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舒适家居行业发展(之四)
2020-06-08
本白皮书第1章指出了舒适家居与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细分专业)之间的不同之处,而本章则针对舒适家居细分专业(系统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确定现有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目标与舒适家居目标的差异,提出在舒适家居目标下现有专业改善及发展方向,以及各专业高效协同的措施,提出舒适家居行业发展的微观建议。
一、 室内环境改善策略
传统舒适家居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居住和小型建筑空间客户,集成商的商业进入门槛比较低,而同时产品选型设计和安装技术繁杂,用户使用和维护要求比较高,又有降低成本的要求,而且还存在消费升级的趋势,这些问题形成了突出的产业矛盾。
而在传统舒适家居领域,各细分专业是独立存在而由经销商进行组合集成的,其组合的动力是“小单并大单”的利益驱动,而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经营体系,因此也无法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在销售、安装和服务方面面临信息脱节,成本偏高但用户满意度偏低。
《白皮书》第1章给出了舒适家居的细分行业。舒适家居体系试图从品质室内环境的角度看问题,适应全周期消费升级发展趋势,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图1是舒适家居细分专业改善的方向图,可以看出适应消费升级、减少消极措施、增加积极措施和改善效率效益的四个发展方向。
对应每个细分专业,设计者或厂家和集成商可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1)用户需求动机;(2)积极因素增强;(3)消极因素削减;(4)增加效率和效益。通过上述方法找出用户的核心价值;发展本专业提高环境质量的产品技术和方案;在方案中消除环境质量负面影响的工作内容;找到降低专业链成本、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先进的技术(通讯、物联、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和舒适家居网络平台服务能提高效果保障,加强交付后的维护、维修及替换,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善能源效益和幸福指数。
要寻找舒适家居市场新的增长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从体验模式的角度去寻找用户升级需求,据此开发新舒适产品、系统和服务;(2)从产业链的角度寻找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条龙服务;(3)促进智能与产品和系统的融合,机电系统与装饰的融合,提供更便捷周到和节能的解决方案;(4)整合舒适家居不同部分的管理于统一平台,整体与电商、互联网家装、地产公司等无缝对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服务水平;(5)结合绿色建筑、健康中国、智慧城市、国家节能政策,谋求更大的行业发展空间。
以“卫生、舒适、健康性”为横向指标,以“需求动机、积极因素、消极因素、效率效益”为纵向指标,在3 x 4=12节点上,找出相关专业产品、设计、安装、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进步方向,找出新的发展方向。表1以高级教室环境为例,在卫生、舒适和健康性方面进行分析,找到一些发展点,为方案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其背景是,在北京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某中学教室室内环境的升级方向。
不仅对空间,对产品和系统也可以做同样的分析,找出核心价值和设计思路。
二、 室内装饰装修
传统意义的建筑装饰装修是这样定义的:“室内(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室内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装修的基本范围指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小到家具摆放和门的朝向,大到房间配饰和灯具的定制处理。装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加强审美效果,并提高其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以环保为设计理念。完美的装饰装修应与客体的功能紧密结合,适应制作工艺,发挥物质材料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舒适家居重新定义了室内环境价值,是室内环境应该对室内空间占用人员的卫生性、舒适性和健康性起到良好的效果。应该用人的效用来衡量室内环境的优良,也就是室内环境价值的高低。相比之下,传统的室内装饰注重的是工程性,也就是材料供应、工种分配、流程和工程质量。
