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刺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实录
2020-06-08许言乔云飞阎明王晶
许言 乔云飞 阎明 王晶
摘要: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刺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包括前期科学选址、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协调合作等关键节点工作中尝试将传统与前沿技术相融合。通过此次修复项目,中乌双方共同探索了在中亚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修复中的最小干预和预防性保护理念与方法,同时将历史建筑修复与古城环境提升有机融合,使修复后的古城北门区域整体风貌得到较大改善,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援外文物保护工程;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哈桑清真寺,保护修复
一、项目背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图1)。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签署《中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乌友好合作条约》。
为了深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根据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向我国政府提出的文物保护合作援助申请及政府间换文文件,经商务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业人员赴乌开展项目可行性考察工作。
2015年4月,中乌两国签定项目实施换文,确定中国政府同意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该项目主要內容包括对希瓦古城北门附近的阿米尔·图拉(Amir Tura)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Khasahmurad)清真寺两栋典型伊斯兰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图2、3、4),并对其相关区域环境进行整治与展示。2017年3月,中乌两国签定修复项目实施协议,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组成的援乌中国工作队(以下简称“中国工作队”)总体负责此项目。
二、项目实施
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以下简称“修复项目”)是一项以充分支撑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遗产保护修复与展示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科学选址、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协调合作等关键节点工作中尝试将传统与前沿技术相融合。通过此次修复项目,中乌双方共同探索了在中亚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修复中的最小干预和预防性保护理念与方法,同时将历史建筑修复与古城环境提升有机融合,使得修复后的古城北门区域整体风貌得到较大改善,树立了援乌文物保护项目的鲜明形象,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有的放矢铺陈修复工程选址研究
修复项目选址、制定修复目标的科学决策取决于项目前期的支撑研究。正如《威尼斯宪章》所要求的“在任何情况下,修复工作的进行必须遵循对该文化纪念物的考古及历史研究的结果”,项目选址支撑研究包括中亚历史城镇研究、希瓦古城格局研究以及伊斯兰建筑历史考证等。
选址研究针对希瓦古城这类世界遗产城镇的特点,开展了关于丝绸之路中亚地区伊斯兰历史城市、建筑等一系列专项研究,有的放矢地深入了解希瓦古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城市、建筑的营造特性,从宏观区域层面到微观建筑尺度,对伊斯兰城市与建筑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对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历史城镇的调查与对比分析,有力地支撑了修复项目的科学选址工作。
1.中亚宗教、文化中心——希瓦古城历史研究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同哈萨克斯坦接壤,南邻阿富汗,西南部与土库曼斯坦相邻,东接吉尔吉斯斯坦,东南部同塔吉克斯坦相连。其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为平原,是中亚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境内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等中亚地区主要河流,这些河流是丝绸之路沿线维持巨大规模人口的重要因素,其流经的区域也是丝绸之路沙漠绿洲城市的集中发展区域。
希瓦古城位于花剌子模盆地的阿姆河古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是阿姆河流域最重要的古城之一。希瓦地区自4世纪以来就是丝路重镇,历史悠久,商贸活动、文化交流频繁,古城中多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叠压。据考古研究可知,现存古城叠压在古希瓦城之上。苏联考古学家的调查显示,地面现存古城始建于10世纪的花剌子模国强盛时期,在沙漠中形成自己的商贸路线,到14世纪,希瓦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大城市。1512年,乌兹别克王族伊尔巴尔斯建立希瓦汗国,原定都乌尔根奇;因阿姆河改道,首府于16世纪末迁至希瓦;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希瓦古城都是穆斯林世界最大的宗教中心之一,是历史上区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作为通往伊朗的沙漠商队的最后一个驿站,希瓦古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的城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中亚地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8世纪,希瓦城因连续战乱遭到严重破坏。19世纪初,希瓦汗国再次强盛,希瓦城得到持续约一个世纪的恢复、重建。城内残余的建筑废墟被原位平整,形成新的城市地坪并在此之上重建大型建筑,早期保存的建筑局部外墙被埋于新地坪之下。希瓦城成为城市行政管理、政治统治和文化交流中心。
