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的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初探
2020-06-08王铮敏
摘要: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教学改革中,根据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探索,以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学习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221-04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经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年的研究探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1,2]。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Engineering Criteria 2000”双循环模式、质量保证的评估模式(2003)和成果导向持续改善之双回圈课程规划与管理模式(2006)等[3,4],其主导思想强调以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三明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3年从理学转为工学,旨在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人文素养较高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出一系列调整,提出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能力指标,建立与专业核心能力匹配的课程矩阵,细化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
普通生物学在整个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作为本科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后续许多专业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刚进入大学时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课程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对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改变高中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普通生物学的成果导向教学进行一些尝试。
一、传统教学状况
(一)内容多,课时少,授课任务重
教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且抽象,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点层出不穷,而教学课时只安排60学时(包含45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5学时的实验教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显得较为紧迫。
(二)教师作为主体负责教学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授课课时,确定课程内容、授课顺序,以求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因而每节课中的信息量很大,多为填鸭式的“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即使这样,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也只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仍然有诸多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学习。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基本接触过普通生物学课程,内容相似,但深度和广度不同,多数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一味地讲述显然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认为教师是在翻炒旧知识,上课走神、玩手机的现象较多见;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且接收的程度有限,再加上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主动学习能力较弱,不仅没去补充相关知识,甚至还可能无法完成相应的课后学习任务。
这种以教材为本、教师为主导、考试作为驱动的被动学习,使学生不明知识重点,仅靠死记硬背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虽然也能过关,但不久之后就将所学知识很快遗忘。总体来看,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枯燥平淡,没有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主体单一,以成绩考核为主
传统教育中,评价主体单一,就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采用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综合而成。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多数是记忆学习的结果,无法体现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成果导向教学探索
成果导向教育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获得的综合能力,因而反向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即培养需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改进[5,6]。
(一)確定课程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可以详细描述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预测。教学目标要简明、可实施,能对教学过程起指导作用。普通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于生活实践;同时让学生具有敢于创新的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应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五个核心能力和10个核心能力指标(表1),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课程矩阵(表2),由该矩阵可见该课程教学对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根据此矩阵,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特别要注意合理安排与后续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内容,浅略介绍不必深入,避免重复)。
(二)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对照与能力指标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本课程设置六个层层递进的模块内容,为了实现课程的主要支撑能力指标,首先需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学习成果(表3)。学习成果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课程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要非常明确、清晰和细化,以便学生的学习、归纳总结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应明白如何协助学生达成效果,获得预期能力的提高。
其中,A1、A21、B1…为表1的核心能力指标。H表示相关性高,M表示相关性中,L表示相关性低。
学习成果确定后,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灵活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问题的求解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确定教学策略,可将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等教学模式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和手机APP、“学习通”,围绕学生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来完成教学活动。
1.课前。教师提出每一模块教学内容的学习成果,并以任务单(需涵盖特定模块的学习要点,并非所有的知识点;查找问题,如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形式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同时提供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课件、动画、视频、名校的精品课程等,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针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小测试,供学生完成课前的学习后在手机APP上完成,检查是否达成学习成果。教师可通过及时查看学生的作答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以便在课堂教学时能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处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前的任务单来完成教学目标,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为主体讲解知识点。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即可按教学进度和内容,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自由选择承担一部分内容的主讲任务。可采用教师课件或自制课件,选派一位或多位同学上台讲授,其他小组的同学可提问或补充遗漏点。教师组织和引导整个过程,要特别注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情况、查缺补漏、总结和强化学习成果。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穿插组织一些主题讨论、学生在线参与。生命的化学基础、细胞的结构、遗传规律等内容在高中已非常熟悉,课上可不做详细解释,而是通过设置小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3)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可安排案例阅读和分析,围绕阅读问题展开开放性的讨论,在综合小组各成员的见解和观点后,每组作最终阐述。大一上学期,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课程已占用较多时间,而案例在阅读时需要查阅文献资料,为避免因感觉有负担反而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的情况出现,仅精选与课堂学习有关联的二个案例“细胞器和人类疾病—溶酶体和Tay-Sachs病”“自然选择中的权衡—亚马孙雨林Mytai lisgorgeous:非常长的彩色尾羽和粗短的褐色尾羽”分别在细胞结构和生物进化中进行。在准备案例时,教师需要认真设计阅读问题,使其既可引导学生的阅读,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资料信息,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团队协作的方式等。
(4)实例教学。在学期初让学生种植小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宿舍,还可以让学生从种子阶段开始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期末带实物展示并做PPT汇报,包括植物的结构、营养生长、繁殖、调控等方面。
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同学间的互动,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思维活跃,对知识点的接受度也较高,教师在课堂上可视情况灵活运用。
3.课后。在每一模块的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采用图、表格等形式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及时复习巩固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随时在“学习通”上进行课后答疑,上传分享相关学习资料、精彩视频等。
(三)完善考评体系
按照OBE要求对教学进行评价,将评价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把能力指标细化作为评价标准,如表4的教学活动测评表。由于考核的时间多不固定,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能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避免期末临时抱佛脚、知识掌握不扎实等问题;同时也可以随时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
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由出勤率、课前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课堂演讲、手机APP小测、实验、期末考试等环节设置相应的权重给出,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出的成绩,能科学地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是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流,普通生物学初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师引导的合作学习、案例讨论中,团队协作和口头沟通、表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学习成果目标达成情况较好,期末成绩优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从传统教学到成果导向教学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杂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因此在吸收传统教学长处的基础上,成果导向教学的探索仍需持续推进,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既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监控和组织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
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由出勤率、课前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课堂演讲、手机APP小测、实验、期末考试等环节设置相应的权重给出,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出的成绩,能科学地评价和反馈教学效果,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47-51.
[2]王贵成,夏玉颜,蔡锦超.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及其借鉴[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17-19.
[3]颜兵兵,殷宝麟,郭士清.以目标与能力驱动为导向的课程构建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3):69-73.
[4]李江霞.EC2000實施效果透视美国院校工程教育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82-85.
[5]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6]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A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Biology based on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WANG Zheng-mi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Fujian 365004, China)
Abstract: General Biology is a basic core course for bio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 the concept of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 is employed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optimization of contents, th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reverse-design and positive-implementation principle.
Key words: General Biology;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learning outcome
收稿日期:2019-09-03
基金项目:2019年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专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YGCS19880572)
作者简介:王铮敏(1967-),女,福建福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