而舒适家居理论为室内环境价值评判(人的环境效用)提供的依据,也就是说室内环境品质升级有了理论指导。而互联网技术为其跨专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已走在实践的路上——品质化升级。室内环境品质化应由装饰装修行业率先实现,这样会有效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提高用户满意度、实现全周期高效服务,而且在室内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全周期经济性(一次投资、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也变得更好。
室内装饰装修范围包括:设计、材料、设备设施、施工管理、家具和家居等。在层次上可分为5个层次,见表2。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实现互联网+室内环境,促进舒适家居行业发展,充实互联网装修的内涵,使其在創造用户价值(提高人的健康效用)促进消费升级,在实施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室内装饰装修专业应在二个方面转变发展思路:一是在设计思想上,其相关内容见第3章;二是采用互联网技术深化装饰装修专业的流程、供应、质量、服务和成本管理,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重新建立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进入行业蓝海。本节将从后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室内装饰装修专业是舒适家居的龙头,除室内环境设计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帮助实现消费升级外,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平台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图2为室内装饰装修的各个组成部分。要获得效用、质量、控制、服务、经济等综合最佳性能,只有使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实现,也正是互联网装修内容。
互联网+行业平台可以包含数据和信息两部分,前者实现跨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家居功能;后者实现跨行业的资金、物流、质量链管理功能。
消费升级商业模式整合应用海量资源,实现环境效用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图3是互联网装修各方之间的关系图,采用互联网架构可以把复杂的流程、控制点、结算关系由程序自动运行,实现供应链、质量链、资金链、监督链的全程管理。
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舒适家居多单位复杂流程的平台管理。图4是互联网装修的平台架构,在实现消费的同时,依靠供给侧改革提高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延伸服务周期、提升用户满意度。
图5是针对装修的工序流程图,该流程可以在互联网web端和手机APP上实现全流程管理,见图6。借助这些互联网技术平台,可以全周期消费服务,提高传统装饰装修的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互联网+舒适家居。
三、 室内空气质量措施
人时刻都要呼吸空气维持生命,而现代人类80%以上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对人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是对舒适和心理的影响。现代医学已经确认室内空气中对人体有害(不是有毒)的污染物达几千种之多,而且每年还有新污染物被发现,这些污染物来自不同的污染源,对室内人员健康威胁很大。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空气内含有极少量的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物,可能对人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每年有5万人由于空气质量差造成过早死亡,预计产生1500亿美元与疾病有关的经济成本。其中930亿美元是由室内空气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头痛、疲劳和刺激造成的疾病。
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化学、细微颗粒和生物污染物,是许多人生疾病的直接原因,特别是慢性疾病,对人体机能和健康影响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布的身体有害物质报告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关键点,以保证人体健康。另外空气中存在异味,这些异味也许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对舒适感和心理影响很大。如办公和商业场所的气味会使人感到烦恼,会让员工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做事,顾客无意久留,因而导致相关经济损失。由此也可以把异味作为品质室内环境的一项控制指标。