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总市”街巷空间特征及应用研究
2020-06-08肖芮
【摘要】本文以湘潭城市独特的“总”文化为背景,探索湘潭“总市”街巷的空间特征。通过湘潭“总市”街巷的平面形态、空间尺度、地域性标志建筑三个方面,从其历史来源、生成过程及规律探索传统街巷空间的合理性、可传承性和包容性,找寻“总市”传统街巷空间对现代城市街巷空间建设的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湘潭;“总”;“总市”;街巷空间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为追求快速化发展,高楼大厦、大广场、异形建筑等屡见不鲜,然此种种往往造成城市空间尺度过大、城市建设同质化、整体城市风貌不协调等问题,而缺乏对城市特色、历史文脉和人的感受的深入挖掘。挖掘湘潭“总”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重塑湘潭的市民精神,留住湘潭的城市特色,探寻湘潭“总”的街巷空间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1、“总”与“总市”
湘潭因有优良的河港条件,其水陆交通发达,素有“小南京”之称。宋代,湘潭市沿江便形成繁华的街市,明朝时开始有了总的划分,从此,湘潭由城、城郊、总三个部分组成,城以行政功能为主,总为沿河商市,城郊则为其他辅助功能。大多数城市仅分为城与城郊,而湘潭却将“总”单独划分成城市的组成部分。《湘潭县志》所附的《城总全图》可见,各“总”之间设有门楼,门楼上标有各“总”的名称,从“八总”至“十八总”,以数字依序而称,因保存时间之久而成为湘潭城市的一大特色,足见其对湘潭城市发展的影响之大。
而“总”由“总市”和工商户居所共同构成。湘潭“总市”即为并行三条街道的总称,三条街分别是正街、前街、后街。正街居中,以商业功能为主;前街,因靠江又名河街,以交通后勤为主;后街,以居住生活為主。“总”作为延续湘潭过去城市特色的重要纽带,繁华的商业、便捷的交通、和谐的居民生活融为一体,形成湘潭老城独特的地域性的社区文化。
2、“总市”空间特征
城市是地域环境和市民精神的物质形态表达,根据当地居民的历史传统文化、社交网络联系、价值观取向、社会整体风格,在空间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下,从城市的总体布局、空间尺度和建筑形态中得以体现,产生具有稳定性、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城市空间。
随着唐宋时期商业重心的南移,湘潭在宋朝沿江商市开始兴盛,明朝“总”的形成奠定了湘潭老城区的基本格局并保留至今。优越的河港条件以及发达的水陆交通,使得湘潭沿江地带发展成为带状的“总”的肌理,“总”的交通构架呈“鱼骨”状,以“三街六巷九码头”为基本的总体结构形态。“总”作为湘潭城市中居民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域,湘江沿岸和后街为该区域的边界,而其中“三街六巷”为人们主要的通行路径,并且在各总街巷转角处设有标志性建筑,“九码头”作为地块的节点凸显其滨江地域历史特色。
2.1街巷纵横交错
湘潭的“总市”是由明代逐渐演变至今,通过实践及时间的考量,“总市”街巷空间的形成更多的取决于使用者在进行生活、娱乐、工作及其他社交活动的流线需求而形成,人们依据生活所需,选择最短的通行路径进行布局,是一种“自下而上”自然生成的步行路径和街空间尺度,每条路径都有其相应的实际功能和空间要求,每条路径都是维持城市运行的重要通道。
湘潭“总市”街巷空间以线性空间为主,有机生长呈树枝状,“三街”犹如树的主干,“六巷”则像树枝般不规则生长,形成曲折复杂的街巷系统。街巷空间与周边建筑与人的身高相宜,道路狭窄、密度高但尺度适宜。在人、车流混杂且集中的街巷中,相较于笔直通达的街巷路径,曲折复杂的街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自然阻拦车流的进入,复杂的街巷系统缺乏明确导向,但当地居民却能穿梭自如,这给他们的使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对于外来者来说,虽然路径复杂,但街巷的多处转角带来的视觉连续变化带来新奇的体验感。
2.2空间尺度多样
湘潭“总市”的建筑群体之间相互联系,限定出小尺度线性街道,同时建筑朝向统横向正街为“总市”的主要轴线,其中城正街平一、排列密集,空隙之间自然形成块状空间,产生有宜人尺度的院落,作为居民生活交往的环境。街巷空间肌理连续而丰富,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有机结合,且较为完整的保存至今,这种街巷肌理反映了湘潭历史文脉的传承,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色。
均约为15米宽,其临街建筑高度与街巷宽度的高宽比为1: 1至1: 0.7范围内,形成相对封闭的巷道空间,人的视线与建筑立面所形成的垂直视角在35-45度角之间,给人最佳的观赏视觉感受。