希瓦汗国于1920年覆亡,苏联在此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加盟共和国。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希瓦隶属于花剌子模州。
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项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协调的整体城市,是花剌子模城市文明的独特见证。伊钦内城的纪念物构成了杰出且独特的中亚传统建筑群,见证了14世纪至19世纪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历程。希瓦古城的伊钦内城的纪念物构成了杰出的建筑群”,具有杰出的突出普遍价值,城市格局完整、代表性文物建筑古迹众多,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也是希瓦古城成为修复项目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因。
2.要塞、内城与外城——希瓦古城格局研究
中世纪的中亚伊斯兰城市发展大致遵循着以下拓扑关系:由原有聚落的核心发展转变为城市的防御工事要塞(城市核心),要塞之外建设由城墙护卫的城镇(内城),城镇之外的区域是商旅或手工艺人居住的郊区。这是中亚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城市布局、形式有所不同,但很多中亚重要城市均遵循了这一总体发展规律。
希瓦古城的整体格局也遵循了这一城镇发展特征,是中亚区域历史城镇的典型代表。希瓦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图5),分别称为伊钦·卡拉城(ItchanKala)和迪珊·卡拉城(Dishan Kala),内城西北角为城市军事核心。整个城市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其中,伊钦·卡拉内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希瓦古城的遗产区,是古城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区域,18-19世纪的城市行政、政治和经济中心。
整个内城城区呈一个南北长650米、东西宽400米的矩形,面积约26公顷,遵循着中亚城镇建筑的传统方式建造:外围由砖砌的10米高的城墙包围,内部由东西、南北两条主要道路联通四座城门,城市的军事核心则位于内城的东西轴线西端。
内城中最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如宫殿、清真寺、浴室、商店等均沿城市东西主干道分布,干道两端连接东、西城门,也形成了古城的一条重要轴线。内城南北道路沿线则主要集中了多个经学院和小型清真寺,与东西轴线十字交叉形成了内城的主要架构。项目修复对象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即为南北轴线上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公共建筑,并与内城北门、北部城墙及周边的道路、民居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区域,修复项目实施后可以更为完整地保护、展示希瓦古城历史风貌。
伊钦·卡拉内城分布着约50处古老的文物建筑和200余处民居,主要建筑类型包括宫殿、经学院、清真寺、宣礼塔、陵墓、市场、商队旅店等,同时还有可汗、官员和富商的住宅以及大量普通民居,基本包含了伊斯兰城市主要的建筑类型。由于希瓦古城内的重要公共建筑几乎均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建造完成,建筑群密集均布,整个古城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各类建筑在古城周边城墙与城市轴线的统摄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6)。
由于中亚城市的防御性特征,古城内建筑物很多都具有城堡式建筑厚重雄伟的风格。大面积厚重的砖墙或土坯墙和窄小的开窗不仅体现了建筑的防御性,也是中亚沙漠地区有效调节室内温度的主要措施。在这些或低矮或高耸,或小巧或宏伟,圆顶或方顶,幽暗或明亮的建筑上,印刻着杰出的建筑艺术成就。城中的民居建筑材质以夯土、生砖为主,而大型公共建筑则多使用烧结砖以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古城内部的石板路或土路大多狭窄,两侧高大建筑有沉重的大门和封闭的院落,建筑顶部多有雉堞,建筑物角部有塔楼。
丰富的建筑装饰也是伊斯兰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从9至12世纪,各种建筑装饰的形式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前伊斯兰时期留传并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包括由常规的或特殊形状的砖、木、伊斯兰cirih、甘切夫Ganch雕刻而成的装饰砖以及带有雕刻的陶器(图7)。从12世纪开始出现釉面砖,并使用浅蓝色、深蓝色、白色釉料构成陶器上雕刻的装饰图案。
希瓦古城最为著名的建筑装饰技艺是希瓦木雕,并体现在建筑物的所有木质构件上,如立柱、门和护窗。希瓦的工匠在雕刻方法和技术上沿袭了花剌子模古老传统的装饰,但在构图和图案设计上创造了独特的希瓦式样。
