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06-08周媛
周媛
[摘 要]现时代环境下音乐艺术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由此对高校作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声乐教师必须立足音乐艺术发展特征,动态创新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这一方面深化对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为具体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创新课程教学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近年来,高等院校音乐系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普遍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成为音乐专业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曲基础理论课作为音乐专业课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深刻认识课程改革必要性,适时总结课程教学问题,动态创新课程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适应音乐专业改革趋势,一方面提高学生作曲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辅助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行。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必要性
1.音乐作曲快速发展,不断地提供新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修养、审美观念持续提升,由此对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音乐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作曲”作为优质音乐作品的源泉,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诸多新的作曲理念、技法、作品乃至于流派。这由此为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提供了诸多新知识,要求声乐教师在总结、沿承常规作曲理论知识的基礎上,不断地引入新知识、新内容,培养学生认知和掌握最新的作曲理念和技法,才能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强化其未来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这从而决定了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必须适时洞察业界发展现状和趋势,动态创新课程教学方案。
2.关联课程持续改革,需要理论知识辅助
作曲基础理论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与《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对位与赋格》《曲式与作品分析》《现代作曲技法》《管弦乐法》等专业课存在紧密联系,甚至是辅助其他专业课顺利、高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先修课程。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介绍》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激励、引导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音乐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实操性特征,基于相关政策的要求以及增强学生就业的需要,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案。作曲基础理论课既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由此也必须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活动,才能更好地辅助其他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
3.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要求提高教学趣味性
作曲基础理论课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节奏与节拍、旋律写作、线形思维、半音化设计、音响的布局、音乐节奏、小品写作、歌曲写作、乐器与音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既内容丰富,又抽象复杂,造成学生面临较大的认知、理解、记忆障碍。这要求高校声乐教师一方面必须动态化地研究、借鉴其他课程创新性、实效性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的分析,由此不断地创新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于各项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必须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活动。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虽然基于以上诸多要求而必须实施改革活动,但改革工作并非盲目进行,而是针对课程系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来实施改革。
1.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业界音乐作曲工作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要求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也必须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作曲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工作适应能力。调查发现,当前高校部分声乐教师或者是缺乏创新课程内容的积极性,或者是缺乏对业界音乐作曲知识的总结能力,导致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活动。部分教师所讲授的作曲基础理论知识已经严重落后于业界作曲工作实际情况,部分教师甚至十多年使用一套教案和课件,内容未进行任何更新。这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作曲理论知识,但却无法增强学生对于业界作曲工作的认识,尤其是无法有效辅助学生对于实用性作曲技能的学习和表演,从而弱化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与未来就业能力。
2.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且各项知识内容丰富、抽象复杂,不便于学生的认知、理解与记忆。创新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成为提高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声乐教师大都沿用常规的单向传输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即声乐教师根据课件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而学生则处于被动聆听、理解与记忆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浮躁而乏味,造成很多学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不能有效地理解声乐教师所讲解的节奏与节拍、旋律写作、线形思维之类的知识内涵。而作曲理论知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学生一旦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某一项知识点,便进一步造成其对于关联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障碍。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对作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并产生排斥、抵触情绪,最终造成整个课程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课程价值。
3.教学系统碎片零散
从微观层面来说,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所涉及到的节奏与节拍、旋律写作、线形思维、半音化设计、音响的布局、音乐节奏、小品写作、歌曲写作、乐器与音色知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系统。从宏观层面来说,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与《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对位与赋格》《曲式与作品分析》《现代作曲技法》《管弦乐法》之类的实操性课程紧密联系,不可分离。声乐教师需要将单个理论知识置于整个知识系统之中进行教学活动,才便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记忆和应用。当前,高校声乐教师主要是程式化地进行课程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地讲解、分析单一作曲理论知识点,而无法将其与关联知识、技能训练进行综合教学。这既不方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与记忆,也不利于学生的作曲技能训练活动,成为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
高校作曲基础理论教学改革措施
1.制定动态化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
业界音乐作曲活动快速发展,所催生的作曲理论知识也是不断丰富。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必须制定动态化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才能紧跟业界发展特征与趋势,为学生提供实效性的作曲理论知识。首先,音乐专业教研室主任应向声乐教师重点强调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提高声乐教师对于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其次,音乐专业教研室主任要求声乐教师在每次授课之前,必须率先展开对业界声乐作曲最新知识的总结活动,充实、更新教案与课件,而且在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方可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第三,还需要声乐教师适时洞察声乐作曲发展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情况,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能够灵活创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2.引入多样化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既是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的基本要求,更是其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所存在的教学教法枯燥乏味的问题,声乐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特征和学生学习特点,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与实效性。首先,声乐教师可以实施“自学教学法”,针对部分内容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自学,而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监督和测评,以缓解课程教学时间与工作量方面的压力。其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是在课件中引入最新的声乐作品,支撑理论教学工作,或者是率先要求学生搜集和分析案例,作为课堂提问项目,以督促学生的学习。第三,声乐教师可以引入“微课与慕课教学法”,即搜集其他院校作曲基础理论优质课程的微视频、慕课资源,替代部分教学课程,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生动、实效性强的教学方式,以提高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质量。
3.实施模块化的作曲理论教学方案
将单个作曲理论知识点置于整个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系统之中,进行系统化、整合性的课程教学活动,是提高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所不可或缺的一项举措。针对当前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教学所存在的碎片、零散的问题,声乐教师应设计和实施模块化的作曲理论教学方案。具体来说,声乐教师在排除重要性差、学生自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外,将作曲基础理论知识分解为一系列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围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建构起系统化、关联性的内容,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作曲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将单个知识点置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进行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活动,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这要求声乐教师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才能有效制定和实施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方案。
总体来说,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是声乐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面对音乐作曲快速发展而不断提供新知识、关联课程持续改革而需要理论知识辅助、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而要求提高教学趣味性,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活动。而且从课程实际教学的角度来说,高校作曲基础理论课还面临着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系统碎片零散的问题。基于此,声乐教师需要制定动态化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引入多样化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实施模块化的作曲理论教学方案,才能适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业界声乐作曲工作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清:《音乐理论与作曲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媛媛:《高校音樂学作曲的理论课程探微》,《戏剧之家》2018年第10期,第172-173页。
[3]辛笛:《高师作曲基础理论“七合一”改革的可行性探讨》,《人民音乐》2019年第2期,第55-57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