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从出现、解决到保障有以下过程:一是问题出现:1970年代发现建筑节能减少通风会造成“病态建筑综合症”,办公人员长期在室内工作会导致头痛、记忆力下降、疲劳和情绪低落等;二是找到问题原因:研究发现上述终合症的原因是通风量不足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上升;三是提出空气质量对策:从空气污染物浓度和通风量两个方面提出限值要求,当实际环境达到这些限值后,终合症状基本消失;四是解决方案措施:对新室内环境提出设计控制要求,比如限制使用污染释放率高的材料、安装净化与新风系统、环境治理等;五是效果保障措施:如何连续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情况,采取何種维护保养措施能始终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在优良范围內,目前已有专业公司来提供这个服务。
室内空气质量差的最初反应是异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异味的敏感程度降低,但会出现头痛、记忆力下降、疲劳和情绪低落等情况。而在这种环境下持续一年以上,罹患长期、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概率加大,肺部疾病、癌症等发病率上升。室内空间空气污染产生的损失:健康、生产率、健康寿命等都在人没有明显感觉的前提下发生变化,其经济损失程度远大于对室内空气质量处理所做的投入。也就是说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实际上是对健康的投入、对高生产率的投入,应该在这些层面上看待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越重视环境健康,就会越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也会对此进行相应投入。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特别容易混淆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应处理,将在处理一个旧问题时产生更复杂的新问题。大家往往都注重如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数字值,但是没有理解这些值的卫生学意义,不知道卫生性评价如何做?往往是对应措施时本末倒置,把对身体的更大危害忽略了。
在中国,室外大气污染是属于环境保护部管辖的内容;室内空气质量及对健康的影响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辖的内容;建筑材料释放污染物限值是住建部管辖的内容;劳动场所的卫生防护则是劳动部的管辖内容;而质检部分管辖的检测机构又是环境标准测试数据的来源。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标准会有衔接不上的情况,因此做室内空气质量处理时必须要熟悉这些部门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室内空气质量保证措施。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减少污染物释放(限制)、稀释(通风换气)和消除空气污染物(净化和治理)。对污染源做消除和减少处理时最佳措施,而通风和净化只是次要的处理措施,治理则更是不得不做的事。室内污染源可能会离人们的呼吸器官和皮肤很近,刚刚释放出来就会接触人的身体器官而产生危害,而远离人体的通风和净化根本不能明显消除这种危害。
目前在室内空气质量领域存在非常多的混乱概念,以为购买安装空气净化器和新风机就能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了。许多人反而由于使用了错误的设备系统,或没能及时维护保养带来新的污染伤害,如在滤网中使用错误的杀菌剂、高压静电除尘产生臭氧都会释放到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二次损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必须从卫生学角度去分析和评判。
1.典型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是指:用户亲身感受到损害,或者经卫生学评价证实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这里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二氧化碳CO2、甲醛、TVOC、细菌、臭氧、异味、油烟、电磁污染、放射线等,在有些情况下把湿度超标(干燥或潮湿)也看成是污染。典型的污染问题包括:
(1)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冒等;
(2)装修引起的甲醛、TVOC超标等;
(3)室外环境污染导致室内PM2.5超标;
(4)室内异味带来不良影响(卫生间、厨房串味等);
(5)地下室和其他空间的潮湿结露发霉问题;
(6)由于电器使用带来的电磁污染;
(7)由于土壤或石材引起的放射性氡超标;
(8)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其他空气污染问题(伴随CO2超标)。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必须首先找到污染源头才能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装修污染的源头是装修材料的释放率(见第4.4节),不解决此问题采用标准风量的新风也不能降低甲醛和TVOC浓度至标准限值范围以下。许多现实情况是没有去找污染的源头,而盲目地使用净化或通风等通用措施,甚至导致污染情况更加复杂和严重。
