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专业课的新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06-08符春林易秋芳王振华高荣礼陈刚邓小玲蔡苇

科技资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新工科新时代

符春林 易秋芳 王振华 高荣礼 陈刚 邓小玲 蔡苇

摘  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专业课的隐性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为此,本文从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固体物理》为例)三个方面阐述关于新工科专业课的新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课  新工科  新时代  大学生

Abstract: Facing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recessive educ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an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recess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f new engineering in the new era i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recess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necessity of recess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f new engineering, the exploration of recess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f new engineering by using solid state physics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Recessiv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pecialized course; New engineering; New era; Undergraduate student

近年来,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微博、QQ、微信、贴吧、论坛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方面拓宽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但另一方面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大量泛滥。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庞大、系统工程分解落实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和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业课的隐性教育具有重要地位。为此,本文从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固体物理》为例)三个方面阐述关于新工科专业课的新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

1  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效,但是目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主要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且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这一形式和相对乏味的理论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非常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众会对具有明显诱导特征的信息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1]。虽然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施展出浑身招数,努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但是效果不尽人意。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为此,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大环境、校园环境、专业课程、教师言传身教等开展隐性教育,扎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育理论研究表明[3]:隐性教育不仅具有方式间接、内容渗透等特点,而且具有目的潜隐、过程愉悦、效果持久等优点。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会感受到耳提面命的灌输[1]。由于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受教育者不易因被强力灌输而产生逆反等现象。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通常很重视显性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渠道,而往往并不重视隐性教育。因此,积极探索隐性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对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众多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在高校专业课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等优点[4,5]:第一,在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更易于让学生接受;第二,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精彩、学术水平高的专业课教师往往有尊敬、崇拜的感情,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他们的思想道德、个人修养、行为規范、文化素质都会对接触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此,上海市将高校课程分成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两类,力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思政课程”转化为新型的“课程思政”,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令专业课上出了“德育味”[6]。上海市在15所高校中开设了50余门课程试点隐性思政教育[7]。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就将教学目标拆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两部分,不仅传授解剖等专业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责任意识等。他们的实践经验证明:在高校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提高学习成绩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快速推进,导致综合国力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教育的支撑,因此工程教育已从原来注重技术应用的“技术范式”转换为当前注重实践的“工程范式”[8]。2016年提出的“新工科”为工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明晰的方向和路径: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8]。随后,教育部陆续发布了里程碑式的“复旦共识”[9]、“天大行動”[10]和“北京指南”[11]。

由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因此在关于新工科建设的三大纲领性文件中都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工程伦理”等综合素质。同时,对于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十分便捷,但学习兴趣不浓、注意不集中却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我们能力探索在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便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共振、互补,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3  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固体物理》为例

《固体物理》是材料类、电子类、物理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选修课,有许多知识点适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该门课程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正是大学生形成三观的重要时期。基于此,自2003年以来,我们在三个专业中讲授了这门课程,并探索了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

3.1 教学大纲修订

教学大纲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延续和衍生,又是授课计划编写的主要依据和开展教学活动的纲要性文件。教学大纲规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等。在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应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

为此,我们应挖掘每一门专业课的发展历史、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修订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此,我们修订了《固体物理》的教学大纲。例如,在“目标5:理解倒格子、固体比热容模型、能带理论等的起源、发展历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最后,增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等”;在“大纲执行说明”部分,增加一句“4.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3.2 教案讲义编写

在授课计划的基础上,通常需要编写教案(或讲义),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因此,我们应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中国文化教育等。

例如,在《固体物理》的“晶体结构”知识单元中,我们讲授倒格子与正格子的相互关系时,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通过讲授“倒格点与X射线斑点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证方法。在“晶格振动”单元中,讲授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的适用范围时,阐述真理的相对性;讲授固体比热的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以及与实验定律(杜隆-珀替定律、德拜定律)比较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证方法、批判态度、试错模式。在“能带理论”单元中,讲授“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简化能带图”时,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结合我国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就,适时进行“爱国”“敬业”教育。

3.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创新是课程思政“入脑”“入心”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教学方法是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是服务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讨论式、辩论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广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例如,在我们讲授《固体物理》课程“晶体结构”单元中倒格子与正格子的相互关系时,我们以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的关系作为例子,采用案例分析式互动教学方法,阐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证方法。在“能带理论”单元中,讲授自由电子论的“特鲁德模型”“索末菲模型”时,采用情景式互动教学方法,阐述真理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证方法、批判态度。

4  结语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新工科专业课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以《固体物理》为例,可从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讲义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康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实施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51):26-28.

[2] 新华社.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

[3] 王禹,孙宝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23):60-61.

[4] 李惠.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40-41.

[5] 尚坤,门瑞雪,张欣.专业课教学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57-59.

[6] 新华社.上海高校专业课上出“德育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12/06/c_1120064553.htm,2016-12-06.

[7]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J].2017(1):43-46.

[8]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9] 高教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2017-02-18.

[10] 高教司.“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EB/OL].http://www.moe. 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2017-04-08.

[11] 新华网.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7-06/13/c_129631611.htm,2017-06-13.

猜你喜欢

专业课新工科新时代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