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2020-06-08钟满凤
钟满凤
摘 要練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形成技能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让知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练习;设计;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F213.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51-01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练习的配备是否合理,功能是否有效发挥,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练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多益善,盲目多练。练习布置过多地重“量”,而忽视了“精”和“趣”。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练习使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作业越写越乱,正确率越来越低。
(二)照本宣科,过分的注重书面练习。练习题的安排循规蹈矩。按照教材上的呈现秩序逐一解决,能独立完成的则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点拨后再完成。练习目标指向的只是简单模仿,忽视了练习的最终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一刀切”。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基础同样质与量的练习,导致新课程背景下的两极分化。
(四)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思维才是目的。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
针对练习设计的现状以及新课标下练习设计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练习设计要有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堂课下来,前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比较集中,慢慢地就进入疲劳状态。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素材的选取到呈现,从练习活动的安排到组织,都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情、实事入手,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练习设计要有选择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有选择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觉得有办法完成。例如,六年级上册教学“工程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a.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如果合作,需要多要天完成?
b.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如果甲先做3天,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
c.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合做多少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d.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完成,如果先有甲做3天,再由乙做7天完成,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学生只要能正确完成第一题就可以得满分。如果能正确完成前两题,还可以加一颗星。正确完成前三题再加一颗星。四题全完成,得五颗星。由于设计的练习有弹性,所以,学生在完成了第一题后都想去试一试下面的题,遇到不会做的题,便主动和别人讨论研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练习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希望自己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内心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自己获得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这种开放性问题具有很高的创造教育价值,极富挑战性。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有些教师认为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太难。其实,教师们只要把封闭式的练习稍加改动,就会把练习变得更有趣、更富有挑战性。
(四)练习设计形式要变化。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在课堂练习中,如果训练方式单一,形式雷同,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趋于僵化,形成负迁移。为了防止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变式练习,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练习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进行这样的“练习设计”的,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其次,练习不能仅仅盯着本节课的目标,而应瞻前顾后,放眼整个学习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效用。学生才能在不知不知不觉中达成能力,形成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言明宝.追求有有效练习设计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