(二)因地制宜制定保护修复工程措施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基于前期支撑研究的成果和修复目标,制定了较为全面的保护修复策略。项目根据希瓦古城的特性以及修复对象的残损状态,本着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按照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知常达变的修复策略,因地制宜地实施综合性保护修复措施。
1.治病求本——因循遗产环境特征
(1)深入探查建筑特征
阿米尔·图拉经学院由穆罕默德·拉希姆汗一世的儿子阿米尔·图拉于1870年建造,是17-19世纪布哈拉汗国与希瓦汗国时期伊斯兰宗教建筑的代表之一。经学院建筑立面装饰较少,处于未完成状态,这可能与当时俄军的入侵有关。该建筑曾在1983年进行过立面整修。
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坐东朝西,整体平面为“回”字形格局,围合中部庭院空间,是伊斯兰经学院建筑的典型形制(图8)。主体建筑东西长51.4米、南北宽36.8米、高约6_8米(现地面露出部分),西部入口高约14.5米(现地面露出部分),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内部主要功能包括中央大厅、教室和寝室,共有约50个房间。
经学院正立面朝西,入口为两层建筑,庭院建筑由一层的单间寝室组成,建筑立面高度用女儿墙拔高,四角设有高耸的防御塔/宣礼塔。整个建筑沿东西纵轴对称布置,而双拱顶横轴院落布局又有其自身特色,院落东侧、南侧和北侧三面由椭圆形穹窿顶的教室与南侧中部圆形穹窿顶的开敞大厅组成。
如图8所示,内院南北各有一个正门,北侧门通向两个并排的单间居室,南侧门通向圆顶清真寺,两个正门均为砖砌拱顶敞厅。经学院所有房间沿横向轴穿廊布置,院子的拐角处用半八边形墙槽处理成通道与房间。单间居室和正门的院子正面装饰有“马约里卡”磁砖楣饰,角塔墙面装饰有嵌入的釉面砖和绿色的Girih装饰,在居室窗户上装饰有甘切夫Ganch雕花窗格。
根据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古迹保护和修复项目科研设计勘察院的修复工程资料,阿米尔·图拉经学院西部和南部区域为希瓦市的民居建筑。此前19481975年经学院被用作生产合作社,部分房间用于盲人的居住场所;1972-1973年,经学院正前方的商业街得以恢復;1979年经学院内部进行了小修,之后经学院一层还曾用于希瓦市公共图书馆阅览室。
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建造于18世纪晚期。清真寺主体建筑坐南朝北,主体由北侧院落、中部半开敞的夏季独柱礼拜堂、南部的冬季室内双柱礼拜堂、东北角宣礼塔构成,是希瓦古城小型清真寺的典型形制,东侧及东北侧有附属房屋(图9)。建筑整体范围东西14.3米、南北16.3米,主体高约7米(自原始地面),共一层,除宣礼塔外均为平屋顶,砖砌外墙与中部木柱混合承重。建筑整体外观与周围民居相似,清真寺木门由雕刻的伊斯利米风格图案装饰。
(2)科学诊断建筑病情
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通过对两栋文物建筑本体进行全面详细的“诊察”,发现经学院建筑本体病害包括墙体和屋顶变形、开裂、整体结构裂缝较多以及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等。而清真寺现状病害主要是墙体、屋顶的变形和开裂以及室内墙体抹灰斑驳脱落等(图10、11、12),相对经学院的建筑病害较轻。
经学院建筑表现出来的各种病害症状,其主要根源还是来自于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工作队将经学院建筑内外四个立面共八个面布置了304个标高沉降-观测点,其中最大沉降值超过-0.7米,且南立面形成了连续性的大幅度基础沉降。由于希瓦古城现存历史建筑大都在10世纪原有古城废墟上进行建设,因此建筑基础主要地层除黄灰色的细砂、粉土,上覆亚黏土(粉质黏土)、砂质粉土(粉质黏土)及黏土外,还存在一个人工堆积层,主要为再沉积的亚黏土(粉质黏土)和砂质粉土(粉质黏土),其中包含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由探沟资料可知,经学院墙体基础埋深约2.17~2.85米(室内外地面标高不同,因此埋深不同),建筑基础为直立地面砖砌结构,无放脚,局部发现下有15~20厘米砂石垫层。
2.标本兼治——找准遗产本体病因
(1)准确探查建筑病因
文物建筑的病害表现为“标”,修筑工程则需通过综合整体审查病因,切中要害“治本”。经过勘察,造成经学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害,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毛细水在内的水分共同作用。地下水的影响首先是因为经学院建筑周边地下水水位不均匀。希瓦市地处沙漠边缘,属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地下水埋藏较浅。根据对经学院和清真寺勘察期间各钻孔揭露的地下水埋深及水位标高数据可知,清真寺区域地下水位基本在同一个标高、埋深基本一致,所以基本没有发生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而经学院的地下水位则呈现出东侧埋深浅、西侧埋深深,北侧埋深浅、南侧埋深深的趋势。
其次是建筑南侧道路紧邻民居,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向路面,导致地表水常年淤积,加之地下水毛细作用对建筑基础的腐蚀、风化,这些对经学院建筑南侧基础稳定性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南侧基础的连续不均匀沉降(图13)。
对于建筑基础的修复,依据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数据并结合沉降监测对基础病害发展趋势的判断,项目组对重点下沉部位采取了局部分段交叉灌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对其他沉降部分则采取了持续监测的审慎态度。修复工程在运用这些现代技术采取“硬手段”的同时,也尊重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建造特点,在建筑地面砖基础之上设置或修复了油毡、芦席、下卧石、木隔潮枋等基础防潮层,同时注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对建筑基础的通风、干燥措施,使用“软方法”阻止地下水毛细作用对建筑的不良影响。
