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晶:数控设备“守护者”
2020-06-08邬婷李军
邬婷 李军
王永晶在使用液晶手轮操作数控机床
2018年取得了第六届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第一名、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第三名等多项好成绩。今年4月,王永晶获得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榮誉称号。面对荣誉,他表示:“技艺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荣誉只代表对过去工作的认可,自己需要时刻警醒,对标‘工匠精神,加强‘五小六化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与技能,为企业站好岗、尽好责。”
“这台机床底下怎么会有油漏出来,我得去看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5月8日,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太重集团轧钢设备分公司轧钢厂的王永晶就已经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工作。他察觉到一台斯柯达Φ200mm落地镗铣床出现了漏油情况,随即就对机床进行检查,发现油槽内铁屑堆积过多,油在不停循环中通过铁屑渗漏在机床下面。王永晶第一时间要求操作者对机床铁屑进行及时清理。解决好镗铣床的问题之后,王永晶又投入到龙门铣的修复工作中……
下午4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已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的王永晶才腾出点时间,与记者攀谈起来,爽朗的声音、饱满的热情,给人一种昂扬的冲动。
跟随王永晶的脚步,记者进入到一间约3万平方米的生产加工车间,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之景。“每一台生产零部件的机器,其实也是由机器制造出来的,而这机器之母,就叫做机床。”刚入车间,王永晶就向记者进行起了“科普”。车间里,数控设备、特种设备等各种设备有上百台,王永晶熟悉它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点点异动都能立刻察觉。“别看这一套套呆呆木木的设备,但各有各的脾气。一台设备出故障,将会影响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维修工人就是设备的医生,智慧与技巧决定着生产运行的节奏。”王永晶对记者介绍说。
2005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的王永晶一心投身数控机床领域。2009年到太重工作。白天他穿梭于满是油污与铁屑的设备之间,不断对各类设备进行调试与维修;夜晚又积极学习各类数控系统装调知识,总结维修经验,辛勤的付出让他很快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我们车间有近80台加工设备,每一台设备都有它自己的脾气秉性,让我操心最多的是2005年购买的德国希斯天桥铣。”
2017年元旦,分公司重点设备德国希斯数控天桥铣滑枕主轴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生产进度。“这个型号的德国数控机床是国内仅有的一台,专门加工别人干不了的高精度零部件。当时核心主轴因故障造成停机,每停机一天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是一万元。而外方提出的维修条件极其苛刻,预估的维修时间长达3个月。”王永晶回忆道。
费用贵、周期长,厂里实在等不起。没先例、没图纸,面对国内从未有人对德国希斯的滑枕部件进行过拆装维修的境况,王永晶临危受命,担任突击组组长,“设备既然能做出来,就一定有办法修。”说干就干,王永晶带领工部技术骨干在没有装配原理图的境况下开始大胆假设、创新实践。
设备总重400吨左右,而故障部位正好在机床的下方。庞然大物如何精密拆装、严丝合缝,王永晶和工友们决定自己设计工装精准安装。一次次的尝试后,他终于将主轴圆滑枕进行拆解,完好无损地拆出内嵌式主轴水冷电机。在维修电机的同时,他还对圆滑枕内其他部件进一步拆解检查,解决了之前主轴出现的问题和C轴夹紧体严重漏油的问题。反反复复40个昼夜,王永晶和工友们彻底解决了设备故障,比外国专家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维修费用也只有17万元,成为全国首例对希斯天桥铣圆滑枕拆装维修案例。“设备的成功维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自信,无论国产的还是国外的,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上!”谈到当时取得的这项突破性成果,王永晶感慨地说道。
身为太重轧钢设备分公司维修工部主任,王永晶除了每天在车间巡视检修,还要不时地接打电话,通过对方描述的故障状态,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并远程指导修复,几分钟内使机器恢复正常运转。“如果是小问题可以手机指导维修,但有些问题必须由专业的维修人员到现场维修。而遇到那种情况,我会根据电话中现场人员的描述,作出分析研判,并提前准备维修工具,制订初步的维修思路。”王永晶说。如今,“床子坏了找永晶”已经成了轧钢分公司每一位职工的共识。
飞转的车床,火红的钢屑,赤诚的匠心,王永晶十五年如一日,以行动诠释着三晋工匠之魂。
王永晶正与同事一起查看机械图纸,分析故障点
王永晶检查电柜内电气元件是否有故障
王永晶正在操作数控机床液晶手轮检查机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