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2020-06-08龙小明

今日消防 2020年5期
关键词:指挥应急救援问题

龙小明

摘要: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素质和业务精神,在各类火灾事故、地震救灾、洪涝灾害等抢险救援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救援队伍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为了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结构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出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灵活高效的政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为框架的新型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为社会和谐稳定而努力。笔者结合当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现状,对消防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救援;指挥;问题

1 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现状

1.1联动薄弱,专业力量不强

一是援助力量薄弱,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好重、特大事故。从我国各省专业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的对比来看,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所具备的抢险救援队伍力量较强,中小型城市专业救援力量偏弱,无法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好各种危机事故,救援任务需要大型城市的支持。二是救援队伍专业性不足。我国个别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较弱,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应对重特大灾难的能力不足[1]。

1.2机制固化,预案内容不清

第一,没有制定清晰规范的紧急事故救援预案。当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无法及时拿出清晰、合理的紧急事故救援方案。在安排救援力量的进退路线时,往往只有救援路线,却无退防路线。此外,在选定救援方案时,也并未对救援现场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主观性强。

第二,事故救援步骤死板,不能结合现场实况制定特定的救援方案。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救援预案时,往往会将救援的具体步骤制定得很详细,“什么时候到达现场”,“采用怎样的救援方案”、“使用什么救援工具”,事无巨细,反而导致救援方案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无法起到计划、指挥的作用。如此一来,救援方案便失去了实际意义。

第三,对事故现场的设计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作为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预案设定可以直接控制救援力量和施救对策的设置。如果整个救援行动的设置过于简单,只是对某一事故点的救援对策进行制定,而不考虑事故发生变化中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因素,比如说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等情况,则不能对整场救援行动做出最充分的准备,那么平时所做的施救训练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四,应急救援中心和单位没有做好衔接工作,出现与预案脱节的现象。应急救援中心和单位会提前制定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行动在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方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和其他部门单位没有重视衔接工作的进行,则容易出现任务分工不协调的现象,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救援路线和退防路线不明、停车位置部署不清。如此一来,不仅会出现作战任务重叠问题,还会出现无法应对紧急救援过程中需要调动多方力量作战的情况,应急救援中心提前制作的预案将难以发挥作用[2]。

2 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

2.1纪律严明,作风果敢

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的队伍,消防人员思想积极、信念坚定、勇敢无畏,消防救援队伍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技术精干、行动迅速。

2.2时刻备战,快速响应

消防救援队伍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时刻保证人员充足、装备周全,为迅速到达灾害事故现场,进行及时、专业的救援提供保障。消防救援队伍在接警后一分钟内迅速出动,五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其他单位和部门难以做到的。

2.3专业扎实,经验丰富

我国十分重视对消防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消防科技技术的升级。并且,消防人员还在一场又一场的救援考验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了众多有效的救援方案。此外,我国消防人员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树立起顽强不屈的精神信念,练就了不畏艰险、不怕流血、无惧牺牲的高尚精神作风。

2.4器材优势,装备优良

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车辆器材装备齐全、特勤器材多样优质,为有效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提供物质保障。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发并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消防装备,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的装备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优化升级。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获得了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比如说,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生命探测仪、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等诸多装备。这些更加优秀、更加完备的消防装备设施,为我国消防人员能够有效打贏抢险救援这场硬战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3 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3.1完善救援指挥体系

根据国家省内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起完备的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并针对各个不同类型的灾害事故,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应急抢险救援预案,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明确各政府部门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定位,明确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职责,在救援过程中加强统一指挥调度,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建立起政府正确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部。

为了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我国消防系统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市级灭火救援专家组,为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抢救现场能力,提供最有利的专业技术支持。并加强救援实战演练,提高整个救援行动指挥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消防系统的专业能力[3]。

3.2解决编制体制问题

要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力度,不仅要增加对消防装备器材的投入购置数量,还要加强对消防救援队伍编制体制的改革,解决这一方面薄弱的问题。解决编制体制问题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特勤队伍的建设工作,消防人员既可以配合处理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和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主的救援工作,又可以积极参与重大事件的救援工作,比如说危化品泄漏、建筑崩塌、空难爆炸等重特大灾难。使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在实践中取得成效,有效解决好编制体制薄弱这一问题。

3.3科学制定应急预案

首先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制定准确可行的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的六个基本内容制定,其基本内容包括:估量紧急情况或突发状况及其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明确规定参战各方人员的职责;在救援行动中保证人员的调动和设备、物资等应急救援资源的充足;预防应急救援过程中突发状况;恢复事故现场。

其次,为方便使用,预案需要简单明了。根据不同的实地情况,合理科学地部署救援力量,明确各救援方的任务。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要重视救援力量部署,而单位级的预案应该在上一级的预案基础上,根据不同单位不同情况有区别地执行,有的放矢。最后,建立健全完整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为减少突发状况损失而预测做出相关行动方案,在具体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紧急救援预案价值。要发挥出最大价值,就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解决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只有管理体制健全,才能及时收集分析信息,合理分配勤務工作,落实相关政策,评估预案效果并进行改善。

3.4加强改进执勤训练

推进灭火救援勤务改革是消防救援队伍勤务实战化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执勤备战能力,提高反应和实战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救援效率。推进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和数字化指挥平台两者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在硬件条件完善的情况下,也需要增强人员队伍参与救援或者指挥救援的能力。增强人员队伍素质,要以实战为立足点,创新训练方法,加大训练频次,从体能、心理承受能力、操作技术、救援战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操练,激发救援人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利用模拟训练设施,摒弃单一不变的训练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实战演练,完善指挥管理体系;以基地模拟训练为立足点,为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模拟特殊条件下的突发状况,制定具有合理的预案,按照预案行动,并在训练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预案;训练模式多样化,从单一型装备、单人训练过渡到综合型装备、多员合成训练,缩短操场训练与救援现场实战的距离[4]。

3.5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加快对灭火救援数据库、各类灾害事故处理对策,危险化学品辅助决策等灭火抢险救援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开展以建筑物倒塌、高温、浓烟、有毒等复杂环境为主的全方位灭火抢险救援模拟训练,不断优化消防模拟训练的质量,提高灭火抢险救援作战的能力。

3.6加快合力建设步伐

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是解决救援问题的首要任务。从当前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来看,救援单位对一些紧急突发的重大事故仍然存在着指挥不明确、救援力量分散的情况。因此,为构建系统、高效的社会应急指挥系统,便需要加强对救援资源的整合,加快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以便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充分发挥公共协调权的作用。通过“三台合一”之后,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有效节约了运行成本。这一政策的实行,能够帮助我国建立起一个统一、高效的社会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不断消除各台之间衔接不良、信息不畅、多头请示等问题,保障紧急救援规范化、系统化,从而达到快速反应、协同协作、有效控制的效果。构建起完备高效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7完善资源保障体系

为了及时处理好各种灾害事故,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城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并保障该体系协调高效运行。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要优化资源配置和调动,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完备的计划方案、计划措施,保障资金技术、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充沛,为建立起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仍然未建立起与城市安全应急体系相匹配的消防救援安全应急体系,仍处于一种不完善的、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便需要不断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消防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郭其云,董希琳,卢立红,夏一雪.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机制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1(04) .

[2] 张光俊.消防应急指挥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      品信息,2010(05) .

[3] 康青春,马宝磊,张松.构建我国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探      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2).

[4] 秦立朋,张学魁.消防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应      急救援,2008(06).

猜你喜欢

指挥应急救援问题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分析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杂天气情况下空管指挥工作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指挥"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