针对经学院建筑结构因基础下沉而造成的墙体、屋顶变形、开裂,项目先后实施了结构加固、裂缝修补等维修措施(图14)。在维修中,中国工作队尽可能使用当地传统材料和工艺,遵循可识别原则,对建筑进行修补、修复,确保建筑现存形制真实完整、结构安全稳定、各类残损及安全隐患消除,使建筑历史信息得到最大保存,彰显历史建筑的价值(图15、16)。
(2)科学组织场地排水
地面排水不畅导致路面污水淤积也是经学院建筑基础受到侵蚀的重要因素。经学院周边地面材质为土质路面,修复前场地内无明显的散水和铺墁,地面不平整造成局部污水淤积。古城原有地面排水以地下径流及人工开挖渗水井为主,沿街居民生活污水也有部分向路面倾倒,夏季瞬时降水量较大时,建筑周边及路面也常会形成泥泞和积涝(图17)。
为彻底解决建筑排水不畅带来的基础糟朽问题,修复项目需要将其周边环境一并考虑,整体组织场地排水。修复范围内场地整体南部高北部低,最大高差约2米。为尊重原有场地特征,提升修复项目整体效果,场地排水设计将本区域内排水系统与北门外希瓦的城市排水系统连接。根据地势与现状,采取“场地分区、道路分段”的整体排水策略。
为减少场地变化,尽量尊重现状,排水设计沿用希瓦古城原有渗井与地表蒸发、地下径流结合的排水方式,以经学院中心为排水起始点,沿南北向主干道分别向南、北方向顺地势坡降。南北主干道道路纵坡坡度依据现状控制在0.5%~1.5%,路面设计横坡坡度约2%。每段道路在利用原有滲井基础上增设新渗井作为排水口。道路两侧为结合局部绿化的民居建筑散水(图18)。
5.知常达变——提升遗产环境品质
(1)整体提升北门风貌
修复项目在保证两栋文物建筑本体安全性以及文物价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基础上,将建筑修复与古城周边环境整治有机连系起来。此次环境整治设计区域围绕经学院与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沿南北主干道向北延伸至古城北门(图19)。通过实施文物建筑的展示、古城民居的整治、南北主干道的改造、北门及城墙的整饬以及城镇广场的景观塑造等措施整体提升了北门环境质量,使北门成为希瓦古城新开放的主要出入口,也使文物保护成为改善古城环境,提升北门区域整体风貌的有效手段。
环境展示与整治设计深入挖掘希瓦古城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征及其载体,串联古城南北主干道上的重点文物建筑,形成一条遗产展示轴线,与目前沿古城东西向主要轴线分布的遗产展示核心区互补,共同完善希瓦古城的整体展示结构。
针对希瓦古城整体、统一的突出普遍价值,环境设计注重维护古城整体格局和肌理,保留整治区域内道路狭窄、民居密集且围绕公共建筑的空间特征,因地制宜地实施道路改造与民居整饬措施。同时在经学院与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之间形成小型广场,在北门及城墙前形成古城入口广场,为希瓦古城北部区域增加了新的游憩停留场所与文化节点空间(图20)。
修复项目环境整治设计尽量以不影响古城风貌的方式解决古城存在的基础设施匮乏问题。结合原有场地的排水、供电系统整理,综合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谨慎引入现代城市元素,给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便利。设施提升充分与希瓦古城总体规划衔接,为今后古城发展留有余地,为整体真实、全面展示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希瓦古城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2)适度优化古城景观
古城修复范围内的环境景观设计尊重希瓦古城原状,设计元素简洁、手法一致,广场设计强调在密集民居中创造舒朗平整的整体形式。在以南北向道路为轴线统摄的线性空间中塑造局部放大的广场,并增加广场中的景观绿化,在形成空间节奏的同时优化古城景观绿化环境。同时将周边道路以当地石材、黏土砖等材料按照传统方式分区铺砌,只在区域边界细节上加以区分,强调古城环境的整体感。
在经学院入口前,延伸经学院东西轴线作为经学院与清真寺之间广场的东西向轴线,与清真寺南北向轴线正交建立小广场秩序,同时呼应两栋主要历史建筑和南北主干道。两轴线相交处为旋转45°的方形区域,也是场地核心绿化区域(图21)。
场地整体设计注重几何关系的运用,并通过当地黏土砖铺砌方式及模数的变化完成场地铺装。为适应当地少雨干旱的气候,借鉴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历史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广场绿化采用规整几何形狀嵌入砌筑,并结合竖向设计进行场地排水。广场铺装材料以当地黏土砖、石材、土坯等为主,部分景观小品等设计辅以木质、金属材料(图22)。
在空间与材料尺度方面,工作队充分调研古城建筑模数及环境的材料使用,注重延续希瓦古城传统材料模数,例如使用25×25厘米见方的传统砖,根据不同铺砌方式,对人行广场和道路进行平铺、错缝或人字纹铺装。在车行广场和路面则选择25×50厘米长条形方砖进行错缝或回字形铺装,仍然维持了古城原有建筑材料模数(图23)。
(三)合作探索传统与前沿技术创新
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积极引入文物修复前沿技术,并充分吸收当地传统工艺,全面与当地工匠合作,在数字化勘察记录、文物建筑病害专项监测、希瓦传统木雕工艺保护传承等方面探索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中传统与前沿技术的融合。
1.数字化勘察记录
在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工作队引进国内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密数字电子水准仪等高精细测绘设备开展了丰富的前期勘查与研究工作(图24、25、26)。为全面、多角度获取建筑现状形制、地形高程等基本数据与基础沉降、结构变形、墙体开裂等建筑病害信息,工作队使用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地对文物建筑进行了航空摄影,获取了不同角度的文物建筑航空影像,实现了大比例尺高精度测图和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作为科学研究建筑本体病害、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的重要依据。
2.建筑病害专项监测