室内空气质量不佳是我国室内环境非常突出的问题,甚至五星级酒店也多少存在一些问题。社会迫切需要全范围的室内空气质量服务型企业,整合空气检验、材料选择和污染治理、净化与新风系统、环境监测、空气保洁服务等内容,为用户提供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性服务。
需要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的智能化集成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不少示范工程尝试了通过安装室内温湿度、PM2.5、异味、CO2等传感器,一方面实时显示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另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远程控制楼宇空调通风净化系统。此外,还有利用安装在新风入口的室外PM2.5传感器通过监测室外PM2.5污染情况控制新风引入量。利用净化设备前后端的压差或PM2.5传感器监测净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自动报警更换维护净化设备。也可利用了互联网、云传输等概念,将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智能手机等终端相连,实现现场和远程监控室内外空气质量,并接收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楼宇空调通风净化系统控制。
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服务在未来极具发展潜力。可以变产品销售为服务销售,用户可按实际获得的效果付费。商业单位(办公室、专卖店等)、公共场所(幼儿园、学校等)完全可以与服务商签订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合同,获得相应高质量服务。这样就可以杜绝乱炒概念的产品厂家,用实际效果作为评判依据,把虚假宣传和不良厂家赶出市场。在这种需求下,行业上下不同的企业一定要相互协同,因此由行业协会来制定相关的行业管理和技术运行规则,并建立云行业平台,以保障用户可以在全消费周期內始终获得优质优价的服务。以上这些需要有行业信用做为支撑,舒适家居行业协会大有作为。
四、 采暖和空调系统
我国有一个供暖政策的地理划分线,在北侧的建筑享受配置供暖系统的政策,而在南侧的建筑需要自行解决采暖。但从舒适度上看,很多南方区域冬季湿度大,体感温度低也需要配置采暖系统。
在全国各地一般建筑都需要空调来解决夏季酷暑,保证身体健康和舒适。经過近20年的推广,家用中央空调已完全为市场所接受,每年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率。
而舒适系统则是把采暖和空调合在一个系统內解决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问题,甚至还可以升级解决过渡季的湿度问题(梅雨季、回南天等)。相比普通的采暖和空调系统,舒适系统的控制逻辑更多,通过协同设备、末端和控制能实现更多的功能,让用户体验更舒适。甚至舒适系统还可以与空气质量、水质量系统、智能控制、云平台服务等整合到一起,实现卫生、舒适、健康、便利的品质化室内环境。
采暖和空调系统是舒适家居的基础和主要销售对象。
1. 采暖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采暖对于人们的需求是直接的,现代社会需要是可调节能的舒适采暖模式。采暖系统中热源的选择,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比如是否具备燃气或集中管网,而热泵及别的能源系统则更是受到资源条件和能源政策限制,不同热源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范围。需要综合考虑能耗、经济性、环境影响、可调性、舒适性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并将每种热源方式的适用性与实际条件及需求侧重点相结合,从而选择最适宜的供热方式。
舒适家居采暖系统设计中主要选择项是末端和控制,比如配接散热器,使用时温度平稳,价格经济,普及度高;配接地板辐射采暖,可以得到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配接风机盘管,使用时可以快速高效的提高室内温度,而且美观高档。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均应做到下面几点:
(1)室温均匀,无风吹感
当使用散热器、地暖或风机盘管作为末端采暖设备时,得到的房间温度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设备应根据设备特性结合地域特点,采用不同的面积热负荷指标进行计算,从而保证舒适效果。
(2)空气洁净,无灰尘感
房间采暖时,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都会要求一定的密闭性,在一定的空间内,随热量的散发,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散热设备本身也会释放一些挥发性物质,因此在家装选材时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选用绿色健康环保材料是舒适家居的关键。
