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20-06-08张琳娟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情感

张琳娟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倡导语文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同时,应更多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本文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思维培养,也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教学是将教师授课情绪、学生学习情绪与文章中所创造的情感融会贯通起来,实现教师、学生与作者三者之间的情感碰撞,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情感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感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又包括情感的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语文中渗透情感因素,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悦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1.应试化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在现今的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忽略了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教给学生的几乎都是应试必考的内容,至于情感内容则无暇顾及。

2.程式化教学忽略了情感教育

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存在明显的程式化现象,这个过程中没有情感教育的渗透。殊不知,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的寄托,没有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只是一个空壳。

3.忙碌化教学无暇顾及情感交流

为了应考,教师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应试技能训练,无暇顾及学生的情感交流,这种忙忙碌碌的教学,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注意情感渗透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以人为本,初中语文教师也应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中真正渗透情感教育,践行新课程改革中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

2.营造轻松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因素。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因为没有情感的教育,就是机械的灌输,教学效果必定不佳。因此,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良好的导入,营造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自觉进入课堂情境,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营造自主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3.激发学生感情,培养表达意识

语文来自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和问题的高度概括与形象化的反映,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尝试生活化教学,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唤醒学生的亲切感,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也是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

4.重视写作训练,唤醒学生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会直接吐露心声,也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但是,这些学生未必无话可说,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写作来唤醒学生表达的意愿,让学生通过写作尽情抒发胸臆,展现真实的自我。对于部分性格孤僻或存在一定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借助写作来宣泄和抒发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倾诉意识。以上策略在一定意义上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语文教学活动。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其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究切合实际的教學方法,以保证情感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阿丽.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工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2]路华俊.感性课堂中的情感渗透——关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融合思路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9).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环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情感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情感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