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象视角下“新体验作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0-06-08顾巧英
顾巧英
笔者已带领团队开展了11年的“新体验作文”教学探索,旨在融阅读隐性体验与生活显性体验于一体、融语言习得与综合能力提升于一体,不断唤醒、丰富学生的生命经历与感受,提升学生对自然、自我、社会与他人的认知与经验,用最真诚、真切、真挚的语言表达生命的理解与体悟。
近两年,笔者尝试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之“象”,通过“新体验作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引领高年级学生触摸其承载的文化意蕴,带领他们从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的表象认知走向更为丰富立体的看山不仅是山、看水不仅是水的深度认知,从而提升其表达水平。
一、中华传统文化意象的教学价值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象凝聚着穿越几千年的民族智慧与精神,引导学生亲近之,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熏陶感染,获得人生价值的引领。
(一)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感受文化魅力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同时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意蕴深远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意象,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意象内涵,继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培育学生的慧眼慧心——拓展认知深度
这些文化意象都是儿童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但往往也是他们熟视无睹的事物。对于其在文化层面上的认知更是知之甚少。即便是从小就把“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背得滚瓜烂熟,但大多数从未用心亲近过梅花;即便是经常喝着茶,从未静心感知过茶的孩子也比比皆是。本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认知深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文化意象的选择与目标定位
儿童是以直观感性认知为主来亲近自然,走近世间万物的。选择那些孩子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自然物象,可更为便捷地唤醒他们的原有经验与情感,赋予熟悉事物以陌生化,从而达成全新的丰富立体认知。
(一)意象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
我们平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城,河多,桥多,水柔,水鄉嫩柳,水乡明月……四季有花,别有意境。综合考虑孩子在校参与课程学习时间及审美情趣,我们选择了“月、桥、水、菊、梅、柳、茶、竹、兰”九个传统文化意象,作为每月的主题学习核心。
(二)目标的定位——突破儿童原认知
以儿童为本,围绕“意象”设计并开展显性和隐性的学习体验活动,拓展学生对自然物象的触摸路径,引导学生丰富对物象的感受力、对意的理解力,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发展。同时,使学生在全程经历中逐渐发展观察思辨、言语表达、互动交流等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发掘设计
依据儿童直观感性的认知特点,拓展学习方式,融合阅读与写作,渗透文体意识,围绕文化意象设计具体的主题学习内容,以更立体多维的方式去感受、感知、感悟物象所承载的思想与情感。
四、课程实施的策略思考
课程选取的文化意象从“象”上看是学生日常所熟悉的,但从其意蕴来看是独特深远的,需要我们以可知可感的方式引领他们触摸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情理、精神与境界。
(一)以经典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与表达习得力
在传统文化意象主题学习中,每个单元我都选择性安排了名家名作的阅读赏析与交流。每次都精心选择作家优秀作品汇编小集子,含古诗、散文、现代诗等多种文体。学生提前阅读,并选择其中的两至三篇进行精读批注,以分享交流。学生在阅读赏析中逐渐感悟人的情绪、情感、情思与物的融合,重新建构对该文化意象的理解。文化立根,文化立魂,这些源远流长、熟悉又带着陌生感的事物之美感与精神,渐入学生心田。正如作家余华所言:“阅读,就是这样的感觉,在各不相同的故事里,在不断变化的体验里,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得到了补充,我们的想象在逐渐膨胀。”在主题学习中,我还引导学生通过重点片段、篇目的赏析,品味语言,感悟着作者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
(二)以生活观察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与表达细致力
语文教育是一项关注人的生命的活动,语文课程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课程。文化意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可擦亮儿童的精神底色。链接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既可以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意象更加具体可感,增添学习的情趣,在不知不觉间由“象”至“意”,渐进提高对意的探究兴趣与理解能力,逐步融入自我的精神构建。在每个主题学习中,都安排一或两次的相关生活观察或活动。因有了直接感知,学生的美感体验被唤醒了,对原本熟悉的生活事物由表及里,有了新的认知与情意共鸣。从笔端流泻出的文字,饱含着别样的思想与情感,细腻而蓬勃,洋溢着生命气息。
(三)以综合实践促进学生的文化体认与表达丰富力
根据文化意象的差异、学生原有认知的起点、具体实施的便捷等,我在不同主题意象学习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月”意象主题学习中,开展了中秋文化调查,指导学生分组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开展调查、学习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在“桥”意象主题学习中,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整理并制作美篇进行分享。在“竹”“兰”意象主题学习中,组织学生制作竹名片、兰名片等。在综合实践中增进文化体认,开展合作交流,丰富表达方式,提升综合能力。
(四)以合作评鉴增进学生的文化共鸣与表达情感力
语言因表达而生辉,思想因碰撞而睿智,文化因交流而和鸣。习作本身就是用来交往的。在主题意象学习中,无论是名家作品的阅读与赏析,还是写作后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做足分享的功夫,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用心付出后得到肯定的喜悦与成长的幸福感。因而,我们开辟了多路径,让孩子实现分享,获得前行动力。请学生做老师,展示实践成果;请学生在主题家长课堂里展示作品;将那些构思独特、言语真挚飞扬或是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彩篇目、片段展示出来,一起共享。在赏析、点评中分享言语生命成长的快乐。通过发放“探究星”“表达星”的方式激励孩子用心表达,用情表达,不断提升表达水平。
五、反思与建议
(一)注意主题学习的延续与衔接
本课程是在每周一次的拓展性课程时间实施的,每次主题学习时间充分。学生控制在25人之内的小班,易于开展实践探究、合作交流、深度碰撞。每个主题学习内容间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其优势是过程学习或实践展开有时间上的保障,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延续与链接。故而在每次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必要安排适切的时间进行精要回顾。
(二)重视阅读写作的互通与边界
阅读是隐性的体验,是引领学生扩充眼界,触摸中华传统文化意象承载意蕴的重要方式。但是,对每个文化意象的开掘也要有边界,选择阅读篇目要精心,毕竟面对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要过于求全求深。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名家主题作品中实现多视角思考,在赏析交流中增进理解,在观察体验中深入领悟,并尝试学习作家在表达中融入对物象的新感受。通过读写互通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化意象的深层理解,获得文化滋养,完善其人格修养,产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此外,生活观察体验在时空环境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地域的学校在选择文化意象时要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三)加强学习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作品存在的意义之一在于传递思想与情感。对于学生每次主题学习活动后的学习成果要加强分享,在分享中彼此学习,彼此激励,获得努力完善的提示与方向。分享的形式力求丰富扎实,使每位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个别化指导。当然,这在小班化的课程班上更易于实行,在大班额的常态班级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