(3)节能,恒温持久、节省费用
在整个采暖季期间,外部气候及室内人员的作息时间均会对采暖费用造成影响,一套合理的舒适家居系统应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这也是舒适家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舒适家居首先应能分室控温,将人们活动的区域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不同人群和使用环境有不同的温度,特别对老人和小孩,从而满足不同的人群的采暖需求。
分室控温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从而营造一个不同时间对应不同采暖温度的要求,真正实现舒适节能的目的。虽然南北方维护结构的差异、室外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差异、居住者习惯等对于不同的系统经济性有很大影响,但一个合理的室内采暖方案却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热计量装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等设计规范均将“设置末端热量计量装置,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列入强制性规定中。通过末端热量计量及室温调控促进用户自主调节室温,解决集中供暖由于不能调节室温造成的热量浪费,达到节能目的。
目前南方采暖分散安装的采暖系统还普遍具有能耗好,系统不够合理等现象,需要进一步改进。
供热系统的舒适性主要与末端设备散热形式有关。一般来说,辐射方式(如舒适性热水辐射地板)舒适性较好,对流方式(如散热器)的舒适性已被用户广泛接受,而热风对流方式(如风机盘管、空调等)舒适性差。同时,舒适性还与可调性相关,当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时,则可提高舒适性。
地面采暖的热舒适性地板采暖方式是房间整个地面为散热面,在地面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同四周的墙、顶、棚等外围护结构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使四周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升高。这使得地板采暖比散热器采暖具有一下突出优点:
① 较之散热器采暖地面温度高出许多,同时室内四周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提高,减少了内壁对人体的冷辐射。由于同时具有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造成了符合人体舒适要求的熱状态,有利于提高人体舒适感;
② 所有各类房间的辐射散热量均已大大超过了不同活动状态下人体代谢率规定值,充分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并满足热舒适要求;
③ 地面采暖产生的热量是以辐射方式传递,不会导致室内空气的急剧流动,从而减少了尘埃飞扬的可能性,有利于改善卫生条件。
随着用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舒适家居品质追求,对于地暖房间的温度要求和使用习惯对地暖系统进行设置和控制,就直接关乎地暖系统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其舒适家居的作用。房间温控器就是为控制这一取暖设备而研制的一种末端控制产品,它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分时段的设置开关机或房间温度,从而实现采暖的智能化地暖温控器。
在实际使用中,各种采暖系统方案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如下:
① 燃气锅炉+地暖
存在的问题:系统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流量设计不足、水泵旁通不设计、末端流量调节不准确)。
解决方案:从业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管道供应更丰富。
② 燃气锅炉+散热器
存在的问题:排气设施、旁通设施设计不到位;暗埋部分施工过程管理不周导致二期无法安装。
解决方案:提供更全面的指导方案,更加可靠的产品,过程监管加强。
③ 风冷热泵机组+风机盘管
存在的问题:机房设计安装不合理(系统小、缺少专业技工)、室内风机盘管噪音大(价格原因、可采用直流无刷)、风机盘管直接加热空气导致干热。
解决方案:主机水力模块集成、增加加湿设备。
④ 风冷热泵机组+低温散热器
存在的问题:机房设计安装不合理(系统小、缺少专业技工)、低温散热器国内应用较少。
解决方案:主机水力模块集成、更多更可靠的产品供应
⑤ 地源热泵+地暖
存在的问题:钻井面积大、钻井造价高、冬夏季排吸热不平衡、水泵能耗、机房安装麻烦、系统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流量设计不足、水泵旁通不设计、末端流量调节不准确)。
解决方案:水力模块集成、从业人员加强专业技能。
⑥ 发热电缆
存在问题:能耗过大,一般较水地暖电费要高,需要节能控制。
解决方案:利用峰谷用电政策,增加房屋保温性能。
⑦ 发热膜/碳晶/硅晶/发热木地板等
