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2020-06-08陈晓艺陈明李宪臻
陈晓艺 陈明 李宪臻
摘要:文章以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生物化学为例,探索并构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聚焦“评学”,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课程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333-02
2016年6月2日,中國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各专业需深化课堂改革,健全评价机制,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内涵,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和研究也成为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它是以学生学习成果的水平及其达成度来组织和开展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即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能够将课程所学运用于实践,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在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上,不能按照传统的课堂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方式进行,而是要聚焦课程目标的达成及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并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也符合工程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张在此基础上完成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导向,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一、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要求,课程质量评价应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聚焦学生的学习成果,客观判定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联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供改进教学的路径。
(一)聚焦学生学习成果,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OBE理念重在学生技能的获得,强调对学习成果的实现性评价。每个专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即学生在毕业时要获得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首先要确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的课程目标,其次需明确课程目标考核的标准,并以此作为教学过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依据。
(二)根据课程评价标准,合理设计课程评价的内容并明确考核标准
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可作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计算依据。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能够满足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的考核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考核方式能覆盖全体学生,并有利于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学生综合能力的获得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通过考核给予学生评价。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多元化。根据不同课程性质或课程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小作业、小测验、调查报告等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成绩构成多元化,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可以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以便保障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选择合理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形成完整的课程质量评价记录
课程质量评价最终服务的是课程的持续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质量评价针对课程目标进行,分析学生整体和个体对每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整体评价有助于发现授课过程的短板,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个体评价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精准帮扶。课程质量评价的形式可多样化,根据课程性质不同教师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或二者相结合。
二、生物化学课程质量评价实施及持续改进
在本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中,本门课程主要支撑了3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地设定了4个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的设计全都围绕着课程目标进行。具体内容及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 《生物化学》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正确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组成生命体的各种物质的化学本质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等物质的定义、化学本质及分类;物质代谢以及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和术语 作业、随堂测验、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牢固掌握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理化性质;掌握酶蛋白的结构特点和催化特性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基本理论;理解并掌握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鉴定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酶的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动力学;维生素和激素的作用方式;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分离、分析和检测方法 作业、随堂测验、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理解并掌握新陈代谢和生物氧化的基本理论,着重掌握大分子物质的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调控以及物质代谢的相互关联;能够计算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变化;理解并掌握物质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新陈代谢与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作业、随堂测验、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4: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掌握核酸及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法则和基本过程。 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遗传密码的性质和功能;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作业、随堂测验、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计算公式如下:
以生物工程专业某年级中一个班的考核结果为例,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结果表明,4个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均值分别为0.838、0.742、0.657、0.731,都在0.65以上,表明本课程目标达成。四个课程目标的评价值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目标3的评价值最低,为0.657,表明学生对物质代谢途径及其调控、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稍差,是本次课程评价结果的短板,在以后的授课中将进行重点改进。课程目标3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多种代谢途径,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机械记忆,而是需要理解物质代谢的规律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代谢网络的概念。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针对此目标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平衡理论讲授和例题讲解的时间,尤其是涉及计算、公式推导、代谢途径等内容,在PPT演示的基础上,要用板书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辅助例题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憶。此外,教师还应加大习题的练习量,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三、结束语
传统课程质量评价一般以常规的课堂听课为主,仅关注教师的表现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课程质量评价的核心,聚焦“评学”,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合理评估。此外,区别于以分数段进行评价的传统标准,按照课程目标对考核结果进行分项评价,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短板,并可依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面的改进,从而提升课程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建立面向产出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有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工程人才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红坊,朱正伟,李茂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2016年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88-95.
[2]马亲民,王晓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51-253.
[3]孙桓五,张琤.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39-42+53.
[4]Harden R.M. Developments in outcome-based education[J]. Medical Teacher,2002,24(2):117-120.
[5]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8-14.
[6]姜宇,姜松.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6):105-109.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basic course in Biochemistr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o build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learning outcomes. The system focuse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quality culture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OBE; course quality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