纵向巷道因建筑的功能布局的不同使得巷道的功能也不同,而呈现大致三类纵向巷道空间尺度:
一类是巷道两旁建筑多以商业为主、作坊和居住为辅,人流量大,巷道兼具交通、物流等多功能空间时,作为主要的纵向巷道,巷道宽达到2-3米,宽高比多为1:2-1:1,巷道空间宽裕,视野相对开阔,能容纳多人通行,并能暂作休憩交往空间。
二类是巷道兼具多种功能,建筑以居住、工坊混合型功能,巷道以交通、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空间时,巷道宽为1.5-2米,宽高比多为1:2-1:3,尺度宜人,能容纳3-4人通行。
三类是巷道两旁建筑以居住空间为主,人流量较小,通常以纵向为主,巷道以交通组织或物流运输功能为主时,巷道宽仅为1-1.5米。由于巷道两边建筑所建层数高度差异,形成较为不同的宽高比有1:2-1:6不等,两边建筑实体相对使得视线拘谨,仅以通行为主。
2.3标志性建筑特征
在“总市”的街巷中因丰富的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性、集市性和阶层性,其产生的空间形态具有尺度宜人、肌理均质、细节刻画,给人富有连续动态的空间体验感。在均质的高密度1-2层的商铺和民居建筑的线性街巷空间里,巷道的转折和连接处通常会进行放大,形成块状的空间节点,这些节点成为居民街市生活的中心和小广场,穿插有标志性区域中心建筑组群。如文庙、关圣殿等作为正街与其他巷道交汇处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比一般的商铺和民居建筑体量都大,其外部空间的景观配置也较为丰富,能在视觉上起到支配的作用,在商业街的空间中起到标志定向的作用,增强了地域的可识别性,也成为街巷空间环境会聚的景观焦点。
街巷是由两旁相邻建筑物所围合而成的一个线性空间,在街巷的三维空间中,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和建筑外观的细部设计是形成街巷空间特色的重要部分。“总市”建筑联排密集布置,建筑基本采用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传统商住复合型布局,最大化利用建筑空间,混合型配置使得人流量大,而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建筑多1-2层,临街建筑物呈高低交错排列布置,建筑为双坡屋面的砖木穿斗式结构,梁枋穿插,纵立面动态起伏,形成丰富的一次街廓,打造成丰富、活力的街景。
3、“总市”的应用研究
“总市”的街巷空间特征遗留至今,经过时间和“自下而上”实践的考验,充分说明其街巷空间的合理性和传承性,本次湘潭市河街城市设计为展现湘潭城市特色,将“总市”的空间特征运用于十八总特色商业街区的城市設计。
其一,根据现状街巷肌理,延续其“三街九巷”的基本骨架,在现状的基础上拓宽街道,改善断头路,组织整个地块的步行流线呈环,外部车流阻隔在临近沿江路旁的地面停车场或采用地下停车场,进行人车分流。
其二,沿用其空间尺度比例,为考虑江景渗透,建筑控制在3层以下,其中1-2层居多,随着现代商业建筑替代之前居住的功能吗,建筑层高相应增加,正街道路宽度设置增加至6-10米,打造1:1-1:2的街巷高宽比,在中心节点广场处高宽比放大至1:3。
其三,沿用“总市”街巷中在转折和连接处设置标志性建筑,根据广场的功能采用不同功能的建筑进行配置,塑造丰富的街巷景观环境。
以“忆总塑市、承脉焕新”为主题,高度还原其“总市”的街巷空间,它不仅是“总市”的一个缩影,更是城市特色的延续,是展现湘潭城市的名片,延续历史文脉,打造湘潭特色,留住湘潭记忆。
结语:
本文以湘潭特色的“总市”的街巷空间尺度研究为例,通过研究“总市”街巷的肌理特征,汲取其中街巷平面形态、空间尺度比例、节点标志的设置的可取之处,思考探索其对湘潭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提出能使城市持续、动态、稳定、健康发展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湘潭文史.《光绪刊湘潭县志》.湘潭,嘉庆二十三年.
[2]周磊.《湘潭历史考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吴越.湘潭市“总市”建筑历史初探[J].建筑研究,2009(137).
[4]康咏秋.《湘潭文化史话》.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298.
[5]姜华,张京样.从回忆到回归一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城市保护与更新(上)[J].城市规划,2005.
[6]何歌劲.《湘潭风物揽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7]李新海.湘潭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
作者简介:
肖芮(1995-),女,硕士,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