存在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不断研发新的更加成熟的产品。
⑧ 壁炉或火墙
存在问题:壁炉和火墙针对电力供应不足、不通燃气的地区产品使用,目前燃料供应是主要问题。
解决方案:政府鼓励发展生物质燃料。
虽然对流式末端可以提升室内温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远没有辐射供暖(地板采暖、散热器)的舒适体验,因此对流采暖只是作为一种低级采暖方式。舒适性采暖首推还是辐射采暖。
目前分户供暖系统市场产品品种多、材料和辅料质量参次不齐、经销商技术能力比较弱。急需相关协会组织进行技术力量整理出使用的技术培训教材,从系统方案、材料、工艺、施工等各方面开展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走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2.空调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对空调系统有不同的分类。空调系统按冷热源,分为集中冷热源系统和分散冷热源系统。常用几种空调主机类型包括:风冷热泵机组、变频多联机组、地源热泵机组等。
(1)集中冷热源系统
集中冷热源系统(俗称“中央空调系统”),即在整个建筑内集中设置一处冷热源站房,并将空调用冷热介质通过管道输送到分散设置的空气处理设备之中。集中冷热源系统具有较高的冷热源能效,便于集中管理和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能够较好地与建筑设计相配合。但由于冷热水输送的距离较长,输送系统的能耗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部分负荷运行效率和满足性相对较差。因此,集中冷热源系统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筑。
(2)分散冷热源系统
分散冷热源系统的制冷与供热装置都在建筑中各处分散设置。其优点是:由于分散设置,输配系统能耗比例很小(甚至没有),适合于个性化运行。不足是:制冷与供热装置的能效低于集中系统,分散设置对运行管理难度增加,可用的能源种类相对较少(通常以电能为主),需要与建筑进行更多的设计配合。
(3)对流式空调末端
常见对流式空调末端是风机盘管,其优点是:布置和安装方便、独立调节性好,对建筑围护结构要求较低,有利于间隙运行系统的行为节能。缺点是:室内温度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吹风感,舒适性差,噪音较大。
几种常见空调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① 冷水机组+风机盘管
存在问题:外机噪音、外机机位、水泵能耗、机房管道渗水、风机盘管噪音、风机盘管占用层高、输配管道冷凝水、管道安装麻烦。
解决方案:外机水力模块集成、采用直流无刷电机、输配管道采用自带保温管道。
② 变频多联机+室内机
存在问题:外机噪音、外机机位、内机噪音、内机占用层高、风温过低。
解决方案:别墅屋顶设计专用机位(平层房屋设置安全检修通道)。
③ 地源热泵+风机盘管
存在问题:钻井面积大、钻井造价高、冬夏季排吸热不平衡、水泵能耗、机房安装麻烦、风机盘管噪音、风机盘管占用层高、输配管道冷凝水、管道安装麻烦。
解决方案:外机水力模块集成、采用直流无刷电机、输配管道采用自带保温管道。
④ 空气处理机组(全空气系统)
室内风管设计决定最终舒适度,气流组织设计要求较高,风管道需要占用较大尺寸,需要装饰设计配合,房间难以单独控制。
由于空调系统室内空气中温湿度是耦合的,在空调系统中,当人的迎面风速过大时,热风让人感到干燥,冷风使人容易受凉得“空调病”。对于长江流域的梅雨季和两广地的回南天,物体表面水汽易凝结,室内闷热潮湿易发霉长菌,不利于人体皮肤湿热散发,造成室内舒适度很差,不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生活。虽然多联机也采用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回热装置来改善,但其只能做部分改善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一套系统不能同时进行精确的温湿度控制。
家用中央空调目前以多联机占据大部分市场。多联机在技术上是封闭系统,安装相对简单,目前在大城市批发、销售和安装已经分离。也出现了很多很美观的安装材料和安装工艺。多联机市场品牌厂商话语权很大,市场竞争已达到白热化阶段。但多联机系统技术相对固定,很难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智能控制水平,舒适系统多使用空气源(或地源)冷热水机。冷热水机输出可调温度、流量的冷热水,可以精确满足温湿平衡式空调系统使用需求,解决室内的舒适度问题,如去湿不降温等。因此,未来的热湿舒适系统的主体是冷热水机,需要设备厂家、运营服务商一起开发新系统实现更多功能、更好服务、更优惠价格。
3. 高舒适室内环境系统
高舒适室内环境包含空气质量和热湿独立控制两部分功能,在健康和舒适两个方面提升室内环境的品质。高舒适室内环境在全年范围內要求冷暖温度稳定、湿度应该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內、空气新鲜度(CO2含量)、洁净度(PM2.5)、噪音等处于良好状态,且要满足使用便利、节能和全周期维护保养等要求。这种系统也有“恒温恒湿恒净”、“三恒系统”等名称,技术术语称“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或“辐射空调系统”。
