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构建

2020-06-08陈丽媛骆磊

西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新生

陈丽媛 骆磊

摘要:传统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会导致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认识片面,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整体性、协调性, 后劲不足,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教育过程可操作性和教育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实施混合模式教学时要注重学习环 境的设置,将海量信息与正确引导结合,整合与优化教学中的不同要素,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教师能力。

关键词: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7-0047-03

大学新生入学时正处于知识、思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作 用在学生进入大学开始相对独立生活时期,这个阶段的 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用正确 的思想武装他们、教育他们既可以预防其被不良思潮影 响,又可以塑造其基础的战略视角,同时促使学生党员队 伍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 [1][2][3]。 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开展于新生入学阶段,这一阶段的课 程设计应具有形式灵活、内容易懂、注重引导,具有吸引 力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中, 既能传授知识、武装思想又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传统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不论 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积极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 变化的大学生心理、思想特点。提高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保证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的关键 也是前提 [4]。传统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既 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认识层面 来看,存在三点不足 [5]:一是对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认识 片面,仅停留在浅层,认为入党启蒙教育仅仅是为了完成 了解党的知识、路线、方针政策而开展的;二是入党启蒙 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以大班授课为主,缺乏以效果为导向 对于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创新;三是新生入党启 蒙教育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没有有 效地整合在一起,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后劲不足。从实 践层面来看,传统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在授课模式下开 展,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存在着教育内容与现实 环境相脱节,教育形式与大学生特点相脱节,教育过程与 成果验收相脱节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只有尊重受教育主体、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现实情况,有效整合一

切可以利用的、可能影响学生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激发学生在入党启蒙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创造性,才能提高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是实现教学内 容的基础,决定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深度、广度。教学模式 从宏观上构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 功能;作为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有序性、可操作性、指 向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同时,教学模式为教学活 动提供了方法论和可操作模型。

从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授式”到杜威提出的“做中学” 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前者忽视了受教育者在学 习中的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 展;后者忽视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知识的系统性。20 世 纪 50 年代以来,科技不断发展、信息环境不断变化,知识 转移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现代心理学、思维科学、认知 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加工理论等的产生,对教学 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 和可能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现代化教学环境软 硬件的成熟、普及,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 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优势的混合教育模式作为教育 领域中“新思路”变得越来越有效果 [6][7][8]。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 来的一种“线上”与“线下”共同作用的教学模式。两 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在于把学习者的学习内容 由浅显引向深入,把学习的空间由固定变为灵活,把学习 者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引向主动探索,把学习者的学 习范围由狭窄引向根据兴趣和需求扩展。但混合教学模式不是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简单结合,实际上,广义上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还包括演讲、辩论、研究、仪式、在线学 习、课堂翻转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将 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混杂在一起,换句话说,混合教育 是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育的相互補充,可以在教师中 发挥领导作用,体现学生的独立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 深入、持久、宽广 [9][10][11]。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基 本原则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是一 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硬件环境的支持,也需要教师和学生 综合素质的支持。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一)全面坚持党的领导

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在了解 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对 党、对国家、对共产主义产生认同和向往。在这样的前提 下可以对现实问题有深入和正确的解读和理解,教会大 学生冷静思考、学会辨别。基于混合教育模式的入党启 蒙教育模式是具有政策性和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因此高 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不仅要学习和参考混合教育模式下 入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更要在党的十九大精 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遵循中 国共产党党章的严格规定和要求、遵循普通高校党建工 作标准的要求。

(二)教育过程可操作性

首先,高校新生的成长与认知紧密相连,包括新生教 育的总体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机制等。因此, 在制定计划时,系统的顶层设计以及具体的教育管理措 施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在每个计划、系统、措施、程序、教 育活动和方法方面,必须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该措施 要有利于实施、检查、反馈和改进 [12],不断改变的混合式 入党启蒙教育模式应该在改进的工作中及时总结,不断 提高。其次,要紧密结合高校入党启蒙教育的建设重点 和高校党组织的规则和要求,强调实际的入党启蒙教育 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要点;第三,利用“互联网 + 党 建”“智慧党建”“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党建远程视频 平台”等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拓展入党的培训途径和方 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资源可以被复制并重复使用、 合理调配,在某些方面弱化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和知识沟 带来的弊端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

(三)教育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基于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入党启蒙教育分为线上、线 下两个场景,学习时间地点更为灵活、教育资源更为丰 富,其内容应该是多样的、生动的、立体的。一方面,围绕党的知识和历史,其教学形式可以采取主题演讲、视频观看、问卷、在线答题、学生自课堂等。另一方面,新生入党 启蒙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启蒙,在于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 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愿望。因此,在新生入党启 蒙教育的过程中要注入丰富的情感和坚定地信念,其教 育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在学生选择性接触过程 中的吸引力。[13][14][15]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实 施办法

(一)入党启蒙学习环境的设置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中,要将 实体的校园入党启蒙教育与网络环境文化氛围结合。网 络环境文化氛围包括各种微党课、可供学生选择的慕课、 影视作品、报道、新闻等等。网络环境文化氛围中的入党 启蒙教育更为平等自由,具有亲和力,排斥性小,潜移默 化,润物无声 [16]。这也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入党启蒙教育 规划过程中,注意系统性、整体新、协调性。

