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楷:泼墨减笔 画境禅机

2020-06-08逸舟

中华瑰宝 2020年6期
关键词:泼墨仙人画院

逸舟

梁楷工写兼备,独步画坛,却为何被人称为『梁疯子』?他参禅悟道,亦庄亦谐,又被后世奉为写意画的鼻祖。欣赏他的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寻常忘物我,浑不涉希夷。

梦落秋坛冷,从教斗柄移。

—宋·释智愚《梁楷忘机图》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初年,智愚禅师为好友梁楷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梁楷绘画时物我两忘的痴迷境界。梁楷不只是画痴,还被世人看作“疯子”。

辞职的“梁疯子”

梁楷在南宋畫坛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关于梁楷的可考史料很少,我们只知道他祖籍山东东平,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在南宋初年,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曾为画院待诏。梁楷是少有的绘画天才,跟随贾师古学画,而贾师古师法李公麟,善白描人物,又以学吴道子著称,精释道人物。梁楷颇得其真传,甚至超过了师傅,在画院表现出杰出的绘画才能。高超的绘画技巧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也赢得了宋宁宗赵扩的青睐。

宋宁宗曾赐予梁楷金腰带,这是画院的最高荣誉。但是一向桀骜不驯的梁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根本不喜欢这种体制内的生活,不愿被画院的条条框框束缚。没过多久,梁楷就把金腰带挂在墙上,一声招呼都不打,挥一挥衣袖,飘然而去。这是一个十分狂妄大胆的决定,他炒掉的并不是一般东家,而是当朝皇帝,搞不好是要被杀头的。梁楷却走得干脆利落,泰然自若,没带走一片云彩。奇怪的是,一向爱才的宋宁宗并没有为难他。

辞职后的梁楷摆脱了画院的各种羁绊,如鱼得水,随心所欲,愈加狂放不羁。世人很难理解梁楷从画院辞职的怪异行为,或嘲笑,或惋惜,皆以“梁疯子”称之。梁楷并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追求个性洒脱,在无拘无束的天地里尽情释放自我。

极简与极丑的艺术巨匠

梁楷当然没疯,但是得到解脱后,他的艺术天赋是真的疯狂爆发了。

作为画院的顶级画家,梁楷的绘画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画院那种既定的命题绘画模式却并不是梁楷想要的。他工写兼备,任何形式的画都画得很规矩,也很漂亮,但他不想像其他画家一样被同化,丢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他的离职其实经过了深思熟虑,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唯其大胆,才有创造。

梁楷的胆子够大,敢为天下先。走出画院后,梁楷正式与院体派决绝。他在总结前人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深入体察人物的形态特征和精神面貌,然后灵活运用,加以提炼,独创“减笔”画法。对每个绘画主体进行分析,舍去不必要的繁枝末节,只保留最有个性、最能代表物象特征的部分,将线条减至不能再减,从而使画面简洁清爽,主题突出,用极简的线条表达出极丰富的意境。特别是对人物形态的把控,更是惜墨如金,却妙到毫巅,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有时候梁楷结合大泼墨写意画法,以墨色渲染对比,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意趣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也是梁楷“减笔”画杰作。画中仙人衣服以阔笔用泼墨法横涂竖扫,用笔酣畅,墨色淋漓,层次分明。仙人头部和躯干用细笔勾勒,头部极具夸张,额头占去了面部的三分之二,五官在下巴以上三分之一的位置,挤在一块狭小的区域,寥寥几笔,眉目俱在,低眉细眼,憨态可掬。整幅画无一笔多余,却神态生动,那似笑非笑、似醉非醉的表情,仿佛人物真的是超脱世外的神仙,脱尽俗像,又似有嬉笑怒骂、游戏人间之态,令人观后产生无尽遐想。