工程实施前,工作队对经学院建筑及四个宣礼塔的倾斜情部进行了精确测量。为动态了解文物建筑是否存在持续加剧的沉降、倾斜变形,并检验修复效果,以勘察时期的测量数据作为基准,在建筑多个位置布置了沉降观测点(图27),持续监测建筑变形,取得动态数据,为后期选择加固方法与加固位置,实施最少干预的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在对建筑重点部位及关键倾斜部位实施了必要的加固措施后,修复工作及时排除了两栋文物建筑的安全隐患,科学地解决了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地下水渗透对墙体产生的危害以及建筑墙面开裂、剥落等一系列文物建筑病害问题。
三、项目社会效益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充分考虑当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及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创造公共活动、停留与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真实、完整地呈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修复项目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希瓦古城北门区域的整体环境品质,在文物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综合社会效益。
(一)提升希瓦古城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水平
选择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文物建筑及希瓦古城北门区域进行整体文物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工作,是基于中国工作队对希瓦古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度认知,以及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担当精神。这一整体保护修复项目可以增强希瓦古城的保护、展示、阐释和宣传,同时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及游客(图28)。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修复项目在希瓦古城主要入口之一的北门树立了鲜明的整体形象,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带人中亚地区,整体提升了希瓦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图29)。
(二)深化中乌及中亚地区间文化遗产保护交流
援乌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是中乌双方密切协同合作的成果。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科研生产总局以及希瓦市政府在中方人员赴乌、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场地利用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乌方为协助中方顺利开展修复工作,向中方推荐了本国具备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方提供当地传统古建筑修复的技术咨询,并在施工中协助中方沟通希瓦古城相关管理部门,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在科学实施希瓦古城保护修复项目的同时,中方还注重深化中乌及中亚地区间的文化遗产保护交流。2018年11月,中乌共同组织在塔什干召开了“‘一带一路文物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希瓦古城保护与利用国际交流会”。会议围绕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遗迹修复项目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耳其的60余位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图30)。中外专家们交流了历史上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交往并讨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交流了各国历史建筑修复方法与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案例。本次大会也是中国与中亚四国及土耳其在遗产保护修复领域的首次研讨会,旨在以希瓦古城修复项目为契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文化遗产领域的学习借鉴和探讨交流。
(三)推动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充分了解、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在坚持最小干预和保持文物原状原则的同时,综合考虑希瓦古城旅游发展和居民生活,探索综合的文物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方式,为乌兹别克斯坦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模式和有效的方法。工作队将经学院现有建筑内部空间加以整治修复,在周边环境设置区域广场、增加排水、照明等设施(图31);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与当地居民加深沟通,逐渐在文化理念方面与居民达成共识,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利用历史建筑及其周边设施进行培训、宣传、文化交流等社区活动,并不定期举办交流展览,进行文化宣传。
(四)协同合作提高当地就业及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修复项目在希瓦古城实施的三年中,中方充分尊重乌方传统工艺,聘请乌方专家及匠人参与修复工程。同时积极听取项目使用方希瓦市政府及北门附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项目重大技术节点实施前充分与乌方技术人员沟通协商。
