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在呼吸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2020-06-08傅立浜
傅立浜
[摘要] 目的 分析给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工鼻的价值。 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共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予以加温湿化器)与观察组(予以人工鼻)各29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痰液黏稠度、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分别是(2.25±0.65)分、(18.85±2.51)cmH2O/(L·s)、(15.94±3.20)cmH2O/(L·s)、(593.65±136.25)mL、(8.20±1.71)L/min、(10.78±1.40)cmH2O、(27.10±3.15)cmH2O與对照组的(2.20±0.67)分、(18.26±3.62)cmH2O/(L·s)、(14.95±3.50)cmH2O/(L·s)、(596.36±120.54)mL、(8.38±2.20)L/min、(11.05±1.62)cmH2O、(27.29±2.65)cmH2O,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是96.55%与对照组的93.10%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量是(2.65±0.45)h/d比对照组的(4.08±0.60)h/d更少(P<0.05)。 结论 人工鼻能于短期中代替加温湿化器给呼吸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气道湿化,同时对呼吸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更高,能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值得推广。
[关键词] 机械通气;人工鼻;加温湿化器;气道阻力;满意度;护理工作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0-0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artificial nose incritical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8 critical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a warming humidifier was give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artificial nose was given)using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spiratory resistance, expiratory resistance, tidal volume, minute ventilation, mean airway pressure, peak airway pressure, sputum viscosity,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workload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putum viscosity, inspiratory resistance, expiratory resistance, tidal volume, minute ventilation, mean airway pressure, and peak airway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2.25±0.65) points and (18.85±2.51) cm H2O/(L·s), (15.94±3.20) cmH2O/(L·s), (593.65±136.25) mL, (8.20±1.71) L/min, (10.78±1.40) cmH2O, and (27.10±3.15) cmH2O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2.20±0.67) points, (18.26±3.62) cmH2O/(L·s), (14.95±3.50) cmH2O/(L·s), (596.36±120.54) mL, (8.38±2.20) L/min, (11.05±1.62) cmH2O, (27.29±2.65) cmH2O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6.55% and 93.10%,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The nursing workloa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65±0.45)h/d, which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8±0.60) h/d(P<0.05). Conclusion Artificial nose can replace the heated humidifier in the short term to carry out airway humidific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light influence on respiratory mechanics, higher patient satisfaction, can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ing,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rtificial nose; Heated humidifier; Airway resistance; Satisfaction; Nursing workload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消除呼吸道梗阻、挽救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建立后呼吸道的正常湿化、过滤、加温与咳嗽等功能均消失,防御能力降低,如再予以机械通气,伴随通气量的增加,呼吸道的失水情况会更加严重,若湿化不足,会造成分泌物的干结潴留,给感染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1-2]。人工鼻又被称为湿热交换细菌过滤器,其构成部分包含数层吸水材料与亲水化合物,是模仿駱驼鼻子进行制作而成,其将人体呼吸气体中热及水蒸气收集并保存下来,在吸气时气体通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状态进入气道中,确保气道得到适当、有效湿化[3-4]。据有关研究表明[5],人工鼻可有效防止呼吸机管道中细菌的传播,将呼吸机内部的气路管道维持在无菌状态,防止院内感染的出现。与此同时,其能提供理想气道湿化环境,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机率。有学者建议应间隔24~48 h对人工鼻进行1次更换,但涉及的研究对象几乎不包含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较多学者也未对人工鼻使用后的呼吸有关指标开展监测[6-7]。为此,笔者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共58例进行研究,就给该类患者使用人工鼻的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共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女25例和男33例。年龄40~68岁,平均(54.28±10.25)岁;间质性肺炎5例,慢阻肺15例,重症肺炎15例,支气管扩张症23例。纳入标准[8]:(1)人工气道均为初次建立。(2)选择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开展呼吸机辅助通气。(3)躁动镇静评分(RASS)不超过0分。排除标准[9]:(1)RASS评分高于0分。(2)开展俯卧位通气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超过65岁者。根据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能进行比较。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Puritan Bennett 7200呼吸机(美国GE),后对照组选择加温湿化器对呼吸道开展加温加湿,湿化罐连接输液器滴注灭菌注射用水直至水位线,后连接上电源予以加热湿化,通常温度设置在36℃~37℃,温度<32℃,会造成吸入气加温不够,无法起到加湿作用,同时极易引发细菌滋生,而温度过高>40℃,易引发气道烫伤,使用时应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直至水位线。
