转换,为终身教育领域中的人、机构、组织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生态圈。

2.采用了成熟稳健的技术架构

平台采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软件规范,逻辑结构清晰,便于维护(见下页图1)。软件开发框架成熟,基础框架遵循GNU协议,如采用Java、PHP开发,采用Apache、MYSQL、ORACLE、CentOS、FreeBSD開源系统等,并借鉴Sakai、Moodle等学习系统。服务器采用云服务,支持不间断服务升级。

在研发流程中,引入了BSI (Build Security In DNA)安全开发流程,将各种安全实践内建到软件开发的各个关键节点之中,通过尽早引入安全实践以及快速获取安全反馈的方式,从问题的源头着手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数据库方面,通过每周的全量备份、每日的增量备份、实时的binlog备份,保障数据库在遭到破坏或意外损坏时,可以恢复(见图4)。

(三)服务优势

1.形成了覆盖广西城乡的四级服务体系

与普通高校不同,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有着独特的办学模式,即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一起,以国家开放大学为龙头的系统办学模式,从中央到省区、市、县各级办学系统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融合的教学信息网络、教学管理网络和办学组织网络的网络化格局。目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区共设立有14所市级和行業电大分校、80多个工作站和教学点,办学网络体系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全覆盖,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办学原则,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为构建广西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障。

2.具有专业的学习支持服务团队

学习支持服务是为学生提供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机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的支持服务总和,旨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办学40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广西电大总校为核心,以市级电大分校为依托,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落脚点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近1000人的服务团队,给学习者提供全面、充分的支持服务,为学习者克服各种学习障碍,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细致、周到、全面的服务。

3.具有适应终身教育的教师团队

形成了总校、分校、学习中心三位一体的700多人的服务于终身教育的教师团队,由办学体系内的专职教师及校外机构聘请的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学科分布科学、结构合理,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及开展教学、导学、学习支持等实践教学活动。

4.具有服务终身教育的实训和科研基地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广西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西中心等集实训、培训、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训和研究基地,为学习者提供实习或实训教学活动的场地;提供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和标准认证的支持;为专业技术发明、改造及其转化提供场所;为开展终身教育研究提供研究平台。

二、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为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提供大数据服务,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参考,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评价多样化、教育决策科学化

办学40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融合,按照“一库多网”开发理念建成了一批终身教育系统,积累了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终身教育大数据,随着办学定位的转变和服务对象的全民化,数据量还在持续增涨中,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可以为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提供大数据服务,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参考,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评价多样化、教育决策科学化。

(一)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网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网是学校开发的、面向新型产业工人、中小微企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残疾人等人群开展成人本科、专科学历教育的学习平台。该平台基于开源的EduSoho在线教育系统,结合云视频、教育转码ES-DTT技术、安全加密TLP2.0技术、视频指纹、视频伸缩存储等新技术,构建了一个拥有新闻资讯发布、活动组织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班级与小组管理、实践基地展示及宣传、交流互动、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平台。采用SSO用户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整合超星数字图书及博看电子期刊,实现各类子系统间一站式访问,形成了一个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智慧教学生态链(见图5)。

(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库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基于云分发服务,支持大规模视频并发访问,可伸缩存储各类型资源,支持巨大规模存储容量,具备“一库多网”架构,可以按专辑、文件夹以及学科分类管理,可以设定用户存储配额,资源可以授权外部应用,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微信、QQ、微博),可以在好友圈共享,设定开放访问或私有限制访问,同时支持多种文档编码解码,特有教学视频压缩传输,具有防盜链、防下载、水印等版权保护,自适应移动端界面和带宽(见图6)。

(三)广西社区教育网(桂知网)

广西社区教育网(桂知网)是在广西教育厅指导下,依托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搭建的公益性学习资源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构建“实践基地示范、课程学习培训、实地体验实践、网络视频学习、专家在线咨询、学员互动交流”的社区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提供在线学习、活动分享、学友交流、终身学习档案与学分认证等全方位、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云服务(见图7)。

(四)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能培训网

学校根据职业技能培训市场需求打造了一个开展干部培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能提升的在线培训平台(见图8)。