秉承中国传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合作共赢理念,中国工作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培养当地人才。除施工技术组人员由国内派出外,项目技术顾问、工人等尽量雇用当地人,中方技术人员在工人上岗前进行文物修复技术操作的相关培训(图32),让很多参与修复项目的当地居民在项目结束后已经成为可以独立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今后继续参与类似工作。工作队结合当地工作习惯有序安排日常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就业,带动民生经济,得到古城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同时,工作队组织国内专家不定期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图33),加强对乌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并于2018年9月在中国举办亚洲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以国际文化遗产合作项目带动提升了当地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五)实施希瓦古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计划
修复项目充分考虑了希瓦古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古城总体规划及相关旅游等专项规划,力求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并通过与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让希瓦古城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21世纪的“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焕发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四、结语:中国智慧、文明互鉴
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文物保护援助工程。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乌双方各级领导人均给予了密切关注与支持。项目得到了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文物局、驻乌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和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科研生产总局、希瓦市政府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2020年3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到希瓦古城视察了此项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他高度评价了中方修复工作,并表示文化遗产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宝贵财富,保护好文化遗产并传递給子孙后代是当代人的责任。希瓦市市长朱马尼亚佐夫认为,希瓦古城开展的保护修复项目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援乌修复项目体现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性、长期性、综合性与复杂性。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与当地技术力量深度合作,从希瓦古城的两栋文物建筑修复人手,以点带面地对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详细调查、踏勘、记录和研究,有效实施了综合性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了中国文物保护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
同时,项目以遗产保护修复与展示利用为契机,整体提升项目区域环境品质,积极参与到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中,将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不断扩大中国文物保护修复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各种类型的技术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遗产保护人员互相借鉴、学习。
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以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理念与方法为主导,以科学实施保护修复项目为原则,兼具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升与保护修复技术创新,融合了实施项目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中乌人文交流拓展至文物建筑修复和研究领域,夯实了国际文物建筑合作修复的研究基础,充分挖掘历史上的丝路文化交流和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明融合,主动发挥文物保护作为文化基础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举措。中方在国际文物保护合作项目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丝绸之路沿线谱写了中国与中亚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