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习得写作的秘诀
2020-06-08王莹
王莹
统编教材三到六年级,每册都专设一个习作单元,且每册教材在编排上都有习作重点,或观察,或说明,或描写……从内容编排上看,习作单元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大板块组成,形成了一气呵成的读、思、写循环过程,搭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习作教学支架。既然有了习作单元的设置,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将习作知识的学习、习作方法的借鉴渗透到课堂中,让儿童跟着课文学写作呢?笔者试以《搭船的鸟》一文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得法于文,打开儿童写作的通道
《搭船的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经典篇章。本单元是这套教材中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在全册乃至全套教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提出的练笔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观察是习作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儿童如果能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就有可能随时发现问题,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呢?通过本篇的学习,儿童可以从中习得哪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呢?
(一)抓住特点,体会观察的细致
出示课文第二节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带上会发现的眼睛,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引导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这只小鸟有哪些颜色?学生读读课文就能知道答案。然而,凭阅读就可以了解的内容,不能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为把儿童的思维引向深处,接着提出问题:学贵有疑,读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吗?儿童通过反复阅读、观察,可能会提出疑问:小鸟明明还有爪子、头、眼睛、尾巴等部位,为什么只写了羽毛、翅膀和嘴?
是呀,为什么呢?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给予提示:每种动物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动物的外形,就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作者所见的这只小鳥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所以作者描写的时候,就重点写这几个部位,这是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意在教会我们观察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
课文中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话都是一座引导学生写作的宝库,要充分挖掘一段文字在习作中的作用,将教材内容用足、用透。再次出示上述文字,提示学生讨论,作者在写小鸟的外形时,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吗?为降低思考的难度,老师和学生先一起合作朗读这一段内容。
老师读: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学生读:它的羽毛……红色的长嘴。
然后,轮换读,学生读前面一句话,老师读后面的内容。经过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学生就会想到,写外形是按照从整体“彩色”的描写到局部的“翠绿、蓝色、红色”的具体颜色来写的,这样又习得了写作的一招:按一定的顺序“先整体,再具体”地观察、写作。
学以致用,运用刚刚学得的方法,模仿课文第二段写一个片段,描写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外形,如大公鸡、白鹅、小狗等。由于有了对文本的充分解读,所以学生写起来不再畏难。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文本的启发之下,恰到好处地介入写作,能最大化地将课堂习得的写作本领应用到习作实践中来,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二)抓住动作,体会观察的准确
课文第四段中,对小鸟捕鱼的动作有准确生动的描写,几个连续的动词精准地写出了小鸟的机敏、灵活、迅捷。学习这一段时,教师先出示课文内容,并把几个动词标红出示。对小鸟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定格成三个画面:入水、飞回、吞食。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画面都有一个大动作,这些大动作又可以分解为许多小动作。
对大动作的观察,比如:它为什么要一下子冲进水里?“冲”换成“飞”“跳”“落”……行不行?朗读对比发现,“冲”能表现小鸟的速度快、动作猛,读起来也很有爆发力。通过这个字还可以感受到在小鸟猛然冲下去的时候,小作者心中是充满惊奇的。如果换了别的动词,不仅不能写出小鸟动作的迅猛,也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如果将“冲”这一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该怎样描写呢?可以借助小视频,进行慢镜头播放,引导学生再一次观察小鸟冲入水中的刹那间有哪些具体的动作:翅膀怎样收起、双脚如何并拢、全身怎样修成一个圆滑的流线体……充分练说的过程,将习作和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学生语言运用的更深处。
二、得意于文,助力儿童语言的表达
许多语文老师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学习课文时,对所提的问题都能回答,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很清晰。然而,课文学完之后,运用课文的写法练习写作时,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宛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教师很为难,该讲的都讲了,该问的都问了,怎么还是一窍不通呢?学生也很委屈,听讲很认真,看书很仔细,但写作仍然不得要领。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反思这些问题,可以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言表达的探索还有待加强,课文每句话、每个段落的内涵是什么,意蕴在哪里,都要细细琢磨。
张田若老先生曾说,阅读教学要把写作挤进去。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但关键是要知道,怎么挤,挤进去什么。
(一)点睛之笔,课题里的秘密
回看课题,从中是否可以感受到课文要描写哪两种事物?主要描写的是谁?显而易见,要描写的是船和鸟这两种事物;主要描写的是鸟。既然主角是鸟,题目却是《搭船的鸟》,为什么不直接用《翠鸟》作为题目呢?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船行给鸟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背景,又为“我”的观察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理想的观察角度。鸟会“搭船”,拟人的写法,增添了无限的趣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题目也一样,好的文章题目宛如人五官中生动灵活的水杏眼,顾盼生辉,给全文增色。无论写动物、写人、写景,如《沙漠之舟》《手术台就是阵地》《牧场之国》等题目都有这样的意趣。
(二)多感官参与,描写中的简洁
“船”是如何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呢?出示课文第一段:“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四句话,看似平淡,却隐藏着引导儿童学会习作的法宝。首先简短的句式,干净利索的表达方法,明明白白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这是初学习作的三年级儿童一读就懂,学了能用的语言模板。其次,本段中的三、四两句分别从听到的、看到的写出“我”的感受,写大雨是“沙啦沙啦”地响;写船夫摇橹是“用力”,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画面感。文中“船舱、船篷、船后”三个词语,又准确地勾勒出“我”乘坐的小船的样子,文中有图,话里有画。
(三)篇末解谜,语气词里蕴含的心思
这只小鸟叫什么名字呢?文中的最后一段给出了答案:“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听到母亲的话,“我”很惊喜,脱口而出:“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小作者的恍然大悟?通过阅读,学生体会到正是“哦、呢”这样的语气词将“我”的感觉表现出来。回顾全文,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类似的语气词,应该怎么读?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发现“呢、吗”等语气词出现在课文的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看到小鸟之后的好奇、疑惑的心情。
由此可见,习作中,恰当地运用语气词,不仅可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句式更加活泼自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这也是我们写作中可以借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三、得思于文,对照清单自我修改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不是一篇文章学习的最终結果。好的文章会给我们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从品析语言到揣摩结构……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像课文一样美丽的文字呢?
(一)利用个人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每次练笔后,给学生提供一个修改文章的清单。针对本文,例如,要求学生仿写一个小动物时,清单如下:
1.是否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
2.特点是否写清楚?
3.有没有体现自己的“喜爱”之处?
修改中,可以同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二)利用小组清单,共同修改习作
自行修改后,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共同修改。小组清单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详细,好的可以加★。
1.能够围绕小动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加★。
改一改会更通顺的句子有 。
2.有新鲜感的词句,叫人眼前一亮,加★。
可以换个说法,会更有新鲜感的句子是 。
通过彼此的修改,能感受到,发现一个优点,要比挑出十个缺点更有利于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习作信息,在彼此欣赏中,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与众不同之处,更有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习作能力的不断增强不是外部的硬性植入,而是来自学生主动的发现或者内部生成。一篇课文带给学生的收获是多样的,当学生用习得的语言,在作文本上快乐地想象和倾诉,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有光的;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融合的、多样的、文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