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路边小摊就是保中国经济生机

2020-06-08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工商户文明城市小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強总理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可谓意有所指,深刻触及了当下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

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以网店、街边小店、路边小摊为主要业态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疫情冲击中可谓最为脆弱,受损也最为严重。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它们创造了巨额GDP,吸纳了大量就业。它们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撑,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中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家,带动了3亿人就业。毫无疑问,小店之中乾坤大。小店活,则经济活、民生兴。发展小店经济、畅通“毛细血管”,仅靠宏观层面的支持还不够,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另一方面也要明确小店经济的发展瓶颈和痛点,从而实现精准发力。

最近有两个案例引起了各界关注。其一是国家对地摊经济的政策性包容。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今年3月,成都市为应对疫情冲击,也临时放开了地摊经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成都市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助力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98%。

另一个案例是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在前期帮扶商户的基础上,近日又宣布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推出了线上化运营、优惠贷款、供应链服务等六大举措;同时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仅5月首周,平台上小店的订单量相比2月首周就增长了28倍。

这两个案例说明,帮助各类小店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找准它们的发展痛点是关键。政策上更加包容,在保障公共卫生与安全的基础上给商户适度“松绑”,减少不必要的刚性要求,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的发展压力,激活城市和社区的活力。

(摘自《中国青年报》5.28)

猜你喜欢

工商户文明城市小店
完美小店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个体户”的小与大
年味小店
暖和一下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
个体工商户转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房产登记问题
钱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