观察组选择人工鼻(美国科惠352/5877)对呼吸道开展加温加湿,妥善连接好呼吸机的流量传感器和人工鼻后再与气切延长管连接,每隔24 h进行1次更换,被痰液污染或者出现阻塞时应及时更换。禁止给慢阻肺痰液较多患者使用人工鼻,同时使用人工鼻时间应<72 h,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重复使用,使用期间禁止同时开展蒸汽加温加湿,并加强气道管理。对患者气道压力、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节律进行密切监测,若人工鼻出现阻塞,会造成气道压力升高和肺顺应性降低,进而表现出躁动、心率增快以及呼吸频率加快等。对患者痰液性状加强观察,痰液外观十分黏稠,呈现黄色,吸痰后玻璃罐内壁存在较多痰液滞留,较难被水完全冲洗干净,说明气道湿化不足,需立即停止人工鼻使用,予以主动加湿,包括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应用蒸汽加温湿化器以及雾化吸入等。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监测湿化效果,除对痰液性状进行观察之外,还应注意观察人工鼻内侧雾状水滴,水滴越多,提示湿化效果越佳。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使用加温湿化器或者人工鼻后6 h的痰液黏稠度,同时开展气道阻力、潮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等数据测量,统计两组的满意度与护理工作量。
(1)痰液黏稠度和呼吸力学指标:痰液黏稠度主要分成Ⅰ度、Ⅱ度与Ⅲ度,Ⅰ度(1分):痰液宛如米汤或者泡沫,观察玻璃接管内壁未发现痰液滞留。Ⅱ度(2分):痰液比Ⅰ度黏稠度更高,吸痰后玻璃接管内壁存在少量痰液滞留,较易被水冲净。Ⅲ度(3分):观察痰液较为黏稠,同时玻璃管内壁存在大量痰液滞留,不易被水冲净[6]。同时选择呼吸机对两组6 h后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等呼吸力学指标开展测量。
(2)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等选项,对总满意度进行观察。总满意度=(一般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3)护理工作量:统计两组的护理工作量,即每日吸痰和更换人工鼻或者加温湿化器等所用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痰液黏稠度与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在痰液黏稠度、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等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的满意度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2.3 两组护理工作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量比对照组更少(P<0.05)。见表4。
3 讨论
3.1 人工鼻的应用对呼吸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呼吸力学和满意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10],无论采取何种湿化方式,均要求气道中进入的气体温度≥37°C,同时相对湿度应为100%。人工鼻属于一类被动型的湿热交换器,其可模拟人体的解剖湿化系统,有着湿化、加温以及滤过等功能,通过在人工气道上连接人工鼻使气道相对封闭,保留患者呼出气体中的热及水气,使水分蒸发减少,不会刺激呼吸道,气体吸入与生理状态更加接近[11]。有研究显示[12],被动湿化器可以较好地预防过度湿化,提升满意度,但有关人工鼻是否会提升气道阻塞机率仍无法明确,在使用前需对体内脱水和气道中的分泌物情况开展评估。呼吸重症开展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受疾病影响,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量增多,于该情况下选择人工鼻取代加温湿化器开展气道湿化是否会造成分泌物黏稠和气道阻塞率增加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本次研究发现,两组在痰液黏稠度方面差异不显著,提示人工鼻湿化效果和加温湿化器相当,对气道的保湿保温作用良好。此外,在观察满意度和呼吸力学指标时发现,两组的满意度与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等呼吸力学指标差异不显著,提示用人工鼻取代加温湿化器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呼吸做功,符合患者需求。
3.2 人工鼻的应用对呼吸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量的影响
有创通气患者因气管导管的插入使得上呼吸道生理功能被破坏,机械通气时间过长引发气道干燥,而人工鼻与加温湿化器能有效弥补人工气道缺陷[13-14]。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护理工作量比对照组更少,分析原因可能是人工鼻与加温湿化器相比有着一定特殊优势,例如其能维持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减少能量丢失;确保環路干燥进而减少细菌滋生;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少加温湿化器需加水而反复断开管路造成的高交叉感染;提供适宜温度,防止湿化过度,同时不会输注过高温度气体,有效避免气道烫伤危险,因此,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更少,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同时人工鼻的使用及更换方法简单,舒适轻巧,不会对清醒自理患者基本生活产生影响。
人工鼻在临床使用中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人工鼻是通过收集、利用人体呼出气体当中的热与水气对吸入气体发挥温热及湿化作用,其无法额外提供热量及水分,对气体量大、脱水及低温患者的效果会产生影响;人工鼻无法应用于呼吸道存在大量泡沫状分泌物或者咯血、咳血、咳嗽反射强烈的患者中,使用期间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间隔72 h进行1次更换,出现污染或者阻塞需及时予以更换。人工鼻属于一次性物品,无法重复使用,分析原因可能和人工鼻中氯化锂海绵的温化、湿化以及过滤作用在清洁消毒后丧失有关[15]。
综上所述,人工鼻能于短期中代替加温湿化器给呼吸重症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气道湿化,同时对呼吸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更高,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 陈坤月,冼秋霞,汪宇雄,等.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人工鼻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9(3):223-224.
[2] 罗玉君,黄立搜,洪磊,等.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与康复,2014,13(7):686-687.
[3] 许海尔,陈瑜,陈密密,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鼻最佳更换时间探讨[J].护理与康复,2016,15(2):110-113.
[4] 张如苹,刘金艳,郭飞,等.人工鼻气道湿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周围皮肤预见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5):678-680.
[5] 唐钰,任泓萍,巩鸣琴,等.封闭式吸痰管联用人工鼻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5,34(5):388-390.
[6] 常波,谢达,林飞翔,等.人工鼻的制作及其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医,2016,30(10):787-789.
[7] 林江,高姗.人工鼻预防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87-290.
[8] 蔡婷,朱玲.人工鼻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39,45.
[9] 易朝晖,陈远红.人工鼻应用于脑卒中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166-167.
[10] 王红宇,李伟丽,苗贺,等.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人工鼻湿化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3(5):908-909.
[11] 汪诚,朱小平.人工鼻与热加湿器对机械通气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7,32(7):88-92.
[12] 朱海兰.人工鼻在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98-100.
[13] 赵彩霞,苏小霞,刘乐乐,等.人工鼻在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16):1840-1845.
[14] 林秋娴,贺惠娴.人工鼻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6(2):122-124.
[15] 王青美.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6-228.
(收稿日期: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