另外,要将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新生入党啟 蒙教育,使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更有的放 矢,让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从树立理想信念向转化为行 动促进,让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海量信息与正确引导结合

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应遵守当代教 育理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作为信念传播其内容形式应 当更生动、更加入心。混合教育模式将线上、线下有效融 合,这一点是与传统班级授课方式最显著的区别。[17]  在 互联网环境下,借助智能终端工具,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 学习框架,开展个性化学习。混合教育模式资源面向大 众,但是个体的选择性接触不同,更适合形成个性化的教 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的时间、地点、内容、媒介,然后反馈给教师,教师据此调 整教学安排。这有利于提高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解决 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 惯、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但是,面对海量的互联网学习资源,无组织、无引导 的线上学习容易让学生陷入到迷茫、选择困难;由于选择 性接触偏好,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只对某些主题感兴趣,反 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所以,面对面的线下课堂学 习不可缺少,在教师组织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或组织传 播中,听讲与交流研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 于学生行为、习惯、性格养成,也满足了学生一定的沟通 交流需求,建立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 改进措施

(一)不同要素的整合与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起作用的因素是远远多于传统课 堂教学的,如学习环境、媒体选择、教师素质、学生本身 等,更重的是这些要素以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使效 果发挥到最优。

首先,教学是一个知识、信念的传播过程。传播者的 素质、技巧,传播媒介的选择,传播内容的设计,受众的情 况以及噪音的干扰都会影响知识、信念的转移(传播) 效果。传播者(教师)应根据受众的个性及选择性选择 合适的传播媒介、内容设计,并及时的消除或降低噪音。 受众(学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反馈传播(混 合教学)效果,减少由于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意志力缺 乏给传播(教学)效果带来的干扰。

其次,要注重传播方式的灵活选择。线上和线下教 学的比例安排,线下介入线上的时机、频次都是重要的环 节。微课、慕课实现了将原本局限于校园课堂的知识、信 念置于特定的或是无限制的信息平台上的作用,扩大了 知识和信念的传播空间,给予了受众(学生)更多的传 播内容。但是大众传播决不能完全取代人际传播,网上 的知识信念的传播和互动取代不了面对面情感的交流互 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个 性化、生动的教学途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师生面 对面互动会更加细化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因此,两者 的结合方式至关重要。[18][19]

(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教师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去除了传统课堂教学 的权威性,但是我们探讨的是校园环境下的教学、新生入 党启蒙教育,不同于社会上自发的学习,所以教师仍是整 个知识转移的指挥者。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媒介素 养、教育理论、心理学、社会学、流行文化都要很高要求, 技术的落脚和延伸终究是要在人(老师和学生)因此完 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是混合式教学环 节中最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侯娅婕 , 曹蕾 , 蔡苏州 , 徐清扬 .“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 学生党建创新探索 [J]. 科技风 ,2020(5).

[2] 黄毅 , 张向荣 . 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J]. 淮 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

[3] 胡小剪 .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的构建分析 [J]. 佳木斯职

业学院学报 ,2020(2).

[4] 李春,杜林彬 . 论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创新 [J]. 湘 潮 ( 下半月 ),2015(6).

[5] 陈金平 .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初 探 [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 综合版 ),2019(11).

[6] 华夏 , 浦佳琪 .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 [J].才智 ,2020(3).

[7] 邢梦潺 . 新时代贯通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1).

[8] 谢玉龙 , 程建伟 . 基于云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 式研究 [J]. 知识经济 ,2019(31).

[9] 韩 晓 华 . 基 于 翻 转 课 堂 混 合 式 教 学 的 思 考 [J]. 国 际 公 关 ,2019(10).

[10] 朱光婷 . 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 [J].教育评论 ,2019(7).

[11] 陈丽媛 , 卢秀颖 , 骆磊 . 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新生入 党启蒙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J]. 决策探索 ( 下 ),2019(6).

[12] 卢秀颖 , 骆磊 , 陈丽媛 . 论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的 内涵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7).

[13] 骆磊 , 陈丽媛 , 卢秀颖 . 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 题分析 [J]. 决策探索 ( 下 ),2019(7).

[14] 肖辉,张宁 . 民办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 [J].科教文汇 ( 下旬刊 ),2018(9).

[15] 龔利鑫 .“互联网 +”时代高校入党启蒙教育新探 [J]. 科 教文汇 ( 下旬刊 ),2018(8).

[16] 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 . 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意义与实 施要求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8(4).

[17] 杜芳 . 论近十年来我国幼儿英语教学的文献综述研究 [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4).

[18] 王树亮 , 朱荣荣 . 网络政治文化研究综述与评析 [J]. 社会 科学动态 ,2017(8).

[19] 涂频 .“智慧教育 + 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J].教育现代化 ,2019(6).

作者简介:陈丽媛(1984—),女,蒙古族,黑龙江大庆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建。 骆磊(1986—),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大连东 软信息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基金项目:2017 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研究”(编号:2017GXDJ-D006) 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生娃萌萌哒
使重残青年获新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