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以实践为主的小学语文幸福课堂

2020-06-08周莺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幸福课堂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周莺歌

摘 要: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获得的四项基本素养,是教师努力教学的成果体现。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将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下文中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实践训练打造小学语文幸福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训练 幸福课堂 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是我们要学习的母语。语文教学应该着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师要打造幸福的小学语文课堂,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听与说的实践训练

听与说是小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项比较重要的基础性训练。小学生在听说实践中,学会认真倾听,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然后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思想观点,把自己想要说的话流畅地表述出来,这是听、说能力训练的目的。

听与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独立进行都会让训练效果大幅降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上课时经常有小动作,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天性—以目代听,通过动作表情吸引学生注意,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听说训练。大部分学生认为听是简单的,说才是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听人说话,集中注意听人说话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礼貌。听是说的前提条件,说是听的结果表达,学生只有在听到话以后才有机会表达出来,这就意味着口语训练是存在先决条件的。教师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丰富这一优势,将学生的听说训练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向奶奶爷爷老一辈的人请教他们当初的学习与生活并总结成一个小故事。这既要求学生认真听说,又拉近了学生与长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听说的乐趣。幸福往往是创作出来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

努力。

二、读的实践训练

书声朗朗的课堂才是合格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读,用心地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是他们学语文感觉最幸福的事。小学语文课堂是幸福的语文课堂,孩子们能够放开自己的嗓子,响亮地去阅读,这能很好地陶冶情操,并增加语文知识积累,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要让学生喜欢读,需要有多种方式的读去引领。首先是教师的范读:教师在开展新的课文内容教学前,要先带领学生朗读几遍课文,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教师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尽量让学生听到每个字的发声,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融入到感情中,避免声调一致。大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只做到了朗读声音洪亮,至于读的技巧他们没有做好,甚至根本没有。朗读必须要求学生走心,要求他们在读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对于那些只用力而没用心读的学生不要批评,而是鼓励学生在声音洪亮的同时,尽量添加一些情感进去。如果学生朗读不够规范,教师要亲身示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该学生周围的同学中树立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阅读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默读也可以出声读,可以选择性地阅读也可以全篇通读。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尚未成形,很容易受到读物的干扰,教师要起到监管的作用。在学生自由阅读前,教师要预先了解学生的读物,避免学生的精神被污染;并尽力放宽视野,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读物。教师要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班级内定期举办书友会,让学生们推荐自己近期所阅读的书籍,有可能会感染到他人。尽管学生的语言稚嫩,想法可能很幼稚,但是他们的热情和信心值得教师尊重,对他们的进步与成功应多多表扬。阅读会使人进步,当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觉阅读是一种幸福时,阅读就会成为自发的行动,成为生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三、写的实践训练

写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他们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用积累的语汇进行集中表达,加上一定的技巧,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并且写到纸上,形成一篇作文。作文的过程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考核。因此,写作文往往会让学生比较犯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想让孩子们幸福地去写,必须要注意提高学生写的兴趣:一方面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再就是写前进行有效辅导,然后还要学会如何修改。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如有的学生描写太细致导致文章内容臃肿,有的学生抒发感情的方式生硬虚假,有些學生总喜欢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式和表达手法,但是其用法是错误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作业表现和课堂的及时反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设计。小学生因为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情感的理解较为浅薄,对于情感的表达较为生疏,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体会情感并记录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周六日给父母洗脚或者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在家庭的温馨中感受亲情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小学生对于词汇和语句的积累较少,在写作时经常苦于下笔,好不容易想到要写的内容却发现有些字不会写。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的习惯。每天的日记不要求字数,而是要求记录下每天的生活,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只要学生产生了记录的意识,那么词汇和语句的积累就变得容易起来。写作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实践,教师讲解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需要学生真正地动笔去体会,才能掌握教师讲授内容的精髓。部分学生认为作文是痛苦的,对于写作文极为抗拒,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作文。作文离不开实际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日常生活中的甜蜜、琐碎、无奈、痛苦,最后整理成一篇成功的作文。

总之,小学语文学习要着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和积累。要想打造小学语文幸福课堂,老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学会怎样听、怎样说、怎样去读、怎样去写,把语文学习的基础打得牢牢的,为他们以后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幸福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相长,也有幸福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魏丽《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6期。

[2] 马丽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21期。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构建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04052)

猜你喜欢

幸福课堂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化学课堂让学生幸福学习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生命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