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情景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06-08林我前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林我前

摘 要中国的发展带动着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与优化,知识教学的方式逐渐多样化,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如何能够降低课堂的枯燥性,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数学科目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培养与重视的科目,教育部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教育,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思想和能力的青少年,更好地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54-02

问题情境教学思想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与数学课本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与学习的经验中进行有效的思考,进行思想意识的提升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拓展。对于小学生的年龄来说,正是天真无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时期,有效的问题提出能够带动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于数学课堂当中,以情景为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以问题为导来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让学生借助所学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掌握数学思维,逐渐建设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数学赋予趣味性,仅仅针对于知识进行教学,忽视了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给学生的课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应及时吸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并实行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优质少年而奋斗。

一、在游戏中渗透问题,构建灵性问题情境模式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方式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对于学生的发展与吸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问题情境教学理念中包含着许多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教师需要借助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设计。对于小学生来说,具备着孩童应有的活泼好动,思维活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强,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年龄进行适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将学生带入到数学课堂中,并引入问题教学理念,逐渐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意识。

比如,在对“观察物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一个相关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进行物体的描述,让学生自己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结合猜测和想象来让学生思考与观察物体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事物,就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属于自己的结论,之后思考生活中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体,以此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实际参与游戏来代替课本中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简化文字的理解难度,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教师通过将这种小游戏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物体相互联系起来,同时使课堂变得较为轻松,学生通过游戏也能很快地融入教学环境,激发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游戏可以与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符合问题情境的教学理念,能够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在探究中渗透问题,构建灵性问题情境模式

数学知识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需要明白数学与生活相互联系,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明白数学的实际应用。情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场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过多繁琐的数学概念与性质是不能理解的,因此教师们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需要通过浅显易懂的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课堂之中,融入课堂教学氛围。

比如,教师在对《倍的认识》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先明白倍数知识的大概意思,以及在生活中倍数的应用,给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参与到情境中进行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来到讲台前,假设是在文具店进行东西的买卖,准备一定数量的笔摆在学生的面前,一倍的数量、两倍的数量,以此类推逐渐增加笔的倍数,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数量级之间的关联,以生活情景化来代替课本教学,简化数学概念的繁琐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对于情景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很有帮助,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数学知识,并在情境中进行数学的理解,给学生一种数学很重要的潜意识,优化教学环境,以趣味进行引导,提升学习的兴趣。

三、在互动中渗透问题,构建灵性问题情境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会遇到数学问题,同时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路,及时的提问与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问题情境教学是知识与实际的结合,闭门造车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的思考与吸收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之间有着独特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并且对学习充满着积极态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改进,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相互提问和解决,锻炼数学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安排与分组,一个组中包含着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提出实际的问题来相互带动。数学知识是非常灵活的,往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对于一道题可能有很多种解题方式,小组间共同探讨可以让学生互换解决思路,互相借鉴与学习,拓展学生单一的数学思路,这种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进行《分数》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哪里能够体现出分数?并进行实际的举例。通过提问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深度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分析自己的思想,聆听他人的解答,逐渐拓展知识面和思想意识,引导学生多样化对角度面对数学,在问题和情景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的成长。小组学习能够简化课堂的枯燥性,给学生一个聆听他人思想的机会,有效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师的问题进行独自的思考和相互之间的解答沟通,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领悟知识的意义。

四、在直观情境中发问,构建灵性问题导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教学理念可以和多媒体相结合,以直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把握课堂的有效进行时介入问题的提出,以引導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指导。多媒体能够将死板的课本赋予鲜活的特性,加强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时,由于其中涉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平移、旋转、轴对称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图播放的方式,将图形平移、旋转进行动画播放,逐渐帮助学生建设数学的逻辑性思维。之后教师借助演示的情景进行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阐述图形的运动,平移与旋转的不同是什么?以问题为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于数学环境,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升思维的活跃性。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界的助手,能够减少课堂的枯燥性,以趣味为引来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当中,以视频的方式降低知识的抽象性,便于理解和掌握。将情景与多媒体相结合,通过问题来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通过上述的表述,总结出问题情景与数学结合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在实际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能力,提升其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的趣味性放大,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于数学环境当中,简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寓教于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

[2]赵东彦.小学数学课堂要回归生活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9).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