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8雷盼盼
雷盼盼
摘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就是指在国家属性下事业单位所占有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并以货币计量的经济物资总称。事业单位作为履行国家职能的载体,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也影响着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伴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研究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是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国家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新会计准则中也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但大部分事业单位往往只重视固定资产收入层面的管理,对资产的总量和可用期限缺乏关注度,这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重投入、轻管理”的资产应用模式下,一方面,由于缺乏管理意识,单位在资产分配时很少考虑到效益问题,使得固定资产配置环节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单位内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保养和检修环节的缺失会影响资产的使用价值,进而造成资产闲置或资金浪费等问题。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众多部门、管理项目繁杂,且日常管理工作量大,需要事业单位设立专职专岗进行管理,严格遵循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主导,由财务会计负责资产核算工作,后勤部门负责资产领用工作,各部门配合程度较低,在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难免造成资产管理账实不符等现象。此外,很多单位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使得各项规章制度与实践工作脱节。以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为例,基层养护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照搬上级相关管理制度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资产管理制度滞后于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例如,单位财务固定资产管理与资产实物管理无法协调统一,账、卡、物不相符;固定资产管理尚未落实责任主体,存在着养护生产科、财务部门、行政办公室或其他部门等交叉管理现象;权责分离造成资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3.不良资产比例增加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时,往往会发现因管理松懈造成不良资产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主要体现在:其一,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些长期闲置、运行状态不稳定或没有维修价值的机械设备,由于单位未及时履行固定资产报废手续,造成这些固定资产既未及时处理,也还在财务固定资产账目上沉淀,影响了后续的会计核算工作;其二,一些固定资产在调拨过程中因机构变动等因素,没有及时对接原始实物的价值评定依据,仅仅只是确认了基础的实物数量等级,而处于托管中的资产不能纳入资产账目中进行核算,也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资产转存、提取、上缴或报废处理等业务,使得这一部分固定资产游离在核算内容之外;其三,事业单位为了提升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往往会推广使用一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以及更节能环保的机械设备,新型设备的购置代替了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良资产的形成[2]。
4.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动态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固定资产调配、领用、处置、收益、评估、产权登记以及资产管理报表编制等多个方面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基础的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但仅局限于年终财务报表编制环节,无法与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同时,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上级监管、基层使用、管理维护等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渠道,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成效。
二、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在宏观政策导向下,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满足政策要求的必然举措,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从意识转变出发,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依据相关规定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核算与清查工作,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加大内部宣传等方式提高基层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和流程,将管理责任层层细化,逐级落实到各岗位层面上,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从固定资产下拨、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处理等环节,确保责任体系全过程覆盖,在管理体制上推行“统一管理、分配比例、使用权限”等基本原则,并要求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办理相应的流程手续,通过上级部门的认证审批以后才能落实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后,从财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中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固定资产专业管理小组,主要针对固定资产购置和报废进行专业评估与核实,并不定期稽查固定资产账目,提升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效率。
2.规范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的核算工作
以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为例,由于国家路网规划的不断完善,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养护里程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部门业务活动所需要的养护机械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固定资产来源的特殊性,依据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科学核算固定资产因损害造成的价值转移,并以会计信息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提取、转存、上交等管理内容,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采购及更新工作。首先,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要定期更新固定资产账目,全面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内部调配、报废处置等变动情况,保障资产账实一致;其次,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一般计入养护成本中,即将资产价值合并到养护成本费用中,事业单位必须要基于政策规定准确对折旧基金进行提存;再次,針对大修理基金进行严格管控,要求财会部门要按月计提大修理费用,及时并入成本科目中;最后,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原始数据及变更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通过信息数据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并以定期盘查、录入系统等方式考核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质量[3]。
3.优化固定资产配置管理流程
规范固定资产配置程序是提升资产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事业单位一方面要确切了解新项目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单位实际存有的机械设备情况,遵循“从严控制”原则,通过合理调剂减少固定资产闲置现象。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控制,由单位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商议审核以后,基于资产现存量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采购部门也要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和既定采购方案按实配置资产,避免重复采购造成资金浪费等问题。
4.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台账
依据当地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应按照要求不断完善台账内容,详细登记固定资产的信息,如资产名称、编号、种类、数量、所属部门、使用部门、负责人、单价、维修情况等。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在内部建立资产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好维修与养护工作。此外,由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审核资产台账,一旦发现账实不符问题,应追究责任到部门和个人。
5.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为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应逐步加大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投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财务辅助软件等,对单位的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进行信息共享,实现资产调入、调出、养护以及处置等过程的实时监督;同时,对固定资产相关信息进行技术分析,设置固定资产自动匹配功能,及时对利用效率低、长期闲置的资产进行处置,加快资产在内部的循环使用,实现对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拉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既是顺应政策导向的必然举措,也是单位提升内部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因此,事业单位要基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健全资产管理体系、规范资产核算工作、优化资产配置流程、完善资产台账建设、实现资产动态管理等手段,达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黄景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17):169-170.
[2]王燕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2017(14).
[3]唐英.論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