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人才培养的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6-08李芳邵茜尚逸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李芳 邵茜 尚逸飞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高职院校工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工匠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工匠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196-02

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助力“工匠”建设工程、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使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开展技术创新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1]。因此,探索和挖掘高等数学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能够推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而且有利于促进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过程的有效融合。医学类高职院校更应该以培养工匠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融合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醫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普遍注重对学生数学技能及运算技巧的培养,教学内容及方法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性不强,针对不同专业特色拟定培育工匠人才的具体教学研究及实践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理论,对提高学生医学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作用也不够明显。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方法及学生情感态度的设定。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数学方面理解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不强,认为数学很难学,而且学了也没用,只要认真学好专业课就行。事实上,许多数学知识的提出都有着实际背景,并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用于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很好地将人文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对数学价值的目标和认识还很迷茫,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各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数学教材既兼顾了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又兼顾了系统性,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现有的高职数学教材在思路、结构和内容上已远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数学模块机械地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限选或任选,各模块之间关注的是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与医学类专业技能应用的结合,缺乏与学生人文素养及服务意识的结合,缺乏与医学类专业课程的深层次融入。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多采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的讲解和习题的演算,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虽培养了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没有提高其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与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总之,目前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适应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深层次、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新途径。

二、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医学类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医学类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及学习状态,突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性,增加实践环节;注重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增加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知识,采用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多元评价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整合又称为课程综合化或课程统整,隶属于课程设计领域。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整合。整合分为内容整合和方法整合,一般采用平行设计的整合方法较多,既让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建立交叉关系,设立公共教学模块,各学科仍然相对独立;另一种方法是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因此,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在保证数学教学严谨性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讲义或实训教程,开发信息化教学软件,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课程体系中,结合高职数学中的概念和公式,将相关专业知识以例题或者案例的形式编进教材,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实现数学与医学相关专业的衔接,增强实用性,从而有效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数学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匹配的“两张皮”问题。

(二)开展数学建模,突出专业特色

数学建模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做出一些合理的简化及假设,将实际的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明确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软件精确快速求出结果。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所讲知识点结合起来,要重点考虑设计与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建模案例。因此,要进一步调整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入结合医学行业专业知识,形成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智能化,网络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数学教师应用慕课、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开展教学已屡见不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数学软件开展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数学软件有Matlab、Mathematica及Maple,恰当利用它们既能避免学生做烦琐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还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2]。应用以上软件,专门开设2~4学时的数学实验课程,利用计算机工具演示和操作,比如输入简单的命令就能进行求极限、导数、积分、微分方程的运算,尤其是一些医学检验学相关的案例,能够让学生看起来更加形象直观,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