高舒适室内环境系统改变了传统空调靠空气对流的换热方式来调节室内温度,采用顶棚(侧墙)低温差辐射技术(夏季15~20℃水温,冬季30~35℃水温)来进行室内冷暖调节。针对住宅应用,辐射末端一般采用毛细管网或辐射板形式。在夏季,末端内部流动的是16~20℃的冷水,通过水的循环将顶面或墙面制冷。然后室内其它物体表面会和冷的顶面或墙面进行辐射形式的换热,这样就能够使室内任何一个物体的表面都处在相对舒适的表面温度(一般为24~28℃),空气温度也处于非常舒适的范围(一般为24~26℃)。在冬季,末端内部流动的是35~32℃的热水,通过水的循环将顶面或墙面制热,同样的原理与室内其它物体进行辐射换热。由于采用低温水,换热面积大,换热温差小,所以室内温度非常均匀,很好地对影响室内热舒适的因素进行了控制,特别是解决了传统空调依靠对流换热所不能够解决的室内表面辐射温度、空气温度的均匀性问题。用户在室内环境中的体验非常好,克服了传统空调的种种不适,室内温度非常均匀、温度波动小、无风无噪音无尘土。人体皮肤不会明显汗湿或收缩,处于自然蒸发状态,无干燥烘烤感,空气时时刻刻保持清新洁净。这样的系统更适合老人孩子以及有呼吸睡眠障碍或敏感体质的人群,且该系统是典型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統,系统效率更高,全年运行更节能。置换式新风指的是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新风机进行过滤、湿度处理、温度处理后通过位于客厅、卧室等地面的送风口源源不断送入室内,风速控制在0.3m/s以内。低速的空气先沿着地板蔓延开来,然后通过空气的不断涌入并伴随着人体、电器的加热会缓缓上升,人体呼出的废气被新风携裹着从上部的排风口排出室外。这种下送上排的方式可以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通风效率接近100%。通过此种方式,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洁净度、湿度、新鲜的问题。
辐射空调系统近年来从集中式住宅应用已经发展到了户式住宅应用。由于户式用户缺乏物业管理,因此需要使用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智控系统,将原来集中式的人工控制变为系统自动控制。本地智控终端对所有的设备元件进行数字化计算、处理和控制,通过室内传感器和主控屏分控面板得到操作数据,通过本地优化软件逻辑算法计算不同室内外温湿度情况下各子设备的最佳运行点,控制热泵出水温度、冷热模式、房间温湿度、新风送风状态点等。本地智能终端通过以太网的方式,连接到后台云服务器、将大数据存储在后台云服务器上。手机、电脑等终端通过以太网显示读取数据,实现远程操作和数据库优化计算,使设定、监测、故障判断、售后服务变得非常简单。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架构见图7。
住宅采用辐射空调系统的优点:室内空气质量好、热舒适体验好、没有吹风感、噪音低、运行能耗低;全年使用能有效对应梅雨天和回南天等不利气候;不占用或较少占用顶棚空间,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远程监控售后服务水平高。相应的缺点: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气密性等节能效果要求高;对控制系统要求高,控制不当时冷辐射面会结露或发霉;须配合除湿能力强的置换新风系统;使用方式与现行生活习惯有冲突之处;系统仅适用于冷负荷不高的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高,后期维修难度大;同时零部件工艺质量要求高;造价高。目前分户式辐射空调系统造价还比较高,需要舒适家居行业有识之士加大研发投入和协同工作,尽快开发出新产品系统满足市场需求。
辐射空调系统由于舒适性高、运行能耗低,几乎成为高档地产项目的必配。但辐射空调系统也存在技术难点大,方法体系、标准规范不完善等情况,应加强研究、实践及完善,为工程应用提供保障。同时针对国人使用习惯,用户操作界面不宜过于复杂,用户只需开关机,模式切换,各房间调温即可,复杂的控制逻辑应交由后台控制器自行运行。虽然辐射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好,但由于要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对设备、系统和控制要求很高。不能及时处理故障时,会出现辐射面结露发霉等问题,同时由于系统存在一定热惰性,系统第一次开机要达到设定舒适温度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一定需要配备手机APP远程控制系统启停,同时配置远程监控系统来保证其使用和维护。
基于互联网云后台技术可为用户提供主动的维护保养服务,由客户发起服务改变为平台客服人员主动安排服务工作。可建立行业统一标准,将分散各地的用户家中的每个设备接入到管理平台统一管理。通过该系统,利用云端实时监控、远程随时调用、后端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主动发起服务请求。系统一有问题,平台马上就会监测到,平台自动或客服手动给维保人员发微信或短信通知,同时将故障情况及数据也发送给维保人员。维保人员在客户发现问题前联系客户,预约上门服务时间。并且由于提前预判,可以提前准备所需的工具和配件,一次性解决,杜绝反复上门,在提升用户满意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如南京慧和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慧科技)就为分户式辐射空调用户建立了APP控制和后台监控服务管理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实现各项服务功能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案例:某建筑技术公司户式辐射空调系统介绍。其中图8为系统主控制器(触摸屏)界面;图9为云平台界面;图10为手机APP界面。
