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的发展对策研究

2020-06-08陈纯清

广西电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系统智能化

●陈纯清

随着电力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学生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凸出,要求电力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来实现学籍信息的高效管理。通过智能化手段的引入,促使电力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对复杂性学籍问题的轻松应对,提升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益。

一、学籍智能化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在电力高职院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学籍管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开展学籍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籍信息的精准录入,确保学籍管理工作准确、有序地开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益。

学籍智能化管理,指的是结合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存储和便捷查找,提升学生学籍管理的规范性和便捷性。

借助智能化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学籍查找和数据分析,提升学生群体的管理效能,避免由于管理工具的单一造成数据混乱和丢失。引入智能化管理方式开展学籍管理工作,不仅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有非常大的效益,同时也是未来学籍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二、学籍智能化管理的存在问题

目前,有不少电力高校虽然已经引入了智能化学籍管理系统,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电力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结合目前电力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现状,所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一)学校领导层及学生对学籍智能化管理的认知存在缺失

电力高职院校的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引入,确实能够改善学籍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高的现状,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但由于一部分院校对此缺乏长远和有效的认知,认为既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已经能够满足管理的基本需求,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学校的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中去。这部分院校没有充分意识到完善的智能化学籍管理系统对学校管理工作品质改善的效益和对学校的教学成果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上积极性不足,投入力度减弱。

其次,从目前电力高职院校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学生本身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不了解学籍信息的重要性。在注册完学籍后,学生更关注的是和自己学业相关的成绩管理部分,对自己学籍关键信息的核对和异动信息管理缺乏重视。实际上,如果学生的学籍信息缺失或者与本人的实际信息不符,不仅会对后续的学生管理工作、考务工作以及最后的毕业证办理工作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晋升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团队水平普遍偏低

在开展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过程中,院校不仅要充分确保传统学籍管理的效益,同时还要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管理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电力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团队的职业素养普遍较低,没有真正的专家和学习数据管理的教师,且由于各院校对学籍管理岗位设定的待遇较低,不利于引入更多优秀人才。

其次,由于学籍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专业培训或系统学习的机会不多,且不具备突出的管理意识,甚至责任意识淡泊,工作容易出现纰漏,不利于电力高职学校学籍智能化管理目标的达成。

(三)院校缺乏强有力的智能化学籍管理资金投入

推动电力高职院校达成学籍智能化的管理目标,前期需要有大量的资源投入。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多数高职院校本身不具备突出的学籍智能化管理认知,相应的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而且在这项目标的达成上,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需要院校内部多部门的共同协调和配合。由于领导层在推进学籍管理智能化工作的开展上缺乏重视度,导致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没有突出的进展。

事实上,对于电力高职院校来说,在学籍智能化管理系统方面的一次性投入,可以实现后续十几年的应用保障。虽然从短期来说投入较高,但是从组织长久发展的角度来说,实际投入还是相对较低。在电力高职院校飞速发展及院校既有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资金投入受到限制,致使旧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飞速增长的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因而难以推动实现预期的院校发展目标和管理效益。

三、学籍智能化管理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力高职院校提升学籍智能化管理的效益,学校领导层必须重视学籍智能化系统的发挥价值,积极培育学籍智能化管理人才,同时为学籍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

(一)加强对学籍智能化管理的认知力度

提升智能化认知,强化对学籍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理解,是目前推动电力高职院校实现学籍智能化管理的最根本举措。唯有从院校领导层面加强重视,才能确保学校的学籍智能化管理得到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电力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立足自身发展现状,强化对学籍智能化管理的认知和重视。一方面要强调集合学校所有力量,尽可能确保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另一方面院校领导层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撑和关注,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正向的理解和有效协调,为推动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持力量,确保能够达成预期发展目标。

(二)强化学籍智能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电力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学籍智能化的管理目标,就必须有一批具备专业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

首先,院校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薪酬,及为优秀人才开设绿色招聘通道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籍智能化管理团队,确保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上有出色的人力资源支持与保障。

其次,院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既要了解学籍智能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现有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同时强化管理意识和提高责任感。通过强化培训,促使现有人才队伍无论是从学籍智能化管理的专业能力还是从业素养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和改善。

(三)优化学籍智能化资源及资金投入

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大量的资源及资金支持。为了充分推动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地,应该优化学籍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资源及加大资金投入,为学校学籍智能化管理目标的顺畅达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首先,要充分立足发展视角,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结合资源保有情况,合理制定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计划。在开展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协作配合,强化联动,通过多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提升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除了学校自有资金的投入,还可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以及社会资金的支持,确保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四、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和学生人数的扩招,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通过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引入,有助于缓解电力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压力,提升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益。院校必须开拓学籍智能化管理的认知,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提升电力高职院校学籍智能化管理工作的效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系统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