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地产项目结构方案比选与优化
2020-06-08邓晓春
【摘要】商业地产项目是中心城区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功能多样,配套齐全,能够满足业主多元化的需求。在政府强有力的限价措施下,开发商对项目开发成本的控制变得更为迫切,限额设计较为普遍,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结构布置及基础选型是优化设计与造价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 剪力墙布置;基础选型;剪切;冲切;整体抗浮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人们居住、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商业地产建筑应运而生。成本控制是开发商重点关注的方面,而基于全阶段的成本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居住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应用最为广泛,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结构构件对建筑功能的影响,将剪力墙合理的布置在建筑隔墙位置,既确保结构安全,又能满足建筑功能。基础设计、地下室抗浮设计也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结合某商业地产工程实例,对方案阶段的结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初设施工图阶段剪力墙的布置、基础选型、结构整体抗浮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汕尾市主城区,总建筑面积39.22万m2,由1栋120米超高层办公楼、10栋100米以下的高层住宅、1栋幼儿园、以及多层商业、配套用房及地下室组成,其中超高层办公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多层商业及配套用房为框架结构体系。
本工程所在地基本风压0.85kN/m2,基本地震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
拟建场地从上至下岩土层分别为:杂填土①、残积砂质粘土②、全风化岩③、强风化岩④、中风化岩⑤、微风化岩⑥。
3、方案阶段结构合理化建议
拟建场地由山地平整而成,地形起伏较大,微风化岩石岩面埋深从绝对标高19.0 m到-10.0m,场地西侧和东北角微风化花岗岩局部已经出露地表或埋藏很浅,而场地东南侧素填土和残积砂质粘土均较厚。
超高层办公楼和商业位于西侧,紧邻城市主干道,为满足商业的车位数量要求,第一版建筑方案中,东侧住宅区仅一层地下室,西侧商业区有两层地下室。收到地勘报告后,考虑到西侧地下室开挖全部要破微风化花岗岩,难度太大,且西侧为一期工程,这对工期和造价控制都非常不利,设计给出如下建议:
3.1将场地正负零标高适当提高,减小基坑开挖深度。
3.2将负二层地下室移到场地东南侧土层较厚的区域,降低基坑开挖难度,同时原来此处负一层底板位于填土层,修改之后负二层底板位于残积砂质粘土层,地下室可以采用筏板基础,节约基础造价。
3.3本工程负一层地下室区域塔楼底板开挖均已到达微风化岩石,均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建筑埋深均达不到建筑高度的十五分之一,结构进行了大震与风荷载作用组合下的稳定性验算,基础不再加大埋深。
4、因地制宜进行基础选型
超高层办公楼和商业区底板开挖后全部已到微风化岩,均采用筏板基础,且由于现场爆破范围和深度难以控制,均采用平板式筏基,柱子轴力较大处,配抗冲切钢筋,减小筏板厚度,后面章节有商业区基础造价分析。
各栋住宅塔楼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塔楼基础持力层均为微风化或中风化岩,具体选型如表1所示:
5、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方式对比分析
在业主需求不太清晰的情况下,结合建筑方案图,同时在满足结构计算指标的前提下,布置了以下三个方案供建筑师和业主进行选择。
方案一:剪力墙尽量沿建筑外墙和周边布置,横向剪力墙间距较大,标准层室内梁高较高。优点是:最大限度地获得了一层门厅和架空层的通透性,能有效提高楼盘的整体品质,且外墙基本为剪力墙,建筑防水性能好。
方案二:剪力墙均匀布置,横向剪力墙间距较密。优点:可有效控制标准层室内梁高,集中空调管线基本不需要穿梁,施工简单,标准层能获得舒适的室内净高,结构经济性好;缺点是不利于户内改造,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架空层通透性差。
方案三:剪力墙主要沿外墙、分户墙、厨卫固定隔墙布置,客厅拐角和厨房与餐厅隔墙、卧室之间隔墙均不布置剪力墙,尽量做大板,减少次梁。优点:有利于个性化装修需求,还可根据样板房销售情况随时调整房间分隔,方便户内改造,可最大限度获得使用空间。缺点:结构传力途径较长,经济性相对较差。
三个方案的结构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方案一用钢量最小,方案三最高,但总的结构造价差别在4%以内,经与业主方充分沟通,首开区为满足客户需求多样性采用方案三。
6、多层商业基础与底板方案比选
商业裙房一般为多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或独立基础,为选择最优方案,节省造价,本文以标准跨(8.6m×8.1m)为分析对象,对四种基础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独立基础+防水板的经济性优于筏板基础;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减小筏板厚度,且能够节省造价;采用箍筋抗冲切可以有效减小筏板厚度;由于采用平板式筏基时,计算结果基本为构造配筋,所以宜尽量降低筏板厚度来控制总体造价。
7、独立基础冲切控制和剪切控制的方案比较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2.8、8.2.9条可知,独立基础的厚度主要由冲切与剪切控制,而独立基础的配筋一般均为构造配筋,合理的选择基础的厚度,可以节省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本文分别以冲切控制和剪切控制来确定基础厚度,并比较二者的经济性,基本条件: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00kPa,柱截面600X600,柱底内力标准值6270kN,工程量对比时扣除400厚底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比较结果:冲切控制时,基础尺寸2.0×2.0×0.65,钢筋、混凝土总造价1930元;剪切控制时,基础尺寸为1.5×1.5×2.0,钢筋、混凝土总造价4818元;
因此,在地基承载力满足的前提下,由冲切控制基础的厚度,可以较大程度的节省造价,方案一造价仅为方案二的40%,若再加上巖石开挖费用和防水费用,方案一更有优势。
8、地下室整体抗浮方案比选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4.3条可知,建筑物基础承受水浮力作用时需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常用的抗浮措施主要有抗浮锚杆、抗拔桩、配重等。对于采用浅基础的建筑,采用抗浮锚杆是比较合理的方案。为了解锚杆的经济布置方式,采用两种布置方案进行对比,标准柱跨(8.6m×8.1m),抗浮水头为5.2m。方案一:锚杆集中布置在独立基础下方,方案二:锚杆均匀分散地布置在底板下方;表3给出了锚杆布置经济性比较结果,由表可知,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并减小底板厚度时,总造价可以节约将近8%。
结论:
本文以某商业地产工程实例为分析对象,对剪力墙的布置、基础选型、结构整体抗浮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方案阶段结构应提早介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可在造价控制上赢得主动权。
(2)在高层居住建筑中,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应数量合适且位置合理,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剪力墙主要布置在相对固定的隔墙布置,并尽量减少次梁,有利于个性化装修需求,在精细化设计基础上,不同布置方式对造价的影响相对较小。
(3)采用独立基础+防水板的经济性优于筏板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基且由冲切控制基础厚度时,采用较高标号混凝土和配抗冲切钢筋,可以较大程度的节省造价;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时,相对于锚杆集中布置在柱下总造价可以节约将近8%。
作者简介:
邓晓春(1973.2-) ,女,汉,湖南安化,本科,主要从事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