室内主控屏实现功能包括:(1)系统开关、模式切换、离家模式选择;(2)室内温湿度、PM2.5、CO2、VOC显示;(3)室外温湿度、PM2.5显示及对比;(4)过滤网更换提醒;(5)调试模式:热泵、新风机主要参数显示及报警状态;(6)湿度范围设定、热泵水温设定;(7)自动锁屏。
在云平台可实现用户查找、系统和环境数据监控、报警信息、维保服务等多项内容。借助云平台,运行服务商可以提高用戶服务质量,提供预维护服务,免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手机APP实现功能:(1)远程开启关闭系统;(2)远程查看室内温湿度、CO2、PM2.5、VOC指数;(3)系统模式选择及反馈;(4)每个房间开关机调温;(5)每个房间温湿度查看;(6)离家模式选择;(7)室外温湿度显示。
4. 系统交付测试
采暖和空调系统在交付前要进行系统测试调整,测试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对用户交付。在测试中,测试仪器的精度和正确测试方法很重要。
涉及室内环境物理参数的测量:
温度:可评估的温度分室内环境温度和供暖设备的表面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18~24℃。供暖设备的表面温度根据所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检测。
测量方法:可以使用单功能的环境温度测量仪或红外测温仪进行表面温度测量,一般推荐使用红外测温及环境温度双功能测量仪器,同步可显示供暖设备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可通过温差判断室内的热辐射状态。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会影响人体的热平衡,低湿或高湿都会对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相对湿度会结合环境湿度进行综合评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夏季室内25℃时,相对湿度40%~50%;冬季室内18℃时,相对湿度60%~70%。
测量方法可使用温湿度仪进行测量。
露点:露点是结合环境温度与湿度的衍生物理参数,露点是一个温度值,是指环境中不饱和湿气变成饱和湿气的临界温度值,称为露点,当环境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易于结露。
环境露点是结合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数值,其危害性在于一旦结露,会在建筑内形成附着水珠,易建筑霉变,影响空气质量。
测量方法:可选用含露点功能的温湿度仪,可直接显示读取露点值。
风速:风速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室内出风口的风速为1m/s~2m/s,在室内进行对流及扩散,在人体活动区域的风速为0.2m/s~0.3m/s,即为舒适的风速范围。
测量方法:(1)测量室内风速及风管风速时,由于风速范围很小,建议使用热敏式风速探头;如需要相对精准的测量,建议选用带“时间平均”或“多点平均”的风速测量仪获取相对精准数据;(2)测量风口风速时,由于风场对于测量数值的影响,如对风场分布不太了解,建议使用叶轮式风速探头;如需要相对精准的测量,建议选用带“时间平均”或“多点平均”的风速测量仪获取相对精准数据。
风量:通风、新风系统性能检测包括总风量、新风量、回风量,可对通风效率、换气次数、风管漏风量等综合指标进行检测。
测量方法:风量检测分为风口风量和风管风量。(1)风口风量采用风口风量罩法或风口风速法进行检测,风口风速法是通过使用风速仪,通过风口截面积直接计算风量值,此方法一般配合“时均测量”功能或辅助风管进行,获取相对精确测量数据,采取这类测量方法,选用的风速仪需具备风量自动计算功能。风口风量罩法是专业风量检测方法,使用风量罩测量,可获取精密风量测量值;(2)风管风量采用风速法或风压法进行检测,风速法是通过使用风速仪,通过管道截面积直接计算风量值,此方法一般配合“时均测量”功能或“多点平均”功能,获取相对精确测量数据,采取这类测量方法,选用的风速仪需具备风量自动计算功能;风压法是通过差压仪,配合皮托管,通过管道截面积计算风速,风量值,风压法测量的精度较低,但适用于大通风管道,且风速大于50m/s的工况。
噪音: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级为30~40 dB(A)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 dB(A)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测量方法:使用噪音仪直接进行测量。
采用IT技术可以把测试仪与手机相结合,在手机中导入图纸和测试点信息,指导测试人员按程序步骤正确地进行测试。手机还可以及时把测试数据发送到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评判等工作,可以及时对现场测试提供帮助。图11为带蓝牙的各种测试仪器及手机APP界面。
(未完待续)
(转自:中国舒适家居行业发展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