不得不说,《泼墨仙人图》中的这位仙人丑到极致,但是观者却并不觉其丑,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极丑的视觉与极美的感知形成强烈的艺术反差,令人震撼。这也许就是梁楷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那么,梁楷为什么要创造这么一个极丑的艺术形象呢?这可能与他的性格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他很多画作中的人物都有些丑,但极具高古情态。《泼墨仙人图》的名字是后人加的,对比梁楷另外一幅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布袋和尚》可以看出,泼墨仙人形象与布袋和尚面目极其相似,只是布袋和尚是以工笔细腻刻画,而泼墨仙人有意进行了夸张和艺术变形,因此画中所谓仙人有可能是禅宗的布袋和尚。梁楷虽然不是僧人,但是与妙峰、智愚等高僧交往甚密,加上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他有可能是借此表达一种超脱俗世、笑看人间的思想情怀。也有人认为泼墨仙人是梁楷自己的写照,梁楷好酒,狂放不羁,不拘小节,倒也符合画中人的性格特征。

不管画中人是谁,泼墨仙人丑出了高度,丑出了境界,丑得有些可爱。梁楷如果真的长这样,不知会不会有人喜欢。梁楷以其离经叛道、大胆革新的精神,在极简与极丑之间创造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把写意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减笔画丰富了我国传统人物画的技巧,促进了写意画的发展,对后世的徐渭、朱耷、石涛、金农、李鲜以及近现代画家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参透禅机的画中人

任何改革或创新,都是有基础的。梁楷绘画改革的成功,除了他胆子大,还缘于他前期深厚的艺术积累和积极的艺术探索。如果不是他在画院接受过严格的训练,在严谨的创作环境中练就了非凡的绘画功底,他的减笔画可能早就被历史湮没了。

梁楷是懂禅机的。他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其人物画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高士为题材。除了前面提到的《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还有《李白行吟图》《六祖斫竹图》《释迦出山图》等,即便一些不以人物为主的山水小品如《雪景山水图》《观瀑图》《雪栈行骑图》,也都禅意隽永,透着一种高古淳和之气。

《李白行吟图》是与《泼墨仙人图》不同风格的减笔画代表作,画中的李白仿佛比泼墨仙人更像仙人。画中李白宽袍大袖,以淡墨勾勒,寥寥几笔,动感十足,呈现出行走的姿态;头顶以浓墨点发髻,细线勾出面部轮廓,头部微扬,目视前方,口微张,做吟诗状;眼睛只是一条细线,用浓墨点睛,却显得目光坚定,突出孤傲之气,神采非凡。此画纯以线描表现,用笔简练疏放,细节刻画精确,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诗仙李白漫步行吟,其潇洒风流姿态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六祖斫竹图》取材于禅宗故事,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画中的六祖指的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他佛法高深,强调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皆能自然顿悟,圆寂后肉身千年不腐,现仍供奉于广东南华寺。此画表现的是六祖惠能砍竹修行的场景:惠能身穿短衲,脚穿草鞋,做蹲伏状;两手伸出,一手扶竹,一手执刀欲砍。刀将落未落,一瞬间的定格,可以感知惠能大师在凝神静气,感悟禅机。竹子以淡墨擦出,浓墨勾竹节,粗壮挺劲,斜上方画两小枝竹叶,似在摇动。惠能身后,用渴笔擦出山坡一角,上有残藤枯枝,画面上方大片留白作天空。梁楷并没有着意刻画惠能的面貌,却通过巧妙的构图,让人体会出禅宗的空静之气。

《释迦出山图》又与《六祖斫竹图》不同,采取兼工带写画法,描绘佛祖释迦闭关结束后出山的情景。佛祖站在枯树旁的岩石上,身披红色禅衣,手举在胸前,双目微垂,面容清瘦,须发密长,目光深邃,呈现出苦修后大彻大悟的意态。从此画中足以看出梁楷深厚的绘画功底和高超的人物表达技巧。

梁楷的禅画简单却意蕴悠远,让人在不觉中入定,进入与画中人同在的冥想状态。他把自己当作画中人,将思想融入笔端,营造出肃穆旷远而又空灵安静的禅思境界。他的禅画深受日本人青睐,《六祖斫竹图》《释迦出山图》如今都被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外还有《蚕织图卷》《雪景山水图》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梁楷的画,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以构图简练、情境深远著称。那些画虽然简单,却足以打动人心。走入他的画境,仿佛与画中人对话,禅机背后是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欣赏他的画不只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一种心境的升华,更是一种禅意的栖息。既如此,就让他继续“丑”下去吧!

猜你喜欢

泼墨仙人画院
挥毫泼墨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开卷有益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唐诗赏读——仙人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给仙人的信
给仙人的信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