(五)学堂在线广西分中心

学堂在线广西分中心是学校与学堂在线合作运营的MOOC学习平台,学堂在线充分结合MOOC的优势和广西分中心平台的实际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中的课堂,转化成更碎片化、更适合在线学习的形式,移植到了互联网环境中,免费供全民学习。理论上,学习者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及时获得学习反馈,从而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提高当代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便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构建理想的在线授课和课程资源共享环境,为全区提供优质的慕课课程资源(见图9)。

(六)云教室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区12个地市建成了15间云教室。云教室是为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利用高清视频通信技术手段将实体教室和虚拟教室结合起来,具体包括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云端[2],是三位一体的教室[3]。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考试监控系统进行无缝融合,采用交互式电子显示屏进行内容呈现,并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可视信号的同步记录、传输,远端的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教学直播和点播(见下页图10)。云教室具有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4]。

三、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从技术架构、教学模式、运营层面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的融合创新

近几年来,学校从技术架构(搭建教学与管理平台)、教学模式(探索混合学习模式)、运营层面(试点线上线下结合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终身学习的融合创新,尝试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探索与实践。

(一)利用学习平台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实践

学校依托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新技术手段整合了各类学习平台,建成了具备用户现状描述、教学过程评价、学习行为干预和用户未来行为预测的广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办学40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型毕业生共计43万余名,其中开放教育21万名、成人高等教育9万名、中专教育3万名、网络教育10万名;实施广西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对接农民工技能岗位要求,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保证农民工学员学习便捷性,保证学习过程有记录、考试过程可监控,真正实现农民工在岗学习、在岗成才、在岗发展,圆梦大学;实施成人高等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成人高考政策框架下采取“文化综合知识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岗位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自主命题,单独组织考试,面向农民工、新型产业工人以及中小微企业员工招生,构建以行业(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线上与线下二元学习、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学历证书与非学历证书二元证书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2007年起,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共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网已累计招生7000多人,毕业6000多人,学生遍布全区14个市,为全区村两委干部学历提升作出了很大贡献。40年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学校为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率达到1.12个百分点以上,为促进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利用培训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是自治区级新型农民培养示范基地,建立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为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着力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充分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课程专业(方向),学校根据各地县域基本情况实施“校培+实训+跟踪服务”,推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满足农民创业就业多样化的需求:或送技术下乡,积极开设田间地头学校;或送科技下乡,一对一指导帮扶种养殖大户;或送政策下乡,积极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农业农村政策,富有成效地培养出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帮助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近两年来,先后为河池市南丹县、南宁市兴宁区、桂林市平乐县、梧州市万秀区等县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优秀村两委干部、扶贫干部培训等,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0000人次。

(三)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实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与全国终身教育发展同步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和平台,自治区教育厅依托学校成立服务全区的“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制定了《广西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 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等多个自治区级终身教育指导性文件,为全区终身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同时,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学术研讨、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协助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全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西社区教育网和其他合作网站,大力推广针对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基层党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网络学习模式,通过网络教学、网络专题活动、网络直播等手段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尤其利用每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契机,把全民终身学习推向高潮。近三年来每年全区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均达100万人次以上,且逐年提升,提升了全民终身学习的覆盖率和满意度。

四、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广播电视大学顺应时代发展之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努力实现办学转型

在新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强国,党和政府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5]。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再次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新要求。2019年10月30日,教育部职成司陈子季司长在“2019(第十八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中在谈到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时指出:“未来15年,随着数字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繼续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彰显。”[6]因此,作为继续教育高等学校的广播电视大学,要顺应时代发展之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尽快转型。一是为适应信息化时代,不断拓展新内涵,尽快转型为开放大学,以充分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主力军的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省城乡、四通八达、自成体系、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终身学习业务提供一体化新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和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和享受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四是面向国际强化远程教育服务与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国际化,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质量与世界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周个妹,邓孟红.基于云服务架构的云教室建设及共享应用模式探讨——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5(10).

[3]郎为民.大话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郭庚雄.高清视频在“云教室”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陈子季.“2019(第十八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主题报告:教育现代化与继续教育改革发展[R],2019-10-30.

[